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取活检功能经皮穿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02924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取活检功能经皮穿刺器,包括取样外管,穿刺针芯,深度卡位,保护套管,以及取样内管;当取样内管向下运动时,插入标本内部,由于取样外管端部的内径变小,在取样外管端部的挤压作用下,取样内管的勾刃部向内侧变形,从而紧紧抱住标本;当取样内管抱住所需标本后,旋转取样手柄360度,通过取样外管端部的齿部来切割标本下方的连接位,取样方便,标本原有结构保持的比较完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骨科、骨肿瘤手术或诊断性手术的带取活检功能经皮穿刺器
技术介绍
经皮椎体成形术已成为椎体良恶性塌陷的主要方法,可迅速缓解患者疼痛,并加固病变椎体。大部分椎体塌陷可通过是否有原发肿瘤史,CT、MRI及ECT的典型表现在PVP前明确诊断。因此,在进行PVP注入骨水泥之前先做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穿刺活检(needling b1psy,又称针刺活检puncture b1psy)优点是:方法简便,可在门诊于局部麻醉下进行,穿刺对组织的损伤小,出血少,因而较为安全、感染机会少,也不影响早期化疗或放疗,常由一个人操作。近年有人在CT、MRI超声及透视引导下针刺活检提高成功率。2000年Saifuddin用超声影像定位针刺活检准确率高达98.4%,如有必要也可多次穿刺;经验不足或取材部位不当,未刺入瘤区取得有代表性的瘤组织,则难于得出准确的结论,甚至作出错误的结论。据国内报道,穿刺活检成功率为77.5%?97.0% (平均80%)。传统穿刺活检,样本量不充足,样本取出时样本被挤压,不完整;取样困难,取样成功率低,需要取样多次,因而导致破坏处较多,使患者不适;空心换钻取样使用范围狭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易行、费用低廉、损伤小、愈合时间短,使用范围更加宽泛的带取活检功能经皮穿刺器。该穿刺器配合椎体成形术对松质骨进行取活检,用于明确病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带取活检功能经皮穿刺器,包括取样外管1,穿刺针芯2,深度卡位3,保护套管4,以及取样内管5 ;取样外管1包括取样手柄6,直管7,齿部8,第一凹部9,第二凹部10,第三凹部11,第一凸起12,第四凹部13,取样手柄内螺纹部14,取样手柄外螺纹部15,齿部8置于直管7的端部,取样手柄6与直管7连接为一体,第一凹部9、第二凹部10、第三凹部11、第一凸起12、第四凹部13设置在取样手柄6上,取样手柄内螺纹部14设置在取样手柄6的一侧,取样手柄外螺纹部15设置在取样手柄6的另一侧;穿刺针芯2包括针芯杆部16、针芯手柄17,针芯杆部16与针芯手柄17连接为一体,针芯杆部16的端部设置为锐角尖;保护套管4包括套管部18,保护套管连接部19,以及保护套管外螺纹部20 ;套管部18与保护套管连接部19相连接,保护套管外螺纹部20设置在保护套管连接部19的端部;深度卡位3套在保护套管4的套管部18的外侧,深度卡位3的一端抵靠在保护套管连接部19的一端;取样内管5包括主体21、滑块22,主体21包括主体柄部25、主体凹部24以及勾刃部23,勾刃部23设置在主体凹部24的端部,滑块22上设置第五凹部27,第二凸起26 ;滑块22可以在主体柄部25上下滑动;保护套管4套在取样外管1外侧,并通过保护套管外螺纹部20与取样手柄内螺纹部14相连接;取样内管5设置在取样外管1内部;穿刺针芯2设置在取样内管5内部;取样外管1的第一凸起12与取样内管5的第二凸起26相互抵靠在一起。进一步的,保护套管4、取样外管1表面设置有刻度。进一步的,第一凸起12的宽度与第二凸起26的宽度相等。进一步的,第二凸起26的宽度分别与第三凹部11、第二凹部10的宽度相等。进一步的,齿部8为环形的,齿部8包括多个切割刃,优选为5-7个。进一步的,勾刃部23包括多个勾形刃,至少一个勾形刃是端部为尖的,至少一个勾形刃是端部为弧形的。进一步的,勾刃部23包括两个勾形刃,其中一个勾形刃是端部为尖的,另一个勾形刃是端部为弧形的。进一步的,该带取活检功能经皮穿刺器的操作方法,操作步骤如下:(1)将该带取活检功能经皮穿刺器突破皮质骨,到达需要取样开始位置时去除穿刺针芯2 ; (2)去除穿刺针芯2后,将深度卡位3推至紧贴皮肤位置;(3)将该带取活检功能经皮穿刺器下针至所需深度后,向上或向下滑动取样内管5的滑块22 ; (4)向下按下取样内管5进行标本锁紧,旋转取样手柄360度,切割标本下方连接位;(5)取出取样内管5,完成活体取样。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进步如下: 1、本专利技术的带取活检功能经皮穿刺器的取样内管的滑块可以上下双侧滑动,在手术过程中可以方便操作。