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711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送链,包括若干链接单元,该若干链接单元依次链接而成。每一链接单元包括一链节及一连接板,所述输送链的各相邻链节通过所述连接板顺序连接而成。所述链接单元还包括一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装设于所述输送链的连接板上,用于承载待输送的物品。所述输送链将待输送的物品装设于输送链上方,从而大大节省了所述输送链两侧的占地空间。同时,也有效避免了传统对称式及偏心式输送链的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重心偏移问题,提高了整个输送链运行平稳性和耐磨损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流水线上悬挂并输送工件的输送链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工业生产中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企 业、工厂的生产、组装等各车间里,越来越多的生产、组装工作开始逐步走向自动化,其中 工业生产流水线的出现便是工业自动化进程中的重要体现,其成为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工业生产流水线中,输送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传动部件,现有的输送链,其悬挂、承 载工件的装置均对称的设置于输送链上沿流水线输送方向的两侧(以下简称为对称式输送链 )或一侧(以下简称为偏心式输送链)。所述对称式输送链和偏心式输送链在企业、工厂的生产、组装等过程中的流水线上运行 时,所述待输送的工件对称地悬挂、承载于所述输送链上的沿流水线输送方向的两侧或单独 一侧,使得所述流水线的输送链的两侧或一侧需要预先留出悬挂、承载工件的空间来,从而 大大增加了整条流水线的占地空间,大大占用了生产、组装等工作车间的占地空间。另外, 当在所述输送链上沿流水线输送方向的两侧或一侧装夹、悬挂或装载待输送至各个工站的工 件时,使得整个输送链在其装夹、悬挂或装载工件的两侧或一侧承受较大的偏向输送链两侧 或一侧的下拉力,使得整个输送链运行过程中重心偏移,使得需要提供较大的驱动力方可以 带动整个输送链,并造成整个输送链运行不平稳,整个输送链容易受到磨损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的、可有效减少工作车间中整条流水线的占地空间和提 高运行平稳性及使用寿命的输送链。一种输送链,包括若干链接单元,该若干链接单元依次链接而成,每一链接单元包括一 链节及一连接板,所述输送链的各相邻链节通过所述连接板顺序连接而成;所述链接单元还 包括一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装设于所述输送链的连接板上,用于承载待输送的物品。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新的输送链结构,所述输送链由若干链接单元依次链 接而成,通过提供一传动装置用以链接和支撑所述各链接单元,通过将所述承载装置设置于 输送链的上方,大大节省了所述输送链两侧的占地空间,有效利用了该输送链上方的空间。 同时,也有效避免了传统对称式及偏心式输送链的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重心偏移问题,提高了整个输送链运行平稳性和耐磨损性。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输送链的链接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输送链的链接单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各链接单元的互相链接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输送链包括若干链接单元,该若干链接单元依一定路径布设环绕依次链接而 成,其可通过一驱动装置驱动实现将各产品工件输送至各预设的工站上。所述输送链运用于 工厂的各流水线工作车间内。请参阅图l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输送链的一链接单元10的立体示意图。所述链接 单元10包括一链节11、 一连接板12、 一传动装置13、 一承载装置18及一连接销19。请一并参阅图2所示,所述链节ll为一普通的链条链节,其包括二链片112和二滚筒113 。