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仁贵专利>正文

一种复杂梁柱节点核心区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80594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7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杂梁柱节点核心区施工方法,其步骤包括:将钢结构深化图、预应力深化图、结构梁图、柱图进行综合深化放样,利用计算机对节点进行三维建模和平面放样;按照1:1比例进行深化放样;制作节点处梁上部筋放样图,节点处梁下部筋放样图和节点处剖面图;进行钢筋下料控制、钢结构控制、预应力控制和施工工序控制;采用先钢筋后截面的优化原则,避免在支座分别锚固;当梁钢筋无法满足贯通节点的条件时,选择在节点核心区进行锚固;当梁钢筋无法满足贯通节点及锚固的条件时,选择将钢筋焊接与型钢搭筋板;通过隐蔽验收,进行混凝土浇筑和养护。采用上述施工方法可以有效保障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建筑领域中各种新型结构形式的不断涌现,结构设计的方式也逐渐变得 多元化。从设计的角度出发,既要保证实体结构"安全坚固"同时也要保证成型建筑的"功 能使用、美观精致",无疑,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体量较大的商业综合体项目对后者 的期望度也不断提高,也就是说,在满足"承载力极限状态"的前提下,使用者对建筑的"正 常使用极限状态"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及要求。为迎合这一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结构设计 中型钢构件、预应力、多梁交叉等形式在各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中频繁出现。型钢混凝土结 构相对混凝土结构而言不仅具有"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的优点,同时可起到"减小构件截 面尺寸,增大建筑空间使用率"的作用。预应力混凝土可起到"提高混凝土构件的刚度、抗 裂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可保证建筑具有"大跨度空间"。 型钢混凝土及预应力的出现在针对建筑结构实现"大跨度空间"方面作用突出,然 而含有型钢梁、型钢柱、预应力、甚至多梁交叉同时出现时,其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 尤其是此类复杂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施工质量更是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此类复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杂梁柱节点核心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钢结构深化图、预应力深化图和结构梁图、柱图进行综合深化放样,利用计算机对节点进行三维建模和平面放样,核对各构件间的空间关系,判断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果不满足,则将细部节点相互矛盾的地方或图纸本身存在的问题反馈至设计院各专业重新审核并相应的做出设计调整;如果满足,则进入下一步骤;B、按照1:1比例进行深化放样,在国家规范及行业标准容许的前提下采用钢筋弯折、钢筋代换、梁截面加腋、机械锚固、降低梁顶标高和变径套筒的使用对原有图纸中的钢筋排布、锚固及焊接形式、搭筋板位置、穿筋孔数量及位置进行核对并深化放样,避让型钢翼缘和预应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仁贵
申请(专利权)人:徐仁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