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束状染整纱制作筒子纱的方法及分纱机、倒筒机技术

技术编号:1292550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束状染整纱制作筒子纱的方法及分纱机、倒筒机,用专用设备分纱机、倒筒机将染整后的束状纱分两次整理,先将束状纱分散成片状纱进入分纱机的机头,由机头部分工作将片状纱分成单根纱,并由多根单根纱组成小片状纱集中成一组,将所有的单根纱分成多组,再分别绕入多个径轴内。再将装满小片状纱的径轴送到倒筒机,将小片状纱分散成单根纱绕进筒芯制成筒子纱,供针织机使用。此设备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易制造、制造成本低,易维修、操作,并有断纱器、电磁刹车保护装置,使用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作筒子纱的后整理加工方法和专用设备,特别是一种将染整后的束状纱,先经分纱机整理成小片状纱的径轴,再经倒筒机整理成单根纱的筒子纱,供给针织机使用的束状染整纱制作筒子纱的方法及分纱机、倒筒机。到目前为至,国内的束状染整后的纱或色着包芯纱,经整理后只能作机织纱使用,因束状纱每束少为几百根,多则上千根,若要将其一次性整理成单根纱的筒子纱,则需要庞大的机械设备和操作场地,而操作难度大,断纱现象严重,因此国内还无好的加工方法和相应的加工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束状染整纱制作筒子纱的方法及分纱机、倒筒机,用此方法和专用设备先将束状染整纱经分纱机整理成小片状纱的径轴,再经倒筒机制成筒子纱,供针织机使用。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束状染整纱制作筒子纱的方法为1.将染整后的束状纱经瓷圈送入分纱机,经张力调节器调节,使束状染整纱的张力达到不同支数纱的要求,经滚筒多次缠绕、导向轮组抖动,使束状纱分散成片状纱进入分纱机的机头。2.分纱机机头上的钢筘将片状纱分成单根纱、再由多根单根纱组成小片状纱,集中成一组,将所有的单根纱分成多组,分别绕入多个径轴内。3.将装满小片状纱的径轴送到倒筒机,径轴上的小片状纱拉出,经引纱罗拉瓷牙、断纱器、搪瓷圈分散成单根纱、经槽筒将单根纱缠绕在筒芯上制成最终产品筒子纱,分纱机由条桶及瓷圈、松紧架构成的原料输出装置,由带有电磁吸铁、张力调节器、滚筒的分纱架及导向轮组构成的张力装置及动力装置和机头组成;而机头由安装在机座上的钢筘、导向棍、玻璃棒和由固定在配重架上的滑轮经传送带与配重块、滑座连接构成的配重装置;由带有径轴的径轴轴与滑座连接,曲柄、连杆机构与动力源、滑座连接构成卸径轴装置所组成。倒筒机由固定在机架上的电机与传送带构成的动力源,机架上由槽筒轴上的槽筒与筒子架上的筒芯构成的倒筒装置及原料架组成,还包括由压棍与引纱罗拉连接,固定架上的瓷牙、断纱器,机架上的搪瓷圈将小片状纱分散构成的传动装置。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分纱机结构示意图。图2.分纱机机头结构示意图。图3.图2右视图。图4.图2的左视图。图5.本专利技术的倒筒机结构示意图。图6.图5的A-A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此方法主要将染整后的束状纱分两次整理,从束状纱-片状纱-单根纱-多根单根纱组成小片状纱为一组-单根纱制成筒子纱,供针织机使用。具体方法1.将染整后的束状纱经瓷圈送入分纱机,经张力调节器调节,使束状染整纱的张力达到不同支数纱的要求,经滚筒多次缠绕、导向轮组抖动,使束状纱分散成片状纱进入分纱机的机头。2.分纱机机头上的钢筘将片状纱分成单根纱、再由多根单根纱组成小片状纱集中成一组,将所有的单根纱分成多组,分别绕入多个径轴内。3.将装满小片状纱的径轴送到倒筒机,径轴上的小片状纱拉出,经引纱、罗拉、瓷牙、断纱器、搪瓷圈分散成单根纱、经槽筒将单根纱缠绕在筒芯上制成最终产品筒子纱。专用设备为分纱机、倒筒机。分纱机结构如下原料输出装置由染整后的束状纱存放在条桶(3)内,拉出后经上、下端的瓷圈(4)进入松紧架(5)构成。张力装置由上、下两圆筒形的滚筒(9)固定在带有电磁吸铁(6)、张力调节器(8)的分纱架(7)上,并与固定在立板上的导向组导向轮(1)、四角轮(2)所构成。四角轮(2)为截面呈 形的四边形。动力装置为带有刹车装置(27)的电机(10)减速后经皮带,皮带轮与皮带轮轴(34)上的主动轮橡胶轮(12)连接,橡胶轮(12)与皮带轮同轴,即为皮带轮轴(34),轴的两端放置在固定在墙板(11)上的轴座(13)上,其一端头上连接有皮带轮。