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重症监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25632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5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ICU重症监护装置包括:底板、固定板、旋转圆盘、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旋转圆盘能够绕旋转轴进行旋转,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旋转圆盘上均设有一定位孔,定位钉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2个定位孔对所述旋转圆盘进行定位固定,所述旋转圆盘正面顶端和底端均设有一螺孔,所述第一治疗床和所述第二治疗床上均设有约束带,实现了ICU重症监护装置设计合理,便于病人进行翻身,不容易对病人造成2次伤害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CU重症监护装置
技术介绍
重症监护室,是专门收治危重病症并给予精心监测和精确治疗的单位,危重病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是以危重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相互结合为基础,以应用现代化的监测及干预性技术为方法,对危重病进行更全面的理解和通过对危重病有效的治疗措施而最终提高危重病人生存率为目的的医学专业学科,即危重病医学是重症监护室工作的理论基础,而重症监护室是危重病医学的临床实践基地。综合性的重症监护病房一般设在医院内较中心的位置,并与麻醉科及各手术科室相近,各专科重症监护病房则设在各专科病区内,一般趋向于大病房,室内常用大平板透明玻璃分隔为半封闭单元,病房宽畅,内分有清洁区和非清洁区,放有各种药物,医疗仪器及其他医疗用品,还有一个中心监护台,能观察到所有被监护患者。重症监护病房的室内建筑和设施要求均高于普通病房,以最大限度地方便及时监护和抢救危重患者,如为了保证不断电,备有多套电源系统,诊疗器械除普通病房必备有的外,常配备有心电图记录监测仪、心输出量测定仪、除颤器、体餐同步反搏仪、多功能呼吸机、血气分析仪、肺功能检查仪、氧饱和度监测仪、肾功能监测治疗仪、小型血液透析机、腹膜透析用具、尿比重计、颅内压监测仪、脑电图仪、脑血流图仪、经颅多普勒仪等,以及各专科重症病房常用医疗仪器设备。重症监护病房的收治对象原则上是为各种危重的急性的可逆性疾病,如重大手术后需要监测者、麻醉意外、重症复合型创伤、急性循环衰竭、急性呼吸衰竭、心跳呼吸骤停复苏后、电击、溺水者复苏后、各种中毒患者、各类休克患者、败血症、羊水栓塞、重度妊娠毒血症等,各专科重症监护病房则收治各专科内危重患者,如心肌梗死收入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烧伤重症监护病房收治大面积烧伤患者;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各种脑血管意外等等,原则上对于已明确断及死亡但仍有心跳者、已衰竭的晚期癌症、各种重症传染不收入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在理症监护病房经过抢救治疗,渡过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经过抢救治疗,渡过危重阶段,病情稳定后,一般要转出重症监护病房,进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由于重症病房内的病人通常病情都较为严重,没有自理能力,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看护,如需要经常翻身,对背部进行擦拭,避免产生皮肤病,然而当医院较慢时,医护人员无法帮助每个病房的病人翻身,此时单靠家属给病人翻身困难较大,且容易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综上所述,本申请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重症病房的医疗床存在设计不合理,不便于病人进行翻身,且容易对病人造成2次伤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ICU重症监护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重症病房的医疗床存在设计不合理,不便于病人进行翻身,且容易对病人造成2次伤害的技术问题,实现了 ICU重症监护装置设计合理,便于病人进行翻身,不容易对病人造成2次伤害的技术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 ICU重症监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底板、固定板、旋转圆盘、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所述底板水平放置,所述固定板竖直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旋转圆盘中部设有一圆孔,旋转轴一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旋转轴另一端穿过所述圆孔,所述旋转圆盘能够绕所述旋转轴进行旋转,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旋转圆盘上均设有一定位孔,定位钉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2个定位孔对所述旋转圆盘进行定位固定,所述旋转圆盘正面顶端和底端均设有一螺孔,第一丝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旋转圆盘顶端的螺孔与所述旋转圆盘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旋转手柄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上表面与第一治疗床的下表面连接;第二丝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旋转圆盘底端的螺孔与所述旋转圆盘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旋转手柄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上表面与第二治疗床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治疗床和所述第二治疗床上均设有约束带,所述约束带上设有约束锁头,所述底板底部设有带刹脚轮,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高度等于所述旋转圆盘顶端的螺孔与所述底板的垂直距离,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高度等于所述旋转圆盘底端的螺孔与所述底板的垂直距离。