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式三相整流电源装置,它包括用于感应三相电压的电流互感器CT1、电流互感器CT2、电流互感器CT3,用于电路整流的三相整流电路,用于电路滤波的∏型滤波电路,以及用于稳定电压的稳压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电流互感器、三相整流电路、∏型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解决了电子元件直接承受线电压而造成的频繁损坏的问题,为三相电动机及三相阻容用电设备的保护控制装置,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式三相整流电源装置,它包括用于感应三相电压的电流互感器CT1、电流互感器CT2、电流互感器CT3,用于电路整流的三相整流电路,用于电路滤波的n型滤波电路,以及用于稳定电压的稳压电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电流互感器、三相整流电路、n型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解决了电子元件直接承受线电压而造成的频繁损坏的问题,为三相电动机及三相阻容用电设备的保护控制装置,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源。【专利说明】电流互感式三相整流电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整流电源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电流互感式三相整流电源 装直。
技术介绍
在低压三相380V用电设备的保护控制电路中,如三相电动机及阻容用电设备,往 往直接由低压三相380V提供辅助工作电源。这种辅助电源,若采用电源变压器隔离降压方 式,存在电源变压器体积较大且不现实的缺陷。通常是先进行阻容降压,再进入三相整流电 路,整流滤波后供给保护控制电路使用。但阻容降压方式是将380V辅助工作电源经阻容降 压后直接施加在三相整流电路的电子元件两端,在此情况下,由于电子元件承受的电压过 高,势必会导致三相整流电路中的电子元件被频繁烧毁,使得保护控制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如何克服这种电子元件频繁烧毁现象,成为人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了一种电路设计合理、简单的电 流互感式三相整流电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流互感式三相整流电源 装置,它包括电流互感器CT1、电流互感器CT2、电流互感器CT3、三相整流电路、Π 型滤波电 路和稳压电路;所述电流互感器CT1、所述电流互感器CT2和所述电流互感器CT3的尾端相 互连接;所述三相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V1-V6,所述二极管VI、所述二极管V2和所述二极管 V3的负极端相互连接作为整流电源的正极,所述二极管V4、所述二极管V5和所述二极管6 的正极端相互连接作为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二极管VI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4的负极, 所述二极管V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5的负极,所述二极管V3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6 的负极;所述电流互感器CT1的首端连接到所述二极管V3和所述二极管V6的连接点,所述 电流互感器CT2的首端连接到所述二极管V2和所述二极管V5的连接点,所述电流互感器 CT3的首端连接到所述二极管VI和所述二极管V4极的连接点;所述Π 型滤波电路包括限 流电阻R1、滤波电容C1和滤波电容C2,所述滤波电容C1的正极端连接于所述整流电源的 正极,所述滤波电容C1的负极端和所述滤波电容C2的负极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整流电源的 负极,所述限流电阻R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滤波电容C1的正极端,所述限流电阻R1的另一 端连接于所述滤波电容C2的正极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负载电阻R2和稳压二极管V7,所 述负载电阻R2的两端并联于所述滤波电容C2的正极端和所述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稳压 二极管V7的正极端连接所述滤波电容C2的正极端作为该电流互感式三相整流电源装置的 输出端,所述稳压二极管V7的负极端连接所述整流电源的负极。 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通过 简单的电路设计,也就是通过设置电流互感器、三相整流电路、Π 型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 解决了电子元件直接承受线电压而造成的频繁损坏的问题,为三相电动机及三相阻容用电 设备的保护控制装置,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源。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电流互感式三相整流电源装置,它包括电流互感器CT1、电流互 感器CT2、电流互感器CT3、三相整流电路、Π 型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 所述电流互感器CT1、所述电流互感器CT2和所述电流互感器CT3的尾端相互连 接。 所述三相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V1-V6,所述二极管VI、所述二极管V2和所述二极 管V3的负极端相互连接作为整流电源的正极,所述二极管V4、所述二极管V5和所述二极 管6的正极端相互连接作为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二极管VI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4的 负极,所述二极管V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5的负极,所述二极管V3的正极连接所述二 极管V6的负极;所述电流互感器CT1的首端连接到所述二极管V3和所述二极管V6的连接 点,所述电流互感器CT2的首端连接到所述二极管V2和所述二极管V5的连接点,所述电流 互感器CT3的首端连接到所述二极管VI和所述二极管V4极的连接点。 