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腐及固色作用的铝合金表面处理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76695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7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腐及固色作用的铝合金表面处理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苯并三氮唑0.5-1、硝酸亚铈5-6、氟化钠1-2、过氧化氢1.5-2、乙烯基三乙氧硅烷20-24、聚乙烯醇1-2、纳米二氧化钛1-2、纳米二氧化锆2-3、水性聚氨酯5-6、硅酸铝镁0.5-0.6、硅丙乳液4-5、铝酸钠0.6-0.7、海泡石粉0.3-0.5、氮化硅0.5-0.6、N-月桂酰肌氨酸钠0.4-0.7、去离子水100-13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铝合金表面处理剂,不仅可以除去铝表面氧化物,油脂等,而且能够在铝合金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延缓其腐蚀、固色、光亮等方面的作用,工艺制备简单,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腐及固色作用的铝合金表面处理剂
技术介绍
铝是使用量大、应用范围最广的有色金属之一。它具有质轻、机械性能高、导热导电性能好、在大气中耐蚀等特点,广泛用于石油、航空以及轻工等领域。由于铝的性质比较活泼,在成型过程中外加高温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同时铝合金型材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会沾染很多油污、灰尘等污染物,然而氧化膜和油污的存在会阻碍融化金属之间良好的结合,形成夹杂,同时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破坏金属的连续性和均匀性,从而在焊接处产生气孔,影响换热设备的气密性,传统的碱性清洗在去除表面氧化铝膜的同时,在样品表面形成“挂灰”,最后需要在酸液中“出光”处理,工业过程复杂且成本高,不适用现代工业化生产。硅烷偶联剂既含有能水解的硅氧烷又含有能与其他材料结合的有机官能团,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最初被用作粘结剂、密封剂和表面处理剂。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有人把它用在金属表面防护方面,发现硅烷偶联剂有较好的金属防护作用,但是硅烷超疏水膜均匀致密,可以有效的阻止腐蚀介质的入侵,但是此类膜层耐久性较差,一旦遭到破坏整个膜层会迅速失效,稀土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防腐及固色作用的铝合金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苯并三氮唑0.5‑1、硝酸亚铈5‑6、氟化钠1‑2、过氧化氢1.5‑2、乙烯基三乙氧硅烷20‑24、聚乙烯醇1‑2、纳米二氧化钛1‑2、纳米二氧化锆2‑3、水性聚氨酯5‑6、硅酸铝镁0.5‑0.6、硅丙乳液4‑5、铝酸钠0.6‑0.7、海泡石粉0.3‑0.5、氮化硅0.5‑0.6、N‑月桂酰肌氨酸钠0.4‑0.7、去离子水100‑1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沛
申请(专利权)人:当涂县维思共创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