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帽胚品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7292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螺帽胚品的输送装置,包含一用以输送螺帽胚品的第一输送机构,及一设置在输送机构旁边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一可在一第一与一第二位置间位移的滑移座,及一可连动位移地组装于滑移座上的第一夹具。当滑移座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夹具可夹持一位在第一输送机构的一加工端的螺帽胚品,当滑移座位在该第二位置时,第一夹具是将螺帽胚品夹至工作台上,而当滑移座自第二位置移往第一位置期间,第一夹具是释放所夹持的螺帽胚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螺帽胚品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一般为提高螺帽胚品20的加工速率,大多会在一用以输送螺帽胚品20的输送机构21的终端设置一水平分度承盘22,及一设置于该分度承盘22周围且局部围绕于该分度承盘22外周面的限位板23。该分度承盘22是呈圆盘状并可沿其中心轴线枢转,且该分度承盘22顶面近外周缘处对称设置有多数可分别用以承接一螺帽胚品20的承接槽221。当要对螺帽胚品20进行加工时,可借由该分度承盘22的枢转,使承接槽221依序承接来自该输送机构21的螺帽胚品20,并借由该限位板23使螺帽胚品20限位在所对应的承接槽221中,再依序将螺帽胚品20输送至一加工位置,而直接在该分度承盘22上进行加工处理,例如钻孔或冲压等,然后再将已加工的螺帽胚品20输送至一收集区(图未示)上方,并使已加工完成的螺帽胚品20脱离所对应的承接槽221,而落入该收集区。然而,此种分度承盘22的设置具有许多的缺点(1)为能准确地在各螺帽胚品20上加工,承接槽221的外形大小必须与待加工的螺帽胚品20紧密配合,以避免螺帽胚品20在该承接槽221中偏移,因此常会造成螺帽胚品20不易自所对应的承接槽221脱落,造成加工上的不便。(2)为提高加工位置的准确性,该分度承盘22的承接槽221的位置必须很精准,因此该分度承盘22的制造加工成本高。(3)当欲加工的螺帽胚品20为少量多样时,必须针对各种形状的螺帽胚品20开设具有相配合的承接槽221的分度承盘22,由于该分度承盘22大多是由高硬度的金属材料制成,且具有一定的大小与厚度,因此制具成本会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降低螺帽的加工成本且方便使用的螺帽胚品输送装置。本专利技术螺帽胚品的输送装置,适用于将螺帽胚品输送至一工作台上,并包含一用以输送螺帽胚品的第一输送机构,及一间隔设置在该输送机构旁的夹持机构。该第一输送机构可将多数螺帽胚品依序由其一置入端输送至其一加工端,该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夹持机构包括一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间位移的滑移座,及一可连动位移地组装于该滑移座上的第一夹具。当该滑移座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夹具可夹持一位于该第一输送机构的加工端的螺帽胚品,当该滑移座位在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夹具是将该螺帽胚品夹至该工作台上,而当该滑移座自该第二位置移往该第一位置期间,该第一夹具是释放该螺帽胚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螺帽胚品的输送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般输送螺帽胚品所用的一输送机构与一分度承盘的组合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螺帽胚品的输送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并说明一滑移座位在一第一位置时的情形;图3是类似图2的视图,并说明该滑移座位在一第二位置时的情形;图4是类似图2的视图,并说明该滑移座自该第二位置移往该第一位置期间,一第一夹具释放一螺帽胚品的作动方式;图5是类似图4的视图,并说明该滑移座自该第一位置移往该二位置期间,一第二夹具释放一螺帽胚品的作动方式。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螺帽胚品的输送装置的实施例,适用于将螺帽胚品30输送至一水平工作台3上进行加工处理,该工作台3顶面设置有一可对螺帽胚品30加工的加工区31,及分别设置于该加工区31前、后侧的一第一收集孔32与一第二收集孔33。该输送装置包含左右延伸且分别位于该工作台3前、后侧的一第一输送机构41与一第二输送机构42,及一间隔设置于该二输送机构41、42左侧的夹持机构5。