所述Π 型滤波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1、滤波电容C1和滤波电容C2,所述滤波电容C1 的正极端连接于所述整流电源的正极,所述滤波电容C1的负极端和所述滤波电容C2的负 极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限流电阻R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滤波电容C1的 正极端,所述限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滤波电容C2的正极端。 所述稳压电路包括负载电阻R2和稳压二极管V7,所述负载电阻R2的两端并联于 所述滤波电容C2的正极端和所述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V7的正极端连接所述 滤波电容C2的正极端作为该电流互感式三相整流电源装置的输出端,所述稳压二极管V7 的负极端连接所述整流电源的负极。 使用的时候,所述电流互感器CT1、CT2和CT2的环形铁芯内径是根据不同容量 的被保护装置进行制作的,其中,环形铁芯采用硅钢片绕制而成,绕制厚度l〇-12mm,高度 12-15mm,而后将绕制好的环形铁芯进行退火浸漆处理,并用聚乙烯胶带包扎,最后用圆铜 漆包线绕线而成。所述整流二极管V1-V6,要求通流量兰1A,承受电压>1000V,用以提高电 子元件的承受电压等级;所述滤波电容C1为50V220uf,所述滤波电容C2为50V100uf ;所述 限流电阻R1采用为0. 5ff/200Q,所述负载电阻R2采用为0. 5W/200iJ ;所述稳压二极 管V7具体根据保护装置的工作电源的电压等级而定,一般为lw/12v或lw/24v。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 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 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 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 一种电流互感式三相整流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流互感器CT1、电流互感 器CT2、电流互感器CT3、三相整流电路、Π 型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 所述电流互感器CT1、所述电流互感器CT2和所述电流互感器CT3的尾端相互连接; 所述三相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V1-V6,所述二极管VI、所述二极管V2和所述二极管V3 的负极端相互连接作为整流电源的正极,所述二极管V4、所述二极管V5和所述二极管6的 正极端相互连接作为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二极管VI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4的负极,所 述二极管V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流互感式三相整流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流互感器CT1、电流互感器CT2、电流互感器CT3、三相整流电路、∏型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所述电流互感器CT1、所述电流互感器CT2和所述电流互感器CT3的尾端相互连接;所述三相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V1‑V6,所述二极管V1、所述二极管V2和所述二极管V3的负极端相互连接作为整流电源的正极,所述二极管V4、所述二极管V5和所述二极管6的正极端相互连接作为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二极管V1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4的负极,所述二极管V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5的负极,所述二极管V3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6的负极;所述电流互感器CT1的首端连接到所述二极管V3和所述二极管V6的连接点,所述电流互感器CT2的首端连接到所述二极管V2和所述二极管V5的连接点,所述电流互感器CT3的首端连接到所述二极管V1和所述二极管V4极的连接点;所述∏型滤波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1、滤波电容C1和滤波电容C2,所述滤波电容C1的正极端连接于所述整流电源的正极,所述滤波电容C1的负极端和所述滤波电容C2的负极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限流电阻R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滤波电容C1的正极端,所述限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滤波电容C2的正极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负载电阻R2和稳压二极管V7,所述负载电阻R2的两端并联于所述滤波电容C2的正极端和所述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V7的正极端连接所述滤波电容C2的正极端作为该电流互感式三相整流电源装置的输出端,所述稳压二极管V7的负极端连接所述整流电源的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忠,李阁华,刘飞,徐耀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开启电力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