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渊源专利>正文

收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402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用于变压器或整流器的收线装置,它包括底盖、回转体、壳体、弹簧,回转体内形成放置变压器或整流器的空间,并置于壳体和底盖形成的空间内。这样电线缠绕在回转体上,并覆有外壳,确保安全,且在回转体与壳体之间卡合一弹簧,电线可自动收回。(*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收线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变压器或整流器的收线装置。现有技术中收线装置,如适用于电蚊香器的收线装置(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它包括底盖1’和回转体2’,回转体2’通过底盖1’中部四个长钩11’套置于底盖1’上,电线3’穿过底盖1’上的通孔缠绕在回转体2’上,电蚊香器设置在回转体2’上,并通过回转体2’上的通孔与电线3’相连,这样,回转体2’可在底盖1’上进行旋转,并实现电线的收、放,这种收线装置,电器裸露在外,特别是适用于变压器或整流器时,并不安全,且只能靠人工旋转回转体2’进行收线,而且收、放线只能在一端进行,使用起来较为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更加安全,收放线方便的收线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收线装置主要由底盖,置于底盖上的回转体构成,它还包括壳体、弹簧,回转体内形成一放置变压器或整流器的空间,并置于壳体与底盖形成的空间内,弹簧卡合在壳体与回转体之间,回转体和壳体上都设有通孔,电线穿过壳体上的通孔缠绕在回转体上,并通过回转体上的通孔与变压器或整流器相连。由于本技术在回转体外设置一壳体,使装有变压器或整流器的收线装置更加安全,且在回转体与壳体之间卡合一弹簧,电线可以自动收回。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图1为现有技术收线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收线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收线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收线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轴测图。如图2、3所示,本技术收线装置由壳体1、回转体2、底盖3、弹簧4构成,回转体2由上回转体21和下回转体22卡合而成,并在其内形成放置变压器或整流器的空间,回转体2置于壳体1和底盖3形成的空间内;上回转体21带有一凸台23,壳体1的中部形成凸柱11,弹簧4一端固接在壳体1的凸柱11上,另一端固接在凸台23形成槽231上,利用弹簧4的扭曲力可达到自动收线的作用;壳体1上设有线孔12,凸台23上形成凹槽232,PVC片5通过凸台23上的凹槽232卡合在凸台23上,电线穿过线孔12并可缠绕在凸台23外壁、PVC片5和回转体2上表面形成槽233中,并穿过回转体上的通孔235与变压器或整流器相接。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凸台23的另一种结构,该凸台23中间有一隔板234,该隔板234将槽233分成两部分,电线穿过壳体1缠绕在第一槽中,然后与变压器或整流器相接,由变压器或整流器引出的线缠绕在第二个槽中,并引出壳体1外,这样,可实现变压器或整流器的接入线和接出线都可收放,方便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变压器或整流器的收线装置,主要包括了底盖和置于底盖上的回转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壳体、弹簧,回转体内形成放置变压器或整流器的空间,并置于壳体和底盖形成的空间内;弹簧卡合在壳体与回转体之间,回转体和壳体上都设有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回转体为一带有凸台的回转体,该凸台上形成一槽,壳体中部形成凸柱,弹簧一端固接在壳体的凸柱上,另一端固接在凸台的槽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凸台中间有一隔板,该隔板将凸台分隔上、下两个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PVC片通过凸台的凹槽卡合在凸台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适用于变压器或整流器的收线装置,它包括底盖、回转体、壳体、弹簧,回转体内形成放置变压器或整流器的空间,并置于壳体和底盖形成的空间内。这样电线缠绕在回转体上,并覆有外壳,确保安全,且在回转体与壳体之间卡合一弹簧,电线可自动收回。文档编号B65H75/34GK2467482SQ0120516公开日2001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31日专利技术者林渊源 申请人:林渊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变压器或整流器的收线装置,主要包括了底盖和置于底盖上的回转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壳体、弹簧,回转体内形成放置变压器或整流器的空间,并置于壳体和底盖形成的空间内;弹簧卡合在壳体与回转体之间,回转体和壳体上都设有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渊源
申请(专利权)人:林渊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