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记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8903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图像记录设备包括记录头,第一辊和第二辊,绕在第一辊和第二辊上将记录介质从第一辊传送到第二辊的环形传送带,至少在其与记录头相对的区域内对记录介质提供朝向所传送带的外表面的吸附力的第一吸附器,布置在隔着第二辊与第一辊相对的位置的第三辊;以及绕在第二辊和第三辊的环形分离带。环形分离带外表面具有低于第一吸附器所提供的吸附力。环形分离带接收来自传送带的记录介质并将记录介质从第二辊传送到第三辊,且在其表面支撑记录介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设备
技术介绍
在包括传送带的图像记录设备中,尤其当传送带对记录介质有相对较高的吸附性时, 记录介质可能很难在在传送带沿传送方向的下游端部分与传送带合适地分离。结果,可能 会发生卡纸。因此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以保证记录介质和传送带分离。例如,日本未经 核査的专利公布No. 2006-256790揭示了一种包含有五条传送带和梳状分离导向装置的喷 墨记录设备。五条传送带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在其外表面支撑并传送记录介质。分离导向装 置相对于传送方向布置在传送带的下游。分离导向装置通过接触通过传送带传送的记录介 质的后表面而将记录介质从传送带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被分离导向装置从传送带分离的记录介质在布置在相对于传送方向的分离导向装置 的下游侧的辊对夹持并传送,继而排出到外部。此时,上侧辊可能会接触到记录媒介的表 面,也就是记录表面,且该上侧辊可能会破坏记录表面。结果记录质量可能会下降。而且 当记录介质的前缘接触到上侧辊,该辊对不能恰当的夹持记录介质,结果发生卡纸。此时, 使记录介质被辊对适当夹持的设计需要额外的元件,这会使结构更为复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确保记录介质从传送带的外表面分离的图像记录设备, 可以防止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的破坏,以及防止卡纸的发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该图像记录设备设置有记录头,第一及第二辊,环形传送带, 第一吸附器,第三辊和环形分离带。记录头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第一和第二辊分别具 有互相平行的旋转轴。环形传送带缠绕在第一和第二辊上,并在两者之间延伸,并且在其 外表面支撑记录介质的同时将其从第一辊传送到第二辊。第一吸附器给予记录介质朝向传 送带的外表面的吸附力,至少在与记录头相对的区域内。第三辊具有与第一辊及第二辊的 旋转轴平行的旋转轴,并布置在隔着第二辊与第一辊面对的位置。环形分离带绕在第二和 第三辊上并在两者之间延伸。环形分离带的外表面具有低于第一吸附器提供的吸附力。环形分离带从传送带接收记录介质,并在将记录介质支撑在其外表面上的同时将其从第二辊 传送到第三辊。在这个方面,被支撑在传送带的外表面进行传送的记录介质移动到分离带的外表面 上,从而确保记录介质从传送带的外表面分离。分离带不仅仅是将记录介质从传送带分离, 而且还进一步将记录介质传送到外部。因此从传送带分离的记录介质并不是由上述专利公 布中揭示的辊对传送到外部,而是由分离带传送到外部的。因此,不需要设置这样的辊对。 结果,与辊对有关的问题,例如对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的破坏,卡纸等问题可以避免。此 外,因为分离带的外表面的吸附力低于第一吸附器提供的吸附力,记录介质很容易从分离 带的外表面分离。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他的目的、特点以及优点将在下面与附图相关的描述中充分的展现。附图如下-图1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的侧视示意图2是喷墨打印机的平面图3是喷墨打印机的部件的带辊的平面图4是根据改进型的喷墨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的侧视示意图5是根据另一改进型喷墨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的侧视示意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介绍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图像记录设备的喷墨打印机101包含有 供纸单元11,传送单元13,四个喷墨头1,分离单元17和纸张排出盘12。