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管节承载能力试验装置,涉及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节承载能力试验的装置,该试验装置的结构主要是由综合管廊管节、试验架、垂直承压板、垂直千斤顶、垂直滑槽、水平承压板、水平千斤顶和水平滑槽等构成,它能同时进行综合管廊管节的垂直荷载试验和水平荷载试验,而且水平试验荷载能合理、准确地模拟水平土压力,符合综合管廊管节的实际受力情况,提高综合管廊管节承载能力试验检测的准确性,确保综合管廊管节的合理正确使用和结构安全,再结合相应的使用方法能更好的完成试验装置的组装和使用,故具有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方法合理、数据可靠等优点,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节承载能力试验领域,尤其是指城市地 下综合管廊管节承载能力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城市地下有给水、热力、燃气、电力、电信、雨水、污水等七大类管线近30种分 属不同部门管理,国家层面没有一个准确的管线综合图或数据库,导致单位施工各自为政, 难免出现管线"打架"、道路反复开挖等问题。最近,国家开始重视和全面开建城市地下综合 管廊建设,即将所有管线集中在地下综合管廊体里,日常巡检维护等都通过出入井在地下 完成,从而有效解决"马路拉链"问题,并能抵御管道侵蚀和抗震减灾,管线运行也更加安全 稳定。因此,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将改变过去城市建设"重地上,轻地下"的局面,标志着中国 城市建设发展方式的转变,开启了中国的"地下管线革命",并将对城市发展、经济增长、百 姓生活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目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比较先进的建设方式是,预制标准的综合管廊管节、装配 式安装和管线引出口、通风口、投料口等非标准结构现浇施工。综合管廊管节属重要地下工 程,结构受力复杂,故在埋置地下前都需做承载力试验,以确保工程质量。现有的综合管廊 管节荷载试验方法可概括为两类:一是单纯地做垂直承载力试验;二是在实验室做垂直和 水平承载力试验,但水平承载力试验没有合理地模拟综合管廊管节的实际受力情况。上述 两类试验方法的缺陷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综合管廊管节承载能力试验检测的准确性,进 而导致综合管廊管节的合理使用和结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方 法合理、数据可靠的综合管廊管节承载能力试验装置。 本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种综合管廊管节承载能力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架和放置在试验架内的综合管廊 管节,所述的综合管廊管节顶部设有垂直承压板,在垂直承压板与试验架内顶面之间安装 多个垂直千斤顶,该多个垂直千斤顶共同推动垂直承压板作垂直移动,并带动垂直承压板 施加垂直试验荷载于综合管廊管节的顶面或脱离综合管廊管节的顶面而卸载退出试验;所 述的综合管廊管节两侧分别设有水平承压板,在每块水平承压板与试验架内侧面之间均安 装多个水平千斤顶,该多个水平千斤顶共同推动水平承压板作水平移动,并带动水平承压 板施加水平试验荷载于综合管廊管节的侧面或脱离综合管廊管节的侧面而卸载退出试验; 所述的垂直承压板与综合管廊管节的顶面之间、水平承压板与综合管廊管节的侧面之间、 综合管廊管节的底面与试验架的内底面之间均设有土工布。 所述的综合管廊管节承载能力试验装置具有两个垂直试验荷载#值和个水平 试验荷载右~名值; 所述的两个垂直试验荷载J值、及两个垂直试验荷载#值之间的距离氣和距离 %由设计确定,崤为左侧垂直试验荷载JH直至综合管廊管节隔板中心线的距离,为右侧 垂直试验荷载直至综合管廊管节隔板中心线的距离; 所述的Jp个水平试验荷载@~濫值,其中为正整数,所述的P个水平试验荷载 由综合管廊管节埋置深度处土压力等效的方法确定,当综合管廊管节埋置处水平土压力沿 深度的分布值曲线为:将综合管廊管节顶面至底面的总高度 等分为段,每段的高度从综合管廊管节顶面开始计算,则各段水平土压力合力值C等效 作为试验荷载焉~尤值,立为1~_中的任一个正整数值,相应地_浪的水平土压力合力 作用点高度为为1~_中对应爾~處值的一个正整数值,水平试验荷载焉~4值还 需符合如下计算公式: 式中, M--综合管廊管节埋置在先即&深度内的第《段水平土压 力的合力值(>,f为1~中的任一个正整数值; h一一综合管廊管节第?段水平土压力合力值的作用点至综合管廊管节顶面之间 的距离(縛),1为1~?I中对应薦的一个正整数值; K一一地表或路面顶面至综合管廊管节顶面之间的距离(_); h--综合管廊管节顶面至底面的总高度(》*); ^一一地表或路面顶面至管廊管节埋置处沿深度变化的距离(_:),取值范围为% ~%.