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海娟专利>正文

一种感咳双清胶囊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9050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8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咳双清胶囊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黄芩苷、穿心莲内酯按一定的配比加工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组方配比更合理,疗效显著;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火炽盛者,症见发热、咳嗽、咽痛、头痛、鼻塞、舌尖边红、苔薄黄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组方合理,工艺先进,疗效显著,无任何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其特点是具有清热解毒 的功效,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火炽盛者,症见发热、咳嗽、咽痛、头痛、鼻 塞、舌尖边红、苔薄黄。属于制药
技术背景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多由感冒所引起,主要由于病毒、细菌等微生物 引起的感染,发病快,且较重,症见发热、咳嗽、咽痛、头痛、鼻塞、舌尖边红、苔薄黄。目前治 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的中成药较少,医院大多采用抗生素及抗病毒注射剂, 毒副作用较明显,细菌病毒的耐药性使患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因此开发一种纯中药 提取物、有效成分单一、含量高、疗效显著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的纯中 药制剂,显得非常迫切。 现有技术:2000年9月20日中国专利公报公开了名称为"具有抗感染和解热镇痛 作用的药物",公开号为CN1266699A的专利申请,专利技术所述的药物配比为:黄芩甙:穿心莲 内酯=(1~20) :1。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对此专利的处方配比研究发现:黄芩甙:穿心莲内酯 =(1~20) :1的疗效不是很理想;专利技术人经过多年对处方的潜心研究,通过大量的试验摸 索,找到了最佳的组方配比,发现"黄芩苷:穿心莲内酯=7:1"后所制得的产品,其药效学 实验效果显著提高。我们按常规工艺制成了胶囊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本领域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通过发掘祖国丰富的中医 药资源,结合大量的药效学实验效果研究,提供一种疗效更为显著的"一种感咳双清胶囊药 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1、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 配方组成为:黄芩苷7份穿心莲内酯1份; 制备方法为:称取黄芩苷、穿心莲内酯,加入适宜辅料,混匀,制粒,干燥、整粒,装 胶囊,即得胶囊剂。 主要药效学实验证明:本专利技术原料药重量配比:黄芩苷7份、穿心莲内酯1份同原 专利技术重量配比1 :黄芩苷4份、穿心莲内酯1份及原专利技术重量配比2 :黄芩苷5份、穿心莲内 酯1份及原专利技术重量配比3 :黄芩苷2份、穿心莲内酯1份及原专利技术重量配比4 :黄芩苷8 份、穿心莲内酯1份及原专利技术重量配比5 :黄芩苷16份、穿心莲内酯1份及原专利技术重量配比 6 :黄芩苷1份、穿心莲内酯1份及原专利技术重量配比7 :黄芩苷20份、穿心莲内酯1份相比, 药效学实验结果有显著提高。 主要药效学实验 -、试验用药物 1、原料: 本专利技术感咳双清胶囊组:黄芩苷164. 0g、穿心莲内酯23. 5g(按本专利技术黄芩苷7 份、穿心莲内酯1份配比)。 a组(原专利技术1组):黄芩苷150g、穿心莲内酯37. 5g(按原专利技术重量配比1 :黄芩 苷4份、穿心莲内酯1份配比)。 b组(原专利技术2组):黄芩苷156. 3g、穿心莲内酯31. 3g(按原专利技术重量配比2:黄 芩苷5份、穿心莲内酯1份配比)。 c组(原专利技术3组):黄芩苷125g、穿心莲内酯62. 5g(按原专利技术重量配比3 :黄芩 苷2份、穿心莲内酯1份配比)。 d组(原专利技术4组):黄芩苷166. 5g、穿心莲内酯20. 8g(按原专利技术重量配比4:黄 芩苷8份、穿心莲内酯1份配比)。 e组(原专利技术5组):黄芩苷176. 5g、穿心莲内酯Ilg(按原专利技术重量配比5 :黄芩 苷16份、穿心莲内酯1份配比)。 f组(原专利技术6组):黄芩苷93. 8g、穿心莲内酯93. 8g(按原专利技术重量配比6 :黄芩 苷1份、穿心莲内酯1份配比)。 g组(原专利技术7组):黄芩苷178. 6g、穿心莲内酯8. 9g(按原专利技术重量配比7 :黄芩 苷20份、穿心莲内酯1份配比)。 2、本专利技术感咳双清胶囊组、a组、b组、c组、d组、e组、f组、g组的制法为:称取黄 苳苷、穿心莲内酯,加入淀粉约112. 5g,混勾,制粒,干燥、整粒,装胶囊,制成1000粒,每粒 装〇.3g,即得胶囊剂。 