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景观水体修复的伞状自由体生态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2491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5 12:59
一种应用于景观水体修复的伞状自由体生态基,包括基体,基体包括水平放置的悬浮环,悬浮环的下端面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吸附条,第一吸附条包括第一织物条和设置在第一织物条表面的吸附绒毛圈层,第一织物条的上端与悬浮环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有第一织物条的下端都朝向悬浮环的轴线方向弯曲且固定连接于一点形成伞状结构。伞状自由体生态基被投放到景观水体内后,会悬浮在水中,不仅不会影响景观水体的美观,还会成为另一道风景线。吸附绒毛圈层悬浮在水中,与水体中的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充分接触,可以快速夺取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抑制它们的生长,使景观水体的水质逐渐得到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体修复设备
,涉及到一种应用于景观水体修复的伞状自由体生态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景观水池已经成为生活小区或公共场所一道靓丽的风景。在城市绿地、公园建设和大型标志性建筑中,景观水池不断涌现。但景观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富集易使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生长,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加上观赏鱼投加饵料的沉积、鱼排泄物聚积等,使池水水质出现恶化现象,水体透明度变差、颜色变暗,甚至有异味,因此景观水体的修复是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景观水体修复的伞状自由体生态基,放置到景观水体内后,可以快速夺取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抑制它们的生长,使景观水体的水质逐渐得到改善。本技术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景观水体修复的伞状自由体生态基,包括基体,关键是:所述的基体包括水平放置的悬浮环,悬浮环的下端面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吸附条,第一吸附条包括第一织物条和设置在第一织物条表面的吸附绒毛圈层,第一织物条的上端与悬浮环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有第一织物条的下端都朝向悬浮环的轴线方向弯曲且固定连接于一点形成伞状结构。所述的相邻两个第一吸附条之间还有竖直设置的第二吸附条,第二吸附条包括第二织物条和设置在第二织物条表面的吸附绒毛圈层,第二织物条的长度小于第一织物条的长度。所述的第二织物条的长度与第一织物条的长度之比为(1?3):4。所有第一织物条下端的连接点处设置有吊块,吊块重量与悬浮环浮力之比为(2 ?10):1。所述的悬浮环包括环状中空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浮子。浮子的形状为圆柱形,浮子的直径为10?100mm,相邻两个第一吸附条上端面之间的水平距离为50?20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悬浮环的作用下,伞状自由体生态基被投放到景观水体内后,会悬浮在水中,不仅不会影响景观水体的美观,还会成为另一道风景线。吸附绒毛圈层悬浮在水中,与水体中的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充分接触,可以快速夺取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抑制它们的生长,使景观水体的水质逐渐得到改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代表悬浮环,2代表第一吸附条,3代表第二吸附条,4代表吊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景观水体修复的伞状自由体生态基,包括基体,基体包括水平放置的悬浮环1,悬浮环1包括环状中空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浮子,浮子的形状为圆柱形,浮子的直径为10?100mm,悬浮环1的下端面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吸附条2,第一吸附条2包括第一织物条和设置在第一织物条表面的吸附绒毛圈层,第一织物条的上端与悬浮环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有第一织物条的下端都朝向悬浮环1的轴线方向弯曲且固定连接于一点形成伞状结构。第一吸附条2的数量太多,相邻第一吸附条2之间的间距太小,使得每个第一吸附条2都不能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吸附作用,造成浪费;由于每个第一吸附条2的吸附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第一吸附条2的数量太少,则伞状自由体生态基整体的吸附能力就较小,吸附效果不会太好,所以将相邻两个第一吸附条2上端面之间的水平距离设置为50?200mm。将伞状自由体生态基投放到景观水体中,立即就会吸附水体中各种水生生物到其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吸附绒毛圈层表面会附着生长微生物和藻类,这些微生物和藻类对于富营养化水体起到生物过滤和生物转换的关键作用。附着在吸附绒毛圈层表面的微生物种类相当丰富,主要是由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并可吸附水体中的富营养成分,如氮、磷、硫、碳等物质,并将这些富营养成分富集,通过不同的微生物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氮气等,从而夺取了藻类和其它浮游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抑制它们的生长,使景观水体的水质逐渐得到改善。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相邻两个第一吸附条2之间还有竖直设置的第二吸附条3,第二吸附条3包括第二织物条和设置在第二织物条表面的吸附绒毛圈层,第二织物条的长度小于第一织物条的长度,第二织物条的长度与第一织物条的长度之比为(1?3):4,更有效地利用吸附绒毛圈层生长微生物,达到更经济的水体净化效果。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有第一织物条下端的连接点处设置有吊块4,吊块4太重会使伞状自由体生态基沉入水底,吊块4太轻则不能有效防止伞状自由体生态基四处漂流,所以将吊块4重量与悬浮环1浮力之比设置为(2?10):1。【主权项】1.一种应用于景观水体修复的伞状自由体生态基,包括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体包括水平放置的悬浮环(1),悬浮环(1)的下端面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吸附条(2),第一吸附条(2)包括第一织物条和设置在第一织物条表面的吸附绒毛圈层,第一织物条的上端与悬浮环(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有第一织物条的下端都朝向悬浮环(1)的轴线方向弯曲且固定连接于一点形成伞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景观水体修复的伞状自由体生态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两个第一吸附条(2)之间还有竖直设置的第二吸附条(3),第二吸附条(3)包括第二织物条和设置在第二织物条表面的吸附绒毛圈层,第二织物条的长度小于第一织物条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景观水体修复的伞状自由体生态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织物条的长度与第一织物条的长度之比为(1?3):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景观水体修复的伞状自由体生态基,其特征在于:所有第一织物条下端的连接点处设置有吊块(4),吊块(4)重量与悬浮环(1)浮力之比为(2 ?1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景观水体修复的伞状自由体生态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浮环(1)包括环状中空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浮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景观水体修复的伞状自由体生态基,其特征在于:浮子的形状为圆柱形,浮子的直径为10?100mm,相邻两个第一吸附条(2)上端面之间的水平距离为50?200mm。【专利摘要】一种应用于景观水体修复的伞状自由体生态基,包括基体,基体包括水平放置的悬浮环,悬浮环的下端面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吸附条,第一吸附条包括第一织物条和设置在第一织物条表面的吸附绒毛圈层,第一织物条的上端与悬浮环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有第一织物条的下端都朝向悬浮环的轴线方向弯曲且固定连接于一点形成伞状结构。伞状自由体生态基被投放到景观水体内后,会悬浮在水中,不仅不会影响景观水体的美观,还会成为另一道风景线。吸附绒毛圈层悬浮在水中,与水体中的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充分接触,可以快速夺取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抑制它们的生长,使景观水体的水质逐渐得到改善。【IPC分类】C02F3/34, B01J20/22, C02F3/32【公开号】CN205045896【申请号】CN201520792467【专利技术人】邓景山, 李勇利, 白朋, 解学周, 高迪, 郑轶荣, 刘岩 【申请人】石家庄市源生园环保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申请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景观水体修复的伞状自由体生态基,包括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体包括水平放置的悬浮环(1),悬浮环(1)的下端面沿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吸附条(2),第一吸附条(2)包括第一织物条和设置在第一织物条表面的吸附绒毛圈层,第一织物条的上端与悬浮环(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有第一织物条的下端都朝向悬浮环(1)的轴线方向弯曲且固定连接于一点形成伞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景山李勇利白朋解学周高迪郑轶荣刘岩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源生园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