雜之间; ?一一综合管廊管节顶面至底面总高度等分的段数; r一一综合管廊管节埋置处土的容重B*3); k一一综合管廊管节埋置处土侧压力系数(无量纲),歲值除了与土体特性及密度 有关外,还与土体应力历史有关,并根据实际土体情况确定;一一综合管廊管节埋置处水平土压力沿深度的分布值曲线,与综 合管廊管节埋置处的受力状态有关; 将以上计算得到@值,I为1~_中的任一个正整数值,作为综合管廊管节每 段的水平试验荷载另~屬值,模拟综合管廊管节埋置处水平土压力沿深度的分布曲线一般综合管廊管节每段高度50~IOOcm能较好模拟综合管廊管节的实际受力情 况;同时分别要求垂直承压板和水平承压板的受压刚度小于综合管廊管节的垂直受压刚度 和水平受压刚度,以使垂直承压板和水平承压板受压时能足够变形而紧贴综合管廊管节的 外壁,特别是水平承压板的水平受压刚度比综合管廊管节的水平刚度小的情况下,能够较 好地模拟水平土压力沿深度的分布曲线 所述的综合管廊管节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预制标准管节,其断面为矩形或圆形或 圆拱形,内部设有单舱或双舱或多舱,该综合管廊管节由钢筋混凝土浇筑一体的顶板、两侧 腹板、底板和内部用于分隔舱室的隔板组成。 所述的综合管廊管节受力时具有应力和应变的特征点,在特征点处需粘贴应变 片,并由计算机系统自动记录应变片数据,以计算出相应的应力;还需安装裂缝宽度检测仪 来检测综合管廊管节的特征点处的裂缝宽度,并由计算机系统自动记录裂缝宽度数据。 所述的综合管廊管节的特征点是指综合管廊管节在荷载作用下能反映综合管廊 管节结构受力状况的点,综合管廊管节结构在设计阶段通过有限元软件计算得到,并确定 承载能力试验阶段必须检测的规定部位,其包括: A一一综合管廊管节隔板顶部的顶板顶面处; B、C一一综合管廊管节隔板两侧顶板底面处; D、G--综合管廊管节一半高度的腹板内侧面; E、F-一综合管廊管节一半高度的隔板两侧; H、I一一综合管廊管节隔板两侧底板顶面处。 所述的综合管廊管节承载能力试验检测得出各个特征点处的应力和记录的裂缝 宽度数据与设计荷载作用下的计算应力和裂缝宽度数据相比较,可得如下公式: 式中, ~--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应力OiMr); -设计荷载作用下的计算应力; % 一一试验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宽度; %一一设计荷载作用下的计算裂缝宽度(_); 一一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应力与设计荷载作用下的计算应力的比值; nc一一试验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宽度与设计荷载作用下的计算裂缝宽度的比值; 義?:和:轉黨?说明综合管廊管节承载能力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满足设计 要求,质量合格,可以交付使用;反之和:.:蒼:1说明综合管廊管节承载能力比设计要 求的承载力小,不满足设计要求,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 所述的垂直承压板底面设为与综合管廊管节顶面作吻合紧贴的弧面,垂直承压板 顶面设为供多个垂直千斤顶安装的平面;所述的水平承压板内侧面设为与综合管廊管节外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综合管廊管节承载能力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架(2)和放置在试验架内的综合管廊管节(1),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综合管廊管节(1)顶部设有垂直承压板(3),在垂直承压板与试验架(2)内顶面之间安装多个垂直千斤顶(5),该多个垂直千斤顶共同推动垂直承压板(3)作垂直移动,并带动垂直承压板(3)施加垂直试验荷载于综合管廊管节(1)的顶面或脱离综合管廊管节(1)的顶面而卸载退出试验;b、所述的综合管廊管节(1)两侧分别设有水平承压板(6),在每块水平承压板与试验架(2)内侧面之间均安装多个水平千斤顶(8),该多个水平千斤顶共同推动水平承压板(6)作水平移动,并带动水平承压板(6)施加水平试验荷载于综合管廊管节(1)的侧面或脱离综合管廊管节(1)的侧面而卸载退出试验;c、所述的垂直承压板(3)与综合管廊管节(1)的顶面之间、水平承压板(6)与综合管廊管节(1)的侧面之间、综合管廊管节(1)的底面与试验架(2)的内底面之间均设有土工布(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彦兵,郭志奇,姚军,安通,陈继展,王立亮,周一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