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后摇架锻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3919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1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后摇架锻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第一套管设置在第一力臂以及第二力臂之间;所述第二套管与第二力臂呈一条直线设置,并且该第二力臂与横连扳连接处形成分力区,该分力区设有直角三角形分力孔,该分力孔的斜边分别连接第二力臂以及横连扳,其直角边分别与横连扳以及第二力臂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缓解因部件分布的原因造成的重力以及体积的分布不均,最大程度的降低摩托车后轮部分的不平衡因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后摇架锻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第一套管设置在第一力臂以及第二力臂之间;所述第二套管与第二力臂呈一条直线设置,并且该第二力臂与横连扳连接处形成分力区,该分力区设有直角三角形分力孔,该分力孔的斜边分别连接第二力臂以及横连扳,其直角边分别与横连扳以及第二力臂平行,本技术能缓解因部件分布的原因造成的重力以及体积的分布不均,最大程度的降低摩托车后轮部分的不平衡因素。【专利说明】摩托车后摇架锻件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零配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摩托车后摇架锻件。
技术介绍
摩托车的后摇架作为连接摩托车底盘以及后车轮主轴的部件,在摩托车的整体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承担着绝大部分由后轮施加在整个机车整体的作用力,并且考虑到减震效果,其与机车底盘以及后车轮主轴都是铰接的,因而该部件需要极高的抗弯曲能力以及挤压强度。 目前,市场上的摩托车后摇架都是中心对称设置的,虽然这样的设置能达到最佳的受力平衡效果,但是由于普通摩托车的排气管,动力链等部件分布的原因,使得摩托车两侧的重力以及体积并不能达到平衡,例如往往排气管分布的那一侧其体积会大于另一侧,从空气动力学角度来讲,这样的分布在机车高速运行的时候会产生阻力不平衡的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后摇架锻件,该后摇架锻件能缓解因部件分布的原因造成的重力以及体积的分布不均,最大程度的降低摩托车后轮部分的不平衡因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后摇架锻件,包括第一力臂,第二力臂,位于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顶端的轴孔,连接第一力臂以及第二力臂末端的横连扳,以及位于横连扳外侧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 所述第一套管设置在第一力臂以及第二力臂之间; 所述第二套管与第二力臂呈一条直线设置,并且该第二力臂与横连扳连接处形成分力区,该分力区设有直角三角形分力孔,该分力孔的斜边分别连接第二力臂以及横连扳,其直角边分别与横连扳以及第二力臂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套管设置在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之间,而第二套管是和第二力臂呈一条直线设置的,那么在第二力臂外侧就会留下较多的空间,可以用来安装排气管等较大的部件;而在第一力臂外侧就可以安装小型的部件,例如传动链,这样,从机车总体来看,其后轮左右的体积将趋近于平衡,从而降低行驶过程的空气阻力的不平衡程度;此外,分力孔的斜边会将一部分的力从第二力臂处引向横连扳,其会抵消由第一力臂相对第一套管处产生的力矩,从而使得摩托车后轮受力平衡;综上,本技术能缓解因部件分布的原因造成的重力以及体积的分布不均,最大程度的降低摩托车后轮部分的不平衡因素。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力臂、第二力臂、第一套管、第二套管、轴孔以及横连扳通过铸造一体成型。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力臂的末端设有弧度为90°的弧形结构,该第一力臂通过所述弧形结构固定连接在横连扳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体铸造成型的部件能提供很好的强度以及降低因局部瑕疵而造成的零件过早损坏,第一力臂末端通过90°的弧形结构连接在横连扳上可以有效减低因棱角带来的局部应力过渡集中的现象,提高使用寿命。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力孔的每一个棱边进行圆角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角处理后的每一个棱边可以防止应力过渡集中的现象,提闻零件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摩托车后摇架锻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摩托车后摇架锻件的俯视图; 附图标注:1、第一力臂;11、弧形结构;2、第二力臂;3、轴孔;4、横连扳;41、第一管套;42、第二管套;5、分力区;51、分力孔;52、斜边;。