新型气体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5523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2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气体混合装置,包括外管道和设置在外管道内部的内管道,所述外管道和内管道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另一端出口处的曲面通过过盈配合固接,该外管道和内管道之间形成封闭的环道腔,该内管道包括缩口段、喉口段和扩口段,所述缩口段、喉口段和扩口段处于该环道腔内,所述喉口段沿周向一圈均匀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沿内管道壁倾斜设置。如此设计,一端采用螺栓连接,结构简单,拆装容易,另一端通过过盈配合固接,形成密封面,有效降低了混合气的压力损失,实现对燃气缓冲、稳压,使环道腔与主流道形成稳定压差,喉口段上的进气孔倾斜设置,能够使燃气呈一定角度汇流,减小对空气进气的影响,减少了气流碰撞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气体混合装置,属于混合器

技术介绍
气体混合装置安装在气体机进气管路上,空气与燃气进入混合装置中混合,主要作用为混合两种气体,使出口处的气体成分均匀。现有的气体混合装置,大多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和外管的两端都是采用法兰或者螺栓直接进行连接,密封性差,容易造成管内压力损失,由于不能保证燃气及空气进气压力的相对平稳,而无法使进气通畅及混合气的均匀。同时,由于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效率低,气体因压力不足或波动较大也容易导致混合装置内的气体无法进行均匀混合,使气体机无法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气体混合装置,密封性好,能够有效的降低气体的压力损失,提高空气与燃气的混合效率,维持主流道流场气压的均匀稳定。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气体混合装置,包括外管道和设置在外管道内部的内管道,所述外管道和内管道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另一端出口处的曲面通过过盈配合固接,形成面密封,该外管道和内管道之间形成封闭的环道腔,该内管道包括缩口段、喉口段和扩口段,所述缩口段、喉口段和扩口段处于该环道腔内,所述喉口段沿周向一圈均匀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沿内管道壁倾斜设置。如此设计,一端采用螺栓连接,结构简单,拆装容易,另一端通过过盈配合固接,形成密封面,有效降低了混合气的压力损失,使燃气先从进气道进入环道腔再通过一圈均匀分布于喉口段的进气孔进入主流道,在保证燃气进气顺畅的同时实现了喉口全周较均匀进气,实现对燃气缓冲、稳压,使环道腔与主流道形成稳定压差,维持了主流道流场的均匀稳定,喉口段上的进气孔倾斜设置,能够使燃气呈一定角度汇流,减小对空气进气的影响,减少了气流碰撞损失。作为优选,所述内管道的一端设置有沿径向的连接部,该连接部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外管道的端部设置有与该连接部相应的套接部,该套接部上设置有与该螺栓孔对应的盲孔。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孔的倾斜角度为20°?45°。将进气孔设计成如此角度,在减小燃气与空气汇流碰撞的同时,利于斜孔的加工。作为优选,所述外管道外侧垂直设置有一进气道,该进气道与外管道相通,且为渐缩型的管道。进气道设置成渐缩形式,在保证进气流量不变的情况下使燃气能够加速进入环道腔,以辅助燃气进气。作为优选,所述缩口段的缩口角度为25°?35°,所述扩口段的扩口角度为10°?25°。扩口角度小于缩口角度,能够保证空气通过喉口段时加速形成负压区,可以对从进气孔进来的燃气起到引流作用,利于空气进入,且容易制造。作为优选,所述外管道的两端外周和进气道的进口端外周沿周向均设置有法兰连接孔。如此设计,方便文丘里式混合装置与其他结构的连接。有益效果:以上技术方案的新型气体混合装置,外管道和内管道的一端采用螺栓连接,结构简单,拆装容易,另一端出口处的曲面通过过盈配合固接,形成面密封,给环道腔提供了好的密封性,有效降低了混合气的压力损失,燃气经过环道腔稳压后,能够使环道腔与喉口段的压差稳定,有效维持了主流道流场的均匀稳定,喉口段上的进气孔倾斜设置,使燃气呈一定角度汇流,减小对空气进气的影响,减少了气流碰撞损失,将进气道做成渐缩形式,使燃气加速进入环道腔,辅助燃气进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容易制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进气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螺栓连接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的新型气体混合装置,包括外管道1、内管道2和垂直设置在外管道1上的进气道3,所述内管道2设置在外管道1内部,该内管道2包括缩口段21、喉口段22和扩口段23,该缩口段21、喉口段22和扩口段23均为光滑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缩口段21的缩口角度为25°?35°,所述扩口段23的扩口角度为10°?25°,扩口角度小于缩口角度,能够保证空气通过喉口段22时加速形成负压区,可以对燃气起到引流作用。