供纸单元11 将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P馈送到传送单元13。而传送单元13传送由供纸单元11馈送的纸 张P,并将纸张P支撑在四根传送带8的外表面。喷墨头1通过向由传送带13传送的纸张 P的打印表面喷射墨滴而打印图像。分离单元17接收来自传送带8的打印过的纸张P,同 时将纸张P从传送带8分离。随后,分离单元17将打印过的纸张P传送到纸张排出盘12。 纸张排出盘12接收由分离单元17传送的纸张P。纸张P呈长方形形状,及诸如A4大小、 B5大小,明信片大小等由标准所限定的尺寸等等。沿着从纸张馈送单元11朝向纸张排出盘12的传送方向(即,从图1和2中的从左向 右的方向)传送纸张P的纸张传送路径形成在喷墨打印机101中。控制器(未示出)控制 喷墨打印机101的各个部分的操作。如图1所示,每个喷墨头1在其较低的部分是头主体2,头主体2的底面是喷射面2a, 其中有用于喷射墨滴的喷射口。黄色墨滴,青色墨滴,品红色墨滴和黑色墨滴分别从四个 喷墨头l的头主体2的喷射面2a喷射而出。头主体2呈拉长的平行六面体形状。喷墨头l 相对于传送方向以预定间隔、且以头主体2的长度方向与垂直于传送方向的方向相平行的 方式固定,也就是说,与带辊6和7的轴6a和轴7a平行。因此,喷墨打印机101是线型 彩色喷墨打印机。供纸单元11包含纸盘lla、储纸盒llb、巻簧llc、拾取辊lld和一对定位板lle。 纸张盘lla布置在储纸盒llb中,纸张P堆放在纸盘lla的上面。储纸盒llb上端开放, 堆放在纸张盘lla中的纸张P从此处放入。巻簧llc布置在储纸盒lib的底面和纸张盘lla 之间,并向上偏置纸张盘lla。由于巻簧llc的弹性力,拾取辊lld始终与存储在储纸盒 lib中纸张P的最上面一张纸保持接触。每个定位板lie沿纸张堆放方向的长度与储纸盒 lib中纸张堆放的厚度基本上一致。每个定位板lie布置在储纸盒lib的沿传送方向的下 游侧壁附近的位置,并从下游侧壁朝向内部略微分离。每个定位板lle的内表面与存储在 储纸盒llb中的纸张P的侧面接触,沿传送方向延伸。这一对定位板lle设定了纸张P的 位置,使得纸张P的各个侧部可以放置在不同的传送带8上。这样,定位板lle对应于本 申请的定位器。在控制器(未示出)的控制下,拾取辊lid在预定的时刻将最上面的纸张P从供纸单元 ll馈送出,与阻止纸张P的多张馈送的分离机构(未示出)相关联。纸张P被布置在供纸单 元ll和传送单元13之间的辊对5a和5b夹紧,以此种方式经过一对导向板IO,到达传送 单元13。此处,辊对5a和5b用作分离机构。这样,辊5a沿把纸张P向喷墨头l传送的 方向旋转,在图1中也就是顺时针方向,而辊5b沿把纸张向供纸单元11传送的方向旋转, 在图l中也就是逆时针方向。传送单元13包括两个带辊6和7,四条环形传送带8,压盘15和马达9。两个带辊6 和7具有彼此平行的旋转轴6a和7a。四条传送带8分别缠绕在带辊6和带辊7上并在它 们之间延伸。这里,带辊6和带辊7分别对应于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辊和第二辊。带辊6和带辊7布置为沿传送方向将四个喷墨头夹在中间。形成有粘附层的传送带8 的外表面对纸张P有吸附力。重力和吸附力作用于传送带上的纸张P,作用方向与纸张P垂直。在本实施例中,粘附层的功能用作本申请的第一吸附器。粘附层是通过利用诸如乙 丙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rubber (EDPM))的橡胶材料经过使用氨基甲酸乙酯 (urethane)材料、硅树脂(silicone)或类似材料的表面处理,随后在橡胶材料的表面 设置凹凸不平和小气孔而形成。如图2所示,传送带8彼此平行地延伸,并在带辊6和带 辊7的旋转轴6a和7a的方向上具有规律的间隔。如图1所示,夹持辊4布置在带辊7上,传送带8从其中插入。夹持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记录头;分别具有彼此平行的旋转轴的第一辊和第二辊;环形传送带,该环形传送带绕在所述第一辊和第二辊上而在两者之间延伸,并在将记录介质支撑在其外表面上的同时将记录介质从所述第一辊传送到所述第二辊;第一吸附器,该第一吸附器至少面对所述记录头的区域内对记录介质提供朝向所述传送带的外表面的吸附力;第三辊,该第三辊具有与所述第一辊和第二辊的旋转轴平行的旋转轴,且设置在隔着所述第二辊与所述第一辊相对的位置;和环形分离带,该环形分离带绕在所述第二辊和第三辊上并在两者之间延伸,所述环形分离带的外表面具有低于由所述第一吸附器提供的吸附力的吸附力,并且该环形分离带接收来自所述传送带的记录介质,并在将该记录介质支撑在其外表面上的同时将该记录介质从所述第二辊传送到所述第三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野雄治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