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中厨卫防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疏导式防水渗漏器。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厨房以及卫生间的用水量较多,排水和地面积水较多,易产生渗漏,最终导致地面下垫层积水,形成压力而向裂痕薄弱处渗漏。所以目前采取的措施是在建筑楼层中对排水区域的混凝土板进行防水层的处理。这种施工工艺过程较为复杂、费用高,同时所达到的防渗水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在填充层内防积水层之上总是会形成积水层。这层积水被防积水层阻隔,以防止它下渗,但是建筑物随时间及环境变化容易产生裂痕,以及在防积水层或与管壁的交界处等形成的裂痕其隔水效果相对薄弱,积水在Μ(填充)层处长期聚集形成压力的作用下会穿透(顺着)裂痕及管壁往下渗透。而现有的管道在混凝土中的布置具体参见图3,由于积水在Μ层处长期聚集,则裂痕、管壁与防积水层的交界处需一直承受水压。久之,压力迫使Μ层处的积水沿着裂痕、管壁穿过防积水层,从Ν处流出,这样对下层及周围墙壁将会被侵湿,长期以往会对建筑的结构造成损害,同时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积水穿过防积水层,在压力作用下从裂痕、排水管的管壁渗入到下层建筑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疏导式防水渗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贯穿混凝土板(8)的主管道(1)和上部分浇筑在混凝土板(8)内的旁生管(3);浇筑时,所述混凝土板(8)的上表面留有一圈环形槽(801);所述环形槽(801)环绕在主管道(1)的外侧;所述旁生管(3)为设置在主管道(1)外侧的排水管;所述旁生管(3)的上端从环形槽(801)的槽底穿出,其上端管口位于环形槽(801)内;所述旁生管(3)的下端管口与主管道(1)连通;所述旁生管(3)的下端管口位于混凝土板(8)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