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技术托车后摇架锻件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摩托车后摇架锻件,如图1,第一力臂I以及第二力臂2通过轴孔3连接着后轮转动轴,用以传送从后轮传递过来的推动力给摩托车底盘,在第一力臂I以及第二力臂2末端连接着横连扳4,在横连扳4相对连接第一力臂I以及第二力臂2的外侧还连接有第一套管41和第二套管42,第一套管41和第二套管42连接在机车底盘的转动轴上,起到传力以及将后轮和底盘铰接在一起实现减震的目的;将第一套管41设置在第一力臂I以及第二力臂2之间,并且第二套管42与第二力臂2呈一条直线设置,第二力臂2与横连扳4连接处形成分力区5,该分力区5设有直角三角形分力孔51,该分力孔51的斜边52分别连接第二力臂2以及横连扳4,其直角边分别与横连扳4以及第二力臂2平行。 这样,将第一套管41设置在第一力臂I和第二力臂2之间,而第二套管42是和第二力臂2呈一条直线设置的,那么在第二力臂2外侧就会留下较多的空间,可以用来安装排气管等较大的部件;而在第一力臂I外侧就可以安装小型的部件,例如传动链,这样,从机车总体来看,其后轮左右的体积将趋近于平衡,从而降低行驶过程的空气阻力的不平衡程度;此外,分力孔51的斜边52会将一部分的力从第二力臂2处引向横连扳4,其会抵消由第一力臂I相对第一套管41处产生的力矩,从而使得摩托车后轮受力平衡;综上,本技术能缓解因部件分布的原因造成的重力以及体积的分布不均,最大程度的降低摩托车后轮部分的不平衡因素。 第一力臂1、第二力臂2、第一套管41、第二套管42、轴孔3以及横连扳4通过铸造一体成型,其中,第一力臂I的末端设有弧度为90°的弧形结构11,如图2,该第一力臂I通过弧形结构11固定连接在横连扳4上。 这样,一体铸造成型的部件能提供很好的强度以及降低因局部瑕疵而造成的零件过早损坏,第一力臂I末端通过90°的弧形结构11连接在横连扳4上可以有效减低因棱角带来的局部应力过渡集中的现象,提高使用寿命。 分力孔51的每一个棱边进行圆角处理,圆角处理后的每一个棱边可以防止应力过渡集中的现象,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如图1。【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后摇架锻件,包括第一力臂,第二力臂,位于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顶端的轴孔,连接第一力臂以及第二力臂末端的横连扳,以及位于横连扳外侧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套管设置在第一力臂以及第二力臂之间; 所述第二套管与第二力臂呈一条直线设置,并且该第二力臂与横连扳连接处形成分力区,该分力区设有直角三角形分力孔,该分力孔的斜边分别连接第二力臂以及横连扳,其直角边分别与横连扳以及第二力臂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摇架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力臂、第二力臂、第一套管、第二套管、轴孔以及横连扳通过铸造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后摇架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力臂的末端设有弧度为90°的弧形结构,该第一力臂通过所述弧形结构固定连接在横连扳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摇架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力孔的每一个棱边进行圆角处理。【文档编号】B62K11/02GK204021129SQ201420427372【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0日 【专利技术者】项康, 葛灵波, 张学田 申请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后摇架锻件,包括第一力臂,第二力臂,位于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顶端的轴孔,连接第一力臂以及第二力臂末端的横连扳,以及位于横连扳外侧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设置在第一力臂以及第二力臂之间;所述第二套管与第二力臂呈一条直线设置,并且该第二力臂与横连扳连接处形成分力区,该分力区设有直角三角形分力孔,该分力孔的斜边分别连接第二力臂以及横连扳,其直角边分别与横连扳以及第二力臂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康葛灵波张学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同兴金属锻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