该二输送机构41、42皆具有一置入端411、421,及一加工端412、422,且该二输送机构41、42分别可间歇地将多数待加工的螺帽胚品30由其置入端411、421依序输送至其加工端412、422。在本实施例中,输送机构41、42是采用一般的履带式输送方式,但是实施时不以此为限。由于输送机构41、42的输送方式为熟悉该项技术者所经常采用的技术,因此不再加以详述。该夹持机构5是设置于输送机构41、42的加工端412、422左侧,并包括一可相对输送机构41、42沿前后延伸方向于一第一位置与一对二位置间位移的滑移座6,及前、后间隔地组装于该滑移座6顶面的一第一夹具7与一第二夹具8。该第一夹具7具有二枢设于该滑移座6顶面的驱动臂71,及二分别组装在该二驱动臂71上且可被该二驱动臂71驱动而张合的夹持臂72。该二驱动臂71是呈上、下交叉迭置状,且每一驱动臂71具有一可水平枢转地枢接于滑移座6顶面的枢设端711,及一与该枢设端711相反且靠近该工作平台3的自由端712。每一夹持臂72具有一可拆离地组装在所对应驱动臂71的自由端712上的组接端721,及一与该组接端721相反且靠近该工作平台3的夹持端722,而该二夹持臂72的夹持端722的相向面都凹陷有一直立延伸的夹槽723。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六角形的螺帽胚品30为例做说明,该二夹槽723的外形是对应该六角形螺帽胚品30的形状而设计,但是实施时不以此为限。由于该第二夹具8的组成构件完全与该第一夹具7相同,为方便说明,关于该第二夹具8的各组成构件的组接关系不再详述。该第二夹具8同样具有二驱动臂81,及二夹持臂82,每一驱动臂81具有一枢设端811,及一自由端812,而每一夹持臂82具有一组接端821,及一夹持端822,且该夹持臂82的夹持端822侧面凹陷有一夹槽823。当该滑移座6位在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夹具7的夹持臂72是位在该第一输送机构41的加工端412上方且呈张开状,此时,该第一输送机构41会将一螺帽胚品30输送至其加工端412,紧接着,驱动臂71的自由端712会相向枢摆而连动夹持臂72的夹持端722相向夹合,而将位在该加工端412的螺帽胚品30夹置于该二夹槽723间,于此同时,该第二夹具8的夹持臂82是位于该工作台3的加工区31上方。如图3所示,当该滑移座6位在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夹具7是将所夹持的螺帽胚品30移至该加工区31顶面,以便进行加工,例如钻孔或冲压等,此时,该第二夹具8的夹持臂82是位在该第二输送机构42的加工端422上方并呈张开状,且该第二输送机构42会将一螺帽胚品30输送至其加工端422,而该第二夹具8的驱动臂81的自由端812便会相向枢摆而驱动夹持臂82的夹持端822夹合,而将位在该加工端422的螺帽胚品30夹置于该二夹槽823间。如图4所示,当该滑移座6由后往前自该第二位置移往该第一位置期间,当该第一夹具7移抵所对应第一收集孔32上方时,其两驱动臂71的自由端712会相背枢摆而驱动夹持臂72的夹持端722张开,而释放所夹持的已加工螺帽胚品30,使该螺帽胚品30落入该第一收集孔32中。在这期间,该第二夹具8会将所夹持的螺帽胚品30自该第二输送机构42移往该工作台3的加工区31。依循上述的作动模式,当该滑移座6如图5所示,由前往后自该第一位置移往该第二位置期间,当该第二夹具8移抵所对应第二收集孔33上方时,其两夹持臂82会释放所夹持的已加工螺帽胚品30,使该螺帽胚品30落入该第二收集孔33内,而该第一夹具7是将所夹持的螺帽胚品30自该第一输送机构41移往该加工区31。实施时,输送机构41、42可分别输送不同大小或形状的待加工螺帽胚品30,并借由对应设置具有所需外形的夹槽723、823的夹持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帽胚品的输送装置,适用于将螺帽胚品输送至一工作台上,并包含一具有一置入端与一加工端的第一输送机构,及一与该输送机构间隔设置的夹持机构,该第一输送机构是用以将多数螺帽胚品由其置入端依序输送至其加工端,该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夹持机构包括一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间位移的滑移座,及一可连动位移地组装于该滑移座上的第一夹具,当该滑移座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夹具可夹持一位于该第一输送机构的加工端的螺帽胚品,当该滑移座位在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夹具是将该螺帽胚品夹至该工作台上,且当该滑移座自该第二位置移往该第一位置期间,该第一夹具是释放该螺帽胚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圣尧
申请(专利权)人:恒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