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避震式智能防震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79477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7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避震式智能防震锤,涉及变电站电力保障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安装在电力拉线前部的震动探测头、安装在电力拉线后部的智能防震头;震动探测头包括抱箍、安装在抱箍内的至少两个加速传感器;智能防震头包括抱箍基座、环绕安装在抱箍基座前部的环形震动组件;环形震动组件外层为环形封装壳,环形封装壳内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安装有数量与加速传感器组数相同的电磁振子;每个电磁振子的外端安装有电磁线圈,内端安装在磁环上;在磁环与电磁线圈之间安装有导向管;导向管内滑动连接有与磁环吸附配合的圆柱形磁体动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加速传感器收集信息,经处理器判断处理,控制电磁铁装置主动的逆运动,达到防震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避震式智能防震锤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电力保障装置

技术介绍
架空电力线路受风、冰、低温等气象条件的作用,使线路产生振动和舞动。振动频率较高而振幅很小,风振动使电力拉线在悬点处反复被拗折,引起材料疲劳,最后导致断股、断线事故。舞动的频率很低,而振幅却很大,很容易引起相间闪络,造成线路跳闸、停电或烧伤导线等严重事故。防震锤只是一段铁棒。由于它加挂在线路塔杆悬点处,以吸收或减弱线路上的振动能量,改变线路摇摆频率,防止线路的振动或舞动。目前,市场上的普通的防震锤,尽管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起到一定的消除线路自振以及消除风等引起的谐振的作用,但是,由于锤体自身在随电线摇摆的时候,自身阻力小,在被电线带动摇摆的时候,不能达到最佳的防震效果。当依靠增大体积或受力面积等因素来增加阻力时,同时也会带来负重较大等其他问题,而直接或间接对线路造成损坏,不能达到防震保护的效果或减震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电磁避震式智能防震锤。使用时,由加速传感器收集信息,经处理器判断处理,控制对应的电磁铁装置产生与震动相反的逆运动,达到防震保护作用。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磁避震式智能防震锤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避震式智能防震锤,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电力拉线(1)前部的震动探测头(2)、安装在电力拉线(1)后部的智能防震头(3);震动探测头(3)包括抱箍(4)、安装在抱箍(4)内的至少两个加速传感器(5);智能防震头(3)包括抱箍基座(6)、环绕安装在抱箍基座(6)前部的环形震动组件(7)、安装在抱箍基座(6)后部的封装盒(8);环形震动组件(7)外层为环形封装壳(9),环形封装壳(9)内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安装有数量与加速传感器(5)组数相同的电磁振子(10);每个电磁振子(10)外端安装有电磁线圈(11),内端安装在磁环(12)上;在磁环(12)与电磁线圈(11)之间安装有导向管(13);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避震式智能防震锤,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电力拉线(1)前部的震动探测头(2)、安装在电力拉线(1)后部的智能防震头(3);震动探测头(2)包括抱箍(4)、安装在抱箍(4)内的至少两个加速传感器(5);智能防震头(3)包括抱箍基座(6)、环绕安装在抱箍基座(6)前部的环形震动组件(7)、安装在抱箍基座(6)后部的封装盒(8);环形震动组件(7)外层为环形封装壳(9),环形封装壳(9)内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安装有数量与加速传感器(5)组数相同的电磁振子(10);每个电磁振子(10)外端安装有电磁线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静邢佳玉张秀娟李萍周彦强杜玉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东营市河口区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