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4298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1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包括主体椅和辅椅,所述主体椅通过调节杆与所述辅椅连接,该调节杆调节所述主体椅与所述辅椅之间的距离;所述辅椅椅座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辅椅椅座高度的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舒适耐用,其可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可灵活调整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操作距离,以及医生坐位的高度,其可广泛用于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手法的治疗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包括主体椅和辅椅,所述主体椅通过调节杆与所述辅椅连接,该调节杆调节所述主体椅与所述辅椅之间的距离;所述辅椅椅座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辅椅椅座高度的调节机构。本技术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舒适耐用,其可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可灵活调整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操作距离,以及医生坐位的高度,其可广泛用于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手法的治疗操作。【专利说明】 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
本技术装置涉及一种手法操作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控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
技术介绍
目前,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扭伤等腰部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医手法治疗具有起效快、效果显著等优势,其中,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法是常用方法之一,也是治疗中的关键手法。传统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法要求患者坐于座椅上,医生坐于患者后侧的另一座椅上,并由一助手固定患者下肢,医生和助手协同共同完成本手法的操作。因此,传统操作方法存在医生单人难于完成、耗费人力,患者固定不稳、易于倾倒,以及由于患者身高、体重等因素造成难于操作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使其具有结构简单、舒适耐用、节省人力、操作方便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包括主体椅和辅椅,所述主体椅通过调节杆与所述辅椅连接,该调节杆调节所述主体椅与所述辅椅之间的距离;所述辅椅椅座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辅椅椅座高度的调节机构。 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椅包括脚踏板、支撑架、椅座以及两个固定柄; 所述支撑架的底端与脚踏板固定连接,顶端与椅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柄分别通过固定柄支架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固定柄分别位于所述椅座靠背的两侧上方。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柄支架上设置有气压式按钮,通过该气压式按钮调节该固定柄支架的高度。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柄采用橡胶固定柄。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采用金属材质。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柄与所述固定柄支架可转动连接。 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椅座的坐垫为皮质坐垫,该皮质坐垫靠近椅座靠背处形成凹槽。 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辅椅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体椅的底部可滑动连接。 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椅位于所述辅椅的前方成直线排列,所述调节杆设置在所述主体椅和所述辅椅的中轴线上。 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椅的高度与所述辅椅的高度均为460mm-620mm。 本技术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舒适耐用,其可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可灵活调整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操作距离,以及医生坐位的高度,其可广泛用于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手法的治疗操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的支撑架及辅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主体椅的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柄的伸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的固定柄的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配合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包括主体椅1和辅椅2,主体椅1通过调节杆3与辅椅2连接,该调节杆3调节主体椅1与辅椅2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医生找到对患者操作时的合适距离;辅椅椅座支撑杆23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辅椅椅座高度的调节机构22,该调节机构22使得医生在对患者操作时,调节辅椅椅座的高度,找到自己最合适的坐位高度,便于对患者实施操作。较佳的,主体椅1的高度与辅椅2的高度可设置为460mm-620mm。 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其中,主体椅1包括脚踏板15、支撑架14、椅座13以及两个固定柄11,支撑架14的底端与脚踏板15固定连接,脚踏板15的顶端与椅座13固定连接。脚踏板15沿着主体椅1的前后伸展,增加了主体椅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其更稳定。较佳的,脚踏板15的前端伸出主体椅1的前沿295mm,脚踏板15的后端伸出主体椅1的后沿295_。脚踏板15的宽度与主体椅1的宽度相同,较佳的,主体椅1的宽度设置为445_。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脚踏板也可设置为前脚踏板和后脚踏板,前脚踏板与主体椅1的底部前端固定连接,后脚踏板与主体椅1的后端固定连接。请配合图3所示,椅座15的坐垫可采用皮质坐垫,该皮质坐垫靠近椅座靠背处形成凹槽12,坐垫的凹槽12设计增加了患者的坐位接触面积,提高了患者坐位时的舒适度和稳定性。较佳的,坐垫的尺寸设置为:530_* 340mm/450mm * 80。较佳的,支撑架14采用金属材质,例如钢结构等。 请配合图4和图5所示,固定柄11与固定柄支架17上部可转动连接,固定柄支架17通过固定件16与主体椅1的支撑架14固定连接,使得两个固定柄11分别位于椅座靠背19的两侧前上方。进一步的,固定柄支架17上安装有气压式按钮18,通过该气压式按钮18可以调节固定柄支架17的高度,从而达到调节固定柄11与椅座13之间距离的目的,以使固定柄11在合适的位置固定患者的下肢。较佳的,固定柄11可采用橡胶固定柄。 较佳的,调节杆3的一端与辅椅2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主体椅1的底部可滑动连接,通过推动辅椅2的前后移动即可调节辅椅2与主体椅1之间的距离,较佳的,主体椅1可位于辅椅2的前方成直线排列,调节杆3设置在主体椅1和辅椅2的中轴线上。 使用本技术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时: 首先,患者坐于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的主体椅1上,脚踏主体椅1前方踏板15。将主体椅1两侧的橡胶固定柄11内旋置于患者大腿上方,按住固定柄支架17上端的气动按钮18,调节固定柄11的位置,使其可以将患者下肢和骨盆稳定在主体椅椅座13上。 接着,医生坐于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的辅椅2上,根据医生自身身高和患者身高调整辅椅2高度以及辅椅2与主体椅1之间的距离,以达到利于医生手法操作的位置,医生可将脚踏于主体椅1后侧脚踏板15,使其更稳固。 最后,医生调整好主体椅1与辅椅2的位置后,即可进行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操作。 本技术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具有以下优点:1、节省人力,采用本技术可以一人独立完成坐位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操作,不必像传统方式,操作时,需要依靠另外一名助手固定患者;2、简便舒适,采用本技术时,该主体椅上的固定柄采用气压式按钮,操作简便,便于固定患者,使患者坐位舒适;3、本技术可以根据坐于主体椅的患者身高、体重等个体差异,调节自己座位的高低及与患者的距离,选择最佳操作位置,更好的完成坐位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的操作;4、本技术采用金属材质,例如钢等,其材质坚固,可承受坐位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操作时的力学载荷,经久耐用。 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技术的内容对本技术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椅和辅椅,所述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式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椅和辅椅,所述主体椅通过调节杆与所述辅椅连接,该调节杆调节所述主体椅与所述辅椅之间的距离;所述辅椅椅座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辅椅椅座高度的调节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立国于杰石树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