分纱机的机头由安装在机座上的钢筘(18),导纱棍(17),玻璃棒(23),计量装置,配重装置,卸径轴装置所组成。机座由两支架(19)分别用螺钉固定在两墙板(11)上,4根连板轴(28)、(30)、(39)、(42)将两边的墙板(11)连接成整体,链轮轴(37)固定在左墙板(11)上,支架板(29)又将连板轴(30)和蜗轮轴(33)连成一体构成。机座上表面的前边缘两边的凹槽中连接有长条状的玻璃棒(23),在支架(19)上表面边缘,用螺钉固定在支架(19)上的轴承座连接导纱棍(17),机座上表面的一端用螺钉固定计长表(22),如图2所示。钢筘(18)由长键上均布等距离的301个盲孔,并在盲孔内紧插钢针,在等距离的间隔处两边用角铁和螺钉对穿成一体,夹持长键构成。钢筘(18)两端的下表面有凸块,嵌放在墙板(11)两端凹槽内固定。计量装置由皮带轮轴(34)上第一个橡胶轮(12)前面,安装一大齿轮(35)与链轮轴(37)上的小齿轮(36)啮合,通过同轴上的链轮(38)经链条与上端链轮(43)连接,上端链轮(43)的轴孔与蜗杆(44)紧配合,蜗杆(44)又与计量表(22)轴芯上的蜗轮(45)啮合构成,如图3所示。配重装置由上、下滑轮(24)、(41)用螺钉固定在配重架(40)上,配重架(40)下端卡在连板轴(39)上,上端用抱攀套在连板轴(42)上,抱攀两端用螺钉固定在配重架(40)的侧面上,链条绕过上、下滑轮(24)、(41),一端与配重块(25)连接,另端与滑座(14)上的链轮轴连接构成,上滑轮(24)为同轴的大小双轮,如图3所示。卸径轴装置由电机(26)通过链轮、链条与一端带手柄的蜗杆(20)和连接在蜗轮轴(33)上的蜗轮(21)啮合,蜗轮轴(33)上还连接曲柄(32),连杆(31)一端与曲柄(32)连接,另端与滑座(14)上的链轮轴连接,滑座(14)用螺钉固定在滑座架(15)上,并可沿滑座架(15)上的导轨滑动,径轴(16)轴的两端分别放置在滑座(14)上的轴孔内构成,如图1、3、4、所示。倒筒机有两个动力源,双面操作,结构如下。机架由两墙板(65),横向、纵向的两连杆(58)、(63),两连接块(73)、(76),定位架(72)用螺栓固定在连杆(63)上及一端用螺拴固定在连杆(58)上,另端固定在定位架(72)两端的固定架(69)所组成。固定有断纱器(60),瓷牙(70)的防护板(68)又焊接固定在固定架(69)上。机架连杆(63)上用螺栓固定电机(50)和传动连接件轴承座(48),和压棍(62)连接的弹性座(49)。机架上端的连接块(76)上,斜向用螺栓固定二排底座(77),分别在二排底座(77)上用螺钉固定带圆盘的筒子架(54),筒子架(54)夹持安装绕有筒子纱的筒芯(55)。连杆(58)上固定有搪瓷圈(57)。链轮(66)为张紧轮。两轴座(56)用螺钉固定在两墙板(65)上端,槽筒轴(52)的两端与两轴座(56)连接,轴的一端上还紧套有链轮(53),中间均布有槽筒(51)。槽筒轴(52)上的槽筒(51)与筒子架(54)上的筒芯(55)构成倒筒装置。径轴轴(64)与用螺钉固定在支座(46)上的轴承座(48)连接,并在径轴轴(64)上连接有电磁刹车(47),在轴端套有径轴(16),并用固定销锁住,不使其下滑构成原料架。动力源由电机(50)通过其轴上的皮带轮、皮带与链轮轴(75)上的皮带轮(67)连接,同轴上还有链轮(74),链轮(74)通过链条又分别与链轮(53)、(71)连接,链轮(71)与引纱罗拉(61)同轴,引纱罗拉轴与轴承座(48)连接所组成。橡胶压棍(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束状染整纱制作筒子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染整后的束状纱经瓷圈送入分纱机,经张力调节器调节,使束状染整纱的张力达到不同支数纱的要求,经滚筒多次缠绕、导向轮组抖动,使束状纱分散成片状纱进入分纱机的机头;(2).分纱机机头上 的钢筘将片状纱分成单根纱、再由多根单根纱组成小片状纱,集中成一组,将所有的单根纱分成多组,分别绕入多个径轴内;(3).将装满小片状纱的径轴送到倒筒机,径轴上的小片状纱拉出,经引纱罗拉、瓷牙、断纱器、搪瓷圈分散成单根纱、经槽筒将单根纱缠绕 在筒芯上制成最终产品筒子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成业陈荣法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纺织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