2、本专利技术的带取活检功能经皮穿刺器的深度卡位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清晰指导穿刺针芯的下针深度,以避免刺穿椎体,给手术带来负面影响。3、本专利技术的带取活检功能经皮穿刺器的取样内管的勾刃部与取样外管的齿部相互作用,取样方便,标本原有结构保持的比较完整。【附图说明】图1:带取活检功能经皮穿刺器的整体结构图; 图2:取样外管的结构图; 图3:穿刺针芯的结构图; 图4:深度卡位的结构图; 图5:保护套管的结构图; 图6:取样内管的结构图; 图7:取样内管的主体的结构图; 图8:取样内管的滑块的结构图; 图9:滑块运动不意图; 图10:滑块处于原始位置时带取活检功能经皮穿刺器的结构图; 图11:滑块滑动后的带取活检功能经皮穿刺器的结构图; 图12:滑块滑动按压后的带取活检功能经皮穿刺器的结构图; 图13:取样内管的勾刃部与取样外管的齿部的相互作用过程示意图; 图14:带取活检功能经皮穿刺器突破皮质骨的示意图; 图15:将带取活检功能经皮穿刺器的深度卡位推至紧贴皮肤位置的示意图; 图16:向上或向下滑动取样内管的滑块时带取活检功能经皮穿刺器的示意图; 图17:按下滑动取样内管的滑块时带取活检功能经皮穿刺器的示意图; 图18:取出带取活检功能经皮穿刺器的取样内管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8所示,该带取活检功能经皮穿刺器,包括取样外管1,穿刺针芯2,深度卡位3,保护套管4,以及取样内管5 ;取样外管1包括取样手柄6,直管7,齿部8,第一凹部9,第二凹部10,第三凹部11,第一凸起12,第四凹部13,取样手柄内螺纹部14,取样手柄外螺纹部15,齿部8置于直管7的端部,取样手柄6与直管7连接为一体,第一凹部9、第二凹部10、第三凹部11、第一凸起12、第四凹部13设置在取样手柄6上,取样手柄内螺纹部14设置在取样手柄6的一侧,取样手柄外螺纹部15设置在取样手柄6的另一侧;当取样内管5抱住所需标本后,取样外管1的齿部8切割下该标本,便于取样本;齿部8为环形的,齿部8包括多个切割刃,优选为5-7个切割刃。穿刺针芯2包括针芯杆部16、针芯手柄17,针芯杆部16与针芯手柄17连接为一体,针芯杆部16的端部设置为锐角尖;穿刺针芯2用于刺破皮肤、椎体,进到特定位置;保护套管4、取样外管1表面设置有刻度;深度卡位3如图4所示,其用于在手术过程中,利用保护套管4、取样外管1上的刻度,清晰指导穿刺针芯2的下针深度,以避免刺穿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取活检功能经皮穿刺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取活检功能经皮穿刺器,其特征在于:该带取活检功能经皮穿刺器包括取样外管(1),穿刺针芯(2),深度卡位(3),保护套管(4),以及取样内管(5);取样外管(1)包括取样手柄(6),直管(7),齿部(8),第一凹部(9),第二凹部(10),第三凹部(11),第一凸起(12),第四凹部(13),取样手柄内螺纹部(14),取样手柄外螺纹部(15),齿部(8)置于直管(7)的端部,取样手柄(6)与直管(7)连接为一体,第一凹部(9)、第二凹部(10)、第三凹部(11)、第一凸起(12)、第四凹部(13)设置在取样手柄(6)上,取样手柄内螺纹部(14)设置在取样手柄(6)的一侧,取样手柄外螺纹部(15)设置在取样手柄(6)的另一侧;穿刺针芯(2)包括针芯杆部(16)、针芯手柄(17),针芯杆部(16)与针芯手柄(17)连接为一体,针芯杆部(16)的端部设置为锐角尖;保护套管(4)包括套管部(18),保护套管连接部(19),以及保护套管外螺纹部(20);套管部(18)与保护套管连接部(19)相连接,保护套管外螺纹部(20)设置在保护套管连接部(19)的端部;深度卡位(3)套在保护套管(4)的套管部(18)的外侧,深度卡位(3)的一端抵靠在保护套管连接部(19)的一端;取样内管(5)包括主体(21)、滑块(22),主体(21)包括主体柄部(25)、主体凹部(24)以及勾刃部(23),勾刃部(23)设置在主体凹部(24)的端部,滑块(22)上设置第五凹部(27),第二凸起(26);滑块(22)可以在主体柄部(25)上下滑动;保护套管(4)套在取样外管(1)外侧,并通过保护套管外螺纹部(20)与取样手柄内螺纹部(14)相连接;取样内管(5)设置在取样外管(1)内部;穿刺针芯(2)设置在取样内管(5)内部;取样外管(1)的第一凸起(12)与取样内管(5)的第二凸起(26)相互抵靠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强肖云锋蔡云娟谢少鹏薛明星陈燕吕飞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爱得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