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防针刺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66630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3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防针刺伤装置,包括夹体、挡板和2个手柄,所述的夹体由夹板Ⅰ和夹板Ⅱ组成,所述的夹板Ⅰ和夹板Ⅱ通过弹性部件连接,所述的夹板Ⅰ和夹板Ⅱ之间形成实心的夹腔,所述的挡板位于夹体一侧,且挡板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夹板Ⅰ或夹板Ⅱ的一端面上,所述的两个手柄分别设置于夹板Ⅰ和夹板Ⅱ上。所述的夹体为弹性夹体,所述的夹板Ⅰ和夹板Ⅱ通过中间连扳连接,所述的夹板Ⅰ、中间连扳和夹板Ⅱ依次连接成一整体,所述的夹板Ⅰ、中间连扳和夹板Ⅱ之间形成实心的夹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针尖包裹在夹体中,防止因针尖突出夹子外引起刺伤事件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具,特别是一种一次性防针刺伤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刺伤事件经常发生,直接危害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在打针或拔针过程中,目前公开的一些防针刺伤的方法和装置,大多数都是针对打针过程中的防刺伤,极少有涉及到拔针过程中的防针刺伤,而在拔针过程中更容易受到针刺伤的威胁。在实际工作中,护士拔出针头之后,往往会把针头针尖部分插入棉签、茂菲氏滴管、输液瓶盖子胶塞内,然后将输液瓶、输液管及针头带回治疗室再按规定处理。我院院感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在该环节出现的针刺伤事件占比例大。现在已公开的一些用于防针刺伤的装置,基本都是帽状结构,使用时需要将针尖穿插到帽状结构中,使用过程中的重复穿刺动作,不小心反而容易刺伤自己。目前市场上没有价格低廉,护士能随身携带、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有效防止针刺伤的用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拔针后能防止针头刺伤的一次性防针刺伤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防针刺伤装置,包括夹体、挡板和2个手柄,所述的夹体由夹板I和夹板II组成,所述的夹板I和夹板II通过弹性部件连接,且所述夹板I上的夹面和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防针刺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体(1)、挡板(2)和2个手柄(3),所述的夹体(1)由夹板Ⅰ(11)和夹板Ⅱ(12)组成,所述的夹板Ⅰ(11)和夹板Ⅱ(12)通过弹性部件连接,且所述夹板Ⅰ(11)上的夹面和夹板Ⅱ(12)上的夹面相互接触并形成密闭的夹腔,所述的挡板(2)位于夹腔一侧,且该挡板(2)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夹板Ⅰ(11)或夹板Ⅱ(12)的一端面上,所述的2个手柄(3)分别设置于夹板Ⅰ(11)和夹板Ⅱ(1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明朱艳
申请(专利权)人:柳城县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