所述二链片112的两端均贯通开设有连接孔115,所述二滚筒113分别可旋转地装设于所述 二链片l 12两端的连接孔115内并被夹设于所述二链片l 12之间,所述输送链的各相邻链节通 过所述连接板顺序连接而成。所述连接板12的横截面为一倒"U"型,其包括一主体板123及二由所述主体板123两侧 缘朝外垂直延伸的第一侧板121及第二侧板122。所述第一侧板121与第二侧板122的两相对的 两端均相应地贯通开设有一安装孔126,该安装孔126的孔径尺寸与所述链节11的连接孔115 的孔径尺寸相当。所述主体板123上大致中央位置处贯通开设有一装配孔128。所述传动装置13装设于所述连接板12—端的第一侧板121与第二侧板122的安装孔126上 ,用于链接所述链节11与连接板12并用于支撑及导向所述输送链。该传动装置13包括一链接 轴14、 二衬套15、 二轴承16及二垫片17。所述链接轴14大致呈圆柱体销钉状,其包括一主轴体142、 一抵持端143及一卡持部145 。所述主轴体142的轴径尺寸与所述连接板12上的安装孔126的孔径尺寸相当,使得所述主轴 体142可穿过所述连接板12上的安装孔126并从另一端伸出。所述抵持端143轴向凸设于所述 主轴体142的一端,形成一外圆周直径尺寸大于主轴体142轴径尺寸的凸缘。所述卡持部145 为一通孔,其上径向贯通开设于所述主轴体142上与所述抵持端143相对的另一端上。所述衬套l5大致呈中空的圆柱状,其内径尺寸与所述链节11的连接孔l 15的孔径尺寸相 当,该衬套15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链接轴14的主轴体142上。所述轴承16可为一滚动球轴承,其内径尺寸与所述链接轴14的主轴体142的外径尺寸相 当,该轴承16套设于所述链接轴14的主轴体142上。所述垫片17的内径尺寸与所述链接轴14的主轴体142的外径尺寸相当,该垫片17套设于 所述链接轴14的主轴体142上。所述承载装置18装设于所述连接板12的主体板123上,用于承载、悬挂所述待输送至各 个流水线上各工站的工件。所述承载装置18包括一承载轴182及一轴承188。所述承载轴182大致呈圆柱状,其包括一轴体183、 一装配端185、 一抵持部186、 一安装 端187及一安装部189。所述装配端185设于所述轴体183的一端,其外径尺寸与所述主体板 123上的装配孔128的孔径尺寸相当并固接于该装配孔128内。所述抵持部186设置于所述承载 轴182的轴体183上靠近装配端185位置处,该抵持部186沿所述承载轴182的轴体183外周缘凸 设而成。所述安装端187设置于所述承载轴182的轴体183上与所述装配端185相对的另一端, 用于安装承载、悬挂待输送至各工站的工件的治具、容置器皿等。所述安装部189大致呈凸 缘状,其凸设于所述承载轴182的轴体183外周缘并与抵持部186相接,该安装部189的外径尺 寸小于所述抵持部186的外径尺寸并与所述轴承188的内径尺寸相当,使得所述轴承188可装 设于所述承载轴182的安装部189上并抵持于所述抵持部186上。所述轴承188可为一滚动球轴承,其内径尺寸与所述承载轴182的轴体183上的安装部 189的外径尺寸相当,该轴承188套设于所述承载轴182的轴体183的安装部189上。所述连接销19大致呈圆柱状,其轴径尺寸与所述连接板12上的安装孔126的孔径尺寸相 当,所述连接销19可穿过所述连接板12上的安装孔126并从另一端伸出。组装本专利技术所述输送链的链接单元10时,首先,将所述垫片17、轴承16及衬套15依次从 所述链接轴14的主轴体142的卡持部145端套设于该链接轴14的主轴体142上;然后,将链节 11装设于连接板12的第一侧板121与第二侧板122之间并使该链节11一端的连接孔115与所述 第一侧板121与第二侧板122同一端的安装孔126相对应,将上述链接轴14的主轴体142的卡持 部145端穿过所述连接板12的第一侧板121与第二侧板122同一端的安装孔126与链节11的连接 孔115并从另一侧伸出;接下来,将衬套15、轴承16及垫片17依次套设于链接轴14的主轴体 142的卡持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链,包括若干链接单元,该若干链接单元依次链接而成,每一链接单元包括一链节及一连接板,所述输送链的各相邻链节通过所述连接板顺序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接单元还包括一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装设于所述输送链的连接板上,用于承载待输送的物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华周科冯均振张盛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