二、试验过程 实验目的:通过对本专利技术感咳双清胶囊组和a、b、c、d、e、f、g组的抗炎、止咳、祛 痰、镇痛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药理实验研究,将本专利技术感咳双清胶囊和a、b、c、d、e、f、g组 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其药理作用的强弱。 试验方法:本专利技术感咳双清胶囊组和a、b、c、d、e、f、g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 肿胀的影响;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对小鼠浓氨水引咳的影响;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 量的影响; 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溶血素抗体分泌的影响。 具体试验如下: -、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实验材料 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兼有,体重18~22g。 2、药物:本专利技术感咳双清胶囊组、a组、b组、c组、d组、e组、f组和g组。药物在 实验前用生理盐水配置,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昆明种小鼠9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9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 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本专利技术感咳双清胶囊组和a、b、c、d、e、f、g组分别灌胃给药0. 28g/ kg。连续给药7d,每日1次,末次给药Ih后,用100%二甲苯0.3ml/只涂于右耳内外两面, 左耳不作任何处理,Ih后将小鼠乙醚麻醉处死,减下双耳用8mm直径大孔器分别在小鼠的 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称重。计算出小鼠耳肿胀度(小鼠耳肿胀度=右耳片重量-左耳片 重量)。实验结果:见表1 表1对小鼠耳廓二甲苯所致肿胀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 * P < 0.01,* P < 0.05 ;与本专利技术感咳双清胶囊组比ΛΡ < 0· 05〇 结果表明:对照组小鼠右耳明显红肿,厚度增加,耳廓肿胀度大。本专利技术感咳双清 胶囊组和a、b、c、d、e、f、g组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本专利技术感咳双清胶 囊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 < 0. 01) ;a、b、c、d、e、f、g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 著性差异(P < 〇. 05) ;a、b、c、d、e、f、g组与本专利技术感咳双清胶囊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 05);可见,本专利技术感咳双清胶囊组比a、b、c、d、e、f、g组抗炎作用强。 二、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实验材料 1、动物:Wistar大鼠,雄性,体重180~220g。 2、药物:本专利技术感咳双清胶囊组、a组、b组、c组、d组、e组、f组和g组。药物在 实验前用生理盐水配置,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Wistar大鼠,雄性,体重180~220g,随机分成9组,每组10只。给大鼠腹腔注射 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将动物固定,下腹部皮肤消毒,行正中切口,向两侧腹股沟皮下 各放入1个IOmg灭菌棉球,缝合皮肤切口。术后大鼠注射青霉素钾盐每日1次,共2次。各 组均于术后次日开始给药,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本专利技术感咳双清胶囊组和a、b、 c、d、e、f、g组分别灌胃给药0. 18g/kg。连续10d,每日1次,末次给药后24h,将动物处死, 取出棉球肉芽肿,置60°C烘箱中干燥12h后称重,各自减去原棉球重量,即为肉芽肿重量。 实验结果:见表2 表2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x±s ) 与对照组相比* * P < 0.01,* P < 0.05 ;与本专利技术感咳双清胶囊组比ΛΡ < 0· 05〇 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感咳双清胶囊组和a、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咳双清胶囊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由黄芩苷与穿心莲内酯组成,按重量份配比为:黄芩苷7份            穿心莲内酯1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娟
申请(专利权)人:杨海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