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UV仿棉涤锦复合超细纤维及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95523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2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UV仿棉涤锦复合超细纤维,包括超细仿棉涤纶纤维和变性锦纶纤维,其中超细仿棉涤纶纤维为芯线,变性锦纶纤维包覆在超细仿棉涤纶纤维的外侧;所述超细仿棉涤纶纤维由涤纶纤维和改性剂组成,所述变性锦纶纤维是锦纶纤维在氧化铈纳米粉体材料的活性催化下加入石墨烯纳米粉体材料获得变性的变性锦纶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抗UV仿棉涤锦复合超细纤维,通过实验测试,其在常温波长2-16范围内红外发射率达到90%以上,利用氧化锌和二苯甲酮,使得涤纶纤维提高了抗紫外能力,其中氧化锌覆盖在纤维表层则减少了吸收面。另外在变性锦纶纤维中添加石墨烯,则提高了锦纶纤维的柔软度以及拉伸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纤维的生产技术,特别是抗UV仿棉涤锦复合超细纤维及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棉纤维具有优异的吸湿性、柔软性、保暖性,其织物服用性能优良,但导湿性、脱湿性、防水、防污、防霉等方面存在问题。涤纶纤维外观挺括,热稳定性好,但吸湿性稍差,它们主要用于制作各种衣着用品、床上用品、室内装饰用品等。仿棉涤纶则兼具上述棉与涤纶的优良特性,通俗地讲有以下特点:看起来像棉(视觉)、摸起来像棉(触觉)、穿起来像棉(亲和性、舒适性)、用起来比棉方便(洗可穿性),有着仿棉似棉、仿棉胜棉的优良特性,是聚酯最新升级版,是聚酯纤维的未来方向之一。科学地讲,仿棉涤纶既有棉花优异的柔软性、保暖性等,又有涤纶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色牢度,甚至具备抗静电、抗起毛起球、抗菌、阻燃、远红外、抗紫外等功能。目前对于仿棉涤纶的生产工艺是在涤纶纤维上添加功能性材料,从而使其满足相应的功能,但是添加任何一种功能性材料均会引起纤维特性的变化,其在生产成本以及生产工艺会带来不同的技术难点需要克服。例如由于涤纶的疏水特性而在对吸湿性或吸水性要求较高的领域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故而对疏水性涤纶赋予吸湿性,可采用在聚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UV仿棉涤锦复合超细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超细仿棉涤纶纤维和变性锦纶纤维,其中超细仿棉涤纶纤维为芯线,变性锦纶纤维包覆在超细仿棉涤纶纤维的外侧;所述超细仿棉涤纶纤维由涤纶纤维和改性剂组成,其中涤纶纤维和改性剂的重量份配比为涤纶纤维为90份至95份,改性剂为5份至10份;所述改性剂是氧化锌、二苯甲酮和石墨烯纳米粉体材料,其重量份配比为氧化锌为60份至80份、二苯甲酮10份至30份、石墨烯纳米粉体材料为20份至30份;所述变性锦纶纤维是锦纶纤维在氧化铈纳米粉体材料的活性催化下加入石墨烯纳米粉体材料获得变性的变性锦纶纤维,其中按重量计的配比是100份的锦纶纤维,0.01份至0.1份的氧化铈纳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三川陈岳朱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三邦超细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