所述内管道2的一端设置有沿径向的连接部24,该连接部24上设置有螺栓孔240,所述外管道1的端部设置有与该连接部24相应的套接部14,该套接部14上设置有与该螺栓孔240对应的盲孔140,所述螺栓孔240和盲孔140内装入螺栓后将外管道1和内管道2的进气端连接起来,外管道1和内管道2另一端出口处的曲面通过过盈配合固接,形成面密封。所述外管道1和内管道2之间装配连接后形成封闭的环道腔4,所述缩口段21、喉口段22和扩口段23处于该环道腔4内。环道腔4可以实现对燃气的缓冲、稳压,使环道腔4与主流道之间形成稳定压差,维持了主流道流场的均匀稳定。从图1和图2还可以看出,所述喉口段22沿周向一圈均匀设置有进气孔220,所述进气孔220沿内管道壁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20°?45°,进气孔220倾斜设置,可以使燃气呈一定角度汇流,减小对空气进气的影响,减少了气流碰撞损失,所述进气道3为渐缩型的管道,进气道做成渐缩形式,可以使燃气加速进入环道腔4,以辅助燃气进气,该进气道3的出气端与外管道1的连接处为光滑圆弧连接,以利于燃气进入。所述外管道1的两端外周和进气道3的进口端外周沿周向还设置有与其他结构连接的法兰连接孔。【主权项】1.一种新型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道(1)和设置在外管道(1)内部的内管道(2),所述外管道(1)和内管道(2)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另一端出口处的曲面通过过盈配合固接,该外管道(1)和内管道(2)之间形成封闭的环道腔(4),该内管道(2)包括缩口段(21)、喉口段(22)和扩口段(23),所述缩口段(21)、喉口段(22)和扩口段(23)处于该环道腔(4)内,所述喉口段(22)沿周向一圈均匀设置有进气孔(220),所述进气孔(220)沿内管道壁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道(2)的一端设置有沿径向的连接部(24),该连接部(24)上设置有螺栓孔(240),所述外管道(1)的端部设置有与该连接部(24)相应的套接部(14),该套接部(14)上设置有与该螺栓孔(240)对应的盲孔(14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220)的倾斜角度为20°?4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道(1)外侧垂直设置有一进气道(3),该进气道(3)与外管道(1)相通,且为渐缩型的管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口段(21)的缩口角度为25°?35°,所述扩口段(23)的扩口角度为10°?2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道(1)的两端外周和进气道(3)的进口端外周沿周向均设置有法兰连接孔。【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气体混合装置,包括外管道和设置在外管道内部的内管道,所述外管道和内管道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另一端出口处的曲面通过过盈配合固接,该外管道和内管道之间形成封闭的环道腔,该内管道包括缩口段、喉口段和扩口段,所述缩口段、喉口段和扩口段处于该环道腔内,所述喉口段沿周向一圈均匀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沿内管道壁倾斜设置。如此设计,一端采用螺栓连接,结构简单,拆装容易,另一端通过过盈配合固接,形成密封面,有效降低了混合气的压力损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道(1)和设置在外管道(1)内部的内管道(2),所述外管道(1)和内管道(2)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另一端出口处的曲面通过过盈配合固接,该外管道(1)和内管道(2)之间形成封闭的环道腔(4),该内管道(2)包括缩口段(21)、喉口段(22)和扩口段(23),所述缩口段(21)、喉口段(22)和扩口段(23)处于该环道腔(4)内,所述喉口段(22)沿周向一圈均匀设置有进气孔(220),所述进气孔(220)沿内管道壁倾斜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雅婷唐中韩龙章吴德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普什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