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锚索灌芯复合式预应力管桩抗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21179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5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置锚索灌芯复合式预应力管桩抗浮结构,由预应力管桩、桩底高压旋喷扩大体、承载体、无粘结预应力锚索、桩侧高压注浆体等组成;承载体由钢板制作,分为一般承载体、桩段中部承载体、桩段间连接承载体,管桩连接销穿过承载体上的接桩构造孔,通过焊接将彼此连接牢固;每级锚索外套上塑胶管形成无粘结锚索,下端锚固于承载体上,穿过上部承载体上的锚索孔,并与固定筋采用扎丝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发挥预应力管桩质量可靠、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并克服管桩抗拔能力弱等缺陷,采用复合式锚索结构及桩侧高压注浆,显著提高了该结构的抗浮性,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管粧抗浮结构施工方法,属于地基工程领域,适用于地下水较高地区的建筑地下室、地下车库、下沉式广场、地下商场等工程的抗浮结构施工。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大量高层建筑物、地下车库、下沉式广场以及地铁、地下商场等建筑物对地下空间的利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然而,在地下土层含水丰富的的沿海城市如深圳、大连以及青岛等,由地下水水浮力所造成的建筑物、构筑物等上部结构发生倾斜、倒塌的事故屡屡出现,使得地下室抗浮问题显得日益突出。传统的抗浮措施主要有抗浮锚杆与预应力抗浮粧。传统的抗浮锚杆工作原理是采用高压注浆工艺使浆液渗透到岩土体的孔隙之中,利用锚杆与注浆加工过的土体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摩阻力来平衡上浮力的,锚杆的侧摩阻力较一般抗浮粧较大,可以提供更大的抗拉力,锚杆设置得比较密集,即使一两根锚杆失效仍能保证整体结构的抗浮性能。但是抗浮锚杆也存在许多不足,首先锚杆的长度越长锚杆的锚固效果就越好,但是在深厚的软土地区为了取得良好的锚固效果,锚杆的长度势必要增长,这显然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成本;其次较长的锚杆必然会加大注浆的难度和质量,影响锚固效果;最后锚杆对基础竖向承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锚索灌芯复合式预应力管桩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应力管桩桩段(1)、桩底高压旋喷扩大体(3)、承载体、无粘结锚索和桩侧高压注浆体(15);所述承载体由钢板制作,包括一般承载体(4)、桩段中部承载体(5)和桩段间连接承载体(6);所述桩段间连接承载体(6)上设置管桩接桩构造孔(20)、注浆孔(14)、桩段间出浆口装置(8)、锚索孔(19)、细石混凝土灌注孔(18)、连接筋(16)、锚索固定筋和排气孔,设置于管桩桩段(1)之间,管桩连接销穿过接桩构造孔,通过焊接将彼此连接牢固;所述一般承载体(4)上设置注浆孔(14)、锚索孔(19)、管桩接桩构造孔(20)、细石混凝土灌注孔(18)、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玉峰李伟梁高峰李俊龙薛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天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