其中,所述底板和所述固定板均采用不锈钢制成,所述底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治疗床与所述第二治疗床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40CM小于等于100CM。其中,所述第一治疗床和所述第二治疗床形状和尺寸相同。其中,所述第一治疗床和所述第二治疗床上表面均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采用海绵制成。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由于采用了将ICU重症监护装置设计为包括:底板、固定板、旋转圆盘、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所述底板水平放置,所述固定板竖直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旋转圆盘中部设有一圆孔,旋转轴一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旋转轴另一端穿过所述圆孔,所述旋转圆盘能够绕所述旋转轴进行旋转,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旋转圆盘上均设有一定位孔,定位钉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2个定位孔对所述旋转圆盘进行定位固定,所述旋转圆盘正面顶端和底端均设有一螺孔,第一丝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旋转圆盘顶端的螺孔与所述旋转圆盘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旋转手柄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上表面与第一治疗床的下表面连接;第二丝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旋转圆盘底端的螺孔与所述旋转圆盘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旋转手柄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上表面与第二治疗床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治疗床和所述第二治疗床上均设有约束带,所述约束带上设有约束锁头,所述底板底部设有带刹脚轮,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高度等于所述旋转圆盘顶端的螺孔与所述底板的垂直距离,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高度等于所述旋转圆盘底端的螺孔与所述底板的垂直距离的技术方案,即利用本申请中的装置可以方便的完成对病人的翻身,具体为:当病人需要翻身时,此时病人在上方的治疗床内,首先使用约束带对病人进行固定,防止移动的过程中滑落造成安全事故,然后通过转动旋转手柄,带动丝杆旋转,进而带动与丝杆旋转的治疗床旋转,将治疗床旋转至背面朝上,此时,病人背面朝上正面朝下,此时打开约束带将病人缓慢放至下方的治疗床上,此时躺在下方治疗床上的病人背部朝上,此时,医护人员和家属即可对病人背部进行清洁,当清洁完成后,同样使用约束带对病人进行安全固定,然后拔出旋转圆盘上的定位钉,转动旋转圆盘使得下方的治疗床旋转到上方,此时再转动上方治疗床对应的旋转手柄,将治疗床正面朝下,此时,病人正面朝上,然后解开约束带将病人放至下方的治疗床,此时病人恢复原位,病人正面朝上背部贴合治疗床,此时再转动旋转圆盘将下方的治疗床旋转到上方,然后将定位钉插入定位孔内对旋转圆盘进行定位固定,此时完成翻身动作,不需要传统的全依靠认为进行,且对病人翻身动作较小,不容易造成二次伤害,且设有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在翻身完成后分别对上下2个治疗床进行支撑,保障安全性,且设有带刹脚轮便于移动,使用方便,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重症病房的医疗床存在设计不合理,不便于病人进行翻身,且容易对病人造成2次伤害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ICU重症监护装置设计合理,便于病人进行翻身,不容易对病人造成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ICU重症监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底板、固定板、旋转圆盘、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所述底板水平放置,所述固定板竖直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旋转圆盘中部设有一圆孔,旋转轴一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旋转轴另一端穿过所述圆孔,所述旋转圆盘能够绕所述旋转轴进行旋转,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旋转圆盘上均设有一定位孔,定位钉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2个定位孔对所述旋转圆盘进行定位固定,所述旋转圆盘正面顶端和底端均设有一螺孔,第一丝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旋转圆盘顶端的螺孔与所述旋转圆盘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旋转手柄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上表面与第一治疗床的下表面连接;第二丝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旋转圆盘底端的螺孔与所述旋转圆盘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旋转手柄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上表面与第二治疗床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治疗床和所述第二治疗床上均设有约束带,所述约束带上设有约束锁头,所述底板底部设有带刹脚轮,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高度等于所述旋转圆盘顶端的螺孔与所述底板的垂直距离,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高度等于所述旋转圆盘底端的螺孔与所述底板的垂直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汉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