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蜂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2643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5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死蜂收集装置,其包括:箱体,该箱体的一个侧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与蜂箱的蜜蜂出入口相配合,使得蜜蜂从蜂箱自由进出到所述箱体;网状结构部,所述网状结构部设置成与所述箱体配合,其作为所述箱体的顶部,并设置成仅健康的单只蜜蜂从所述网状结构部自由出入所述箱体;所述箱体的底板为可移动式底板,所述底板设置成能够相对所述箱体的侧壁自由移动,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披露的死蜂收集装置可以方便的收集死蜂,从而避免蜂群受到死蜂的病原菌的侵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蜜蜂病虫害防治
,具体的,涉及对死去的蜜蜂的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蜂箱是养蜂过程中供蜜蜂繁衍生息的处所,是最基本的养蜂工具。每一个蜂群在饲养过程中因病虫害、环境及生理等原因每天都会有大量的蜜蜂死亡。多数情况下在蜂群内死亡的蜜蜂及幼虫会由工蜂拖出蜂箱外。在现有技术的蜂箱其不具有收集死蜂的装置,从而病死的蜜蜂或幼虫都分布在蜂箱的巢门口前及蜂场各处。由于死亡的蜜蜂及幼虫带有大量的病原菌,如不及时清理,每天健康蜜蜂由于和死蜂的接触会将这些病原菌带入蜂群,造成病害的重复侵染。为了保证蜂场的卫生制度,目前需要蜂农频繁清扫蜂箱四周及蜂场各处的死蜂并集中深埋或焚烧,不但工作强度大而且常由于清扫不及时造成病原的残留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死蜂收集装置,其包括:箱体,该箱体的一个侧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与蜂箱的蜜蜂出入口相配合,使得蜜蜂从蜂箱自由进出到所述箱体;网状结构部,所述网状结构部设置成与所述箱体配合,其作为所述箱体的顶部,并设置成仅健康的单只蜜蜂从所述网状结构部自由出入所述箱体;所述箱体的底板为可移动式底板,所述底板设置成能够相对所述箱体的侧壁自由移动。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状结构部包括第一层网和第二层网,所述第一层网和所述第二层网的网孔错开设置。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可移动式底板为抽拉式底板。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层网和所述第二层网的网孔的大小设置成仅健康的单只蜜蜂能够自由通过。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层网和所述第二网的网孔的孔径为0.3-0.6cm。利用本技术所提供的死蜂收集装置可以方便的收集死蜂,从而避免蜂群受到死蜂的病原菌的侵害。【附图说明】从随后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并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图1示出本技术的死蜂收集装置与蜂箱装配到一起的示意图;图2示出本技术的死蜂收集装置没有与蜂箱装配到一起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下述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技术的总体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的一种限制。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死蜂收集装置10与蜂箱1配合在一起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示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死蜂收集装置10没有与蜂箱1装配到一起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死蜂收集装置10包括:箱体,该箱体的一个侧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与蜂箱1的蜜蜂出入口相配合,使得蜜蜂从蜂箱1自由进出到所述箱体;网状结构部2,所述网状结构部设置成与所述箱体配合,其作为所述箱体的顶部,并设置成仅健康的单只蜜蜂从所述网状结构部自由出入所述箱体;所述箱体的底板3为可移动式底板,所述底板设置成能够相对所述箱体的侧壁4自由移动。如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死蜂收集装置10,其箱体在一个侧部具有开口,将开口与蜂箱1的蜜蜂出入口对接,从而蜜蜂可以从蜂箱进入到死蜂收集装置10内,也可以从死蜂收集装置10进入到蜂箱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开口的形式,以及死蜂收集装置的开口与蜂箱1的蜜蜂出入口之间的配合方式。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上述实施方式,一般而言,对于死蜂,通常几只健康的工蜂将其携带一起飞出蜂箱,当工蜂携带死蜂从蜂箱飞入死蜂收集装置后,工蜂继续携带死蜂向死蜂收集装置顶部飞去,由于网状结构部的存在阻挡了工蜂携带死蜂继续飞行,而工蜂具有自主活动能力,其可以独自通过所述网状结构部2,而死蜂受到网状结构部的阻挡落入到所述死蜂收集装置的底板上。由于本技术的死蜂收集装置的箱体的底板3为可移动式底板,所述底板设置成能够相对所述箱体的侧壁自由移动,通过定期将底板3从箱体移除,并对底板3上的死蜂进行清理,即,可以方便的收集死蜂,从而避免蜂群受到死蜂的病原菌的侵害。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状结构部包括第一层网和第二层网,所述第一层网和所述第二层网的网孔错开设置。如图2所示,其更好的示出了网状结构部的第一层网和第二层网,两层网的网孔错开设置。第一层网和第二层网之间可以设置一定的距离,通过上述的双层网的设置,能够更好的阻止死蜂,从而提高死蜂的收集效果。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可移动式底板3为抽拉式底板,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的活动底板,只要满足方便与箱体之间的相对移动以及承载死蜂的功能即可。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收集死蜂,所述第一层网和所述第二层网的网孔的大小设置成仅健康的单只蜜蜂能够自由通过。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层网和所述第二网的网孔的孔径为0.3-0.6cm。通过本技术所提供的不同的技术方案的死蜂收集装置可以方便的收集死蜂,从而避免蜂群受到死蜂的病原菌的侵害。尽管已经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髓的情况下可以对所述实施例作出变化,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限定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中。【主权项】1.一种死蜂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箱体,该箱体的一个侧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与蜂箱的蜜蜂出入口相配合,使得蜜蜂从蜂箱自由进出到所述箱体; 网状结构部,所述网状结构部设置成与所述箱体配合,其作为所述箱体的顶部,并设置成仅健康的单只蜜蜂从所述网状结构部自由出入所述箱体; 所述箱体的底板为可移动式底板,所述底板设置成能够相对所述箱体的侧壁自由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死蜂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状结构部包括第一层网和第二层网,所述第一层网和所述第二层网的网孔错开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死蜂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移动式底板为抽拉式底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死蜂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层网和所述第二层网的网孔的大小设置成仅健康的单只蜜蜂能够自由通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死蜂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层网和所述第二层网的网孔的孔径为0.3-0.6c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死蜂收集装置,其包括:箱体,该箱体的一个侧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与蜂箱的蜜蜂出入口相配合,使得蜜蜂从蜂箱自由进出到所述箱体;网状结构部,所述网状结构部设置成与所述箱体配合,其作为所述箱体的顶部,并设置成仅健康的单只蜜蜂从所述网状结构部自由出入所述箱体;所述箱体的底板为可移动式底板,所述底板设置成能够相对所述箱体的侧壁自由移动,利用本技术披露的死蜂收集装置可以方便的收集死蜂,从而避免蜂群受到死蜂的病原菌的侵害。【IPC分类】A01K47/06【公开号】CN205040434【申请号】CN201520763294【专利技术人】王强, 代平礼, 褚艳娜, 刁青云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申请日】2015年9月2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死蜂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箱体,该箱体的一个侧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与蜂箱的蜜蜂出入口相配合,使得蜜蜂从蜂箱自由进出到所述箱体;网状结构部,所述网状结构部设置成与所述箱体配合,其作为所述箱体的顶部,并设置成仅健康的单只蜜蜂从所述网状结构部自由出入所述箱体;所述箱体的底板为可移动式底板,所述底板设置成能够相对所述箱体的侧壁自由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代平礼褚艳娜刁青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