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明专利>正文

一种节能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66176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3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建筑,其包括建筑框架、建筑墙体、楼梯系统、外环廊台、天井和设备安装通道,还包括设置在建筑顶部的太阳能集热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建筑的顶部设置太阳能集热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能够有效的利用太阳能进行能量转化,为整个建筑内部提供取暖所需的热能,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能够将降雨收集并且过滤后由滤液收集管道导出,所述滤液收集管道和供水系统连接,能够为用户提供除了食用以外的用水供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
,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建筑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中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虽然节省了土地面积,提高土地的使用率,但是由于高层建筑需要电梯和更多的照明设施,同时需要设备对自来水进行二次加压,因此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人们生活水平和需求也日益增多,但是可利用的资源却越来越少,因此,科学界在不断地开发新的能源,并且同时在各个方面实施节能减排,减低生产和生活的能耗。如专利申请号为201310043848.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所提供的节能建筑,即是通过对建筑整体结构和设施的调整,以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的利用太阳能取暖、并且能够收集雨水以供给用户使用的节能建筑。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种节能建筑,其包括建筑框架、建筑墙体、楼梯系统、外环廊台、天井和设备安装通道,其关键技术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建筑顶部的太阳能集热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包括双曲面光能集热器、和进行热量传递的真空导热油管,所述真空导热油管与热量转换器相连通,所述热量转换器与建筑内的供热盘管连接;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侧壁和防水底层所构成的集水池,所述集水池内由下至上一次设置有砾石层、石英砂层和无烟煤层,所述集水池外设置有与之连通的滤液收集管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曲面光能集热器上设置有二维追日系统。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真空导热油管连接的污水源热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水底层的顶面向所述滤液收集管道一侧倾斜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建筑的顶部设置太阳能集热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能够有效的利用太阳能进行能量转化,为整个建筑内部提供取暖所需的热能,现在居民楼中多为地暖,所述的供热盘管为地暖中的盘管或者暖气供热组件,通过太阳能供热,能够大大降低冬季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耗,在夏季所述的太阳能集热系统也能够为用户提供热水,减少电能的消耗。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能够将降雨收集并且过滤后由滤液收集管道导出,所述滤液收集管道和供水系统连接,能够为用户提供除了食用以外的用水供给,如马桶、洗衣机等,大大节省了自来水的用量,节省水资源和净化水的能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太阳能集热系统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雨水过滤收集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建筑墙体、2外环廊台、3建筑框架、4楼梯系统、5天井、6支撑架、7太阳能集热系统、7-1双曲面光能集热器、7-2 二维追日系统、7-3真空导热油管、7-4热量转换器、8雨水收集系统、8-1侧壁、8-2无烟煤层、8-3石英砂层、8-4砾石层、8_5防水底层、8_6滤液收集管道、9设备安装通道、10供热盘管、11污水源热栗、12隔断底板、13隔断墙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和具体实施例对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节能建筑,其包括建筑框架3、建筑墙体1、楼梯系统4、外环廊台2、天井5和设备安装通道9,天井5设置在建筑框架3的中央位置,所述楼梯系统4包括上楼通道和下楼通道,所述上楼通道设置在天井5 —侧,所述下楼通道设置在天井5的一侧或另一侧,设备安装通道9沿建筑框架3立柱纵向设置;建筑墙体1包括建筑外墙、建筑内墙和建筑楼板,建筑外墙设置在外侧,所述建筑内墙包括若干隔断墙板13,隔断墙板13设置在建筑框架3内部纵向结构上,所述建筑楼板包括若干隔断底板12,隔断底板12设置在建筑框架3内部横向结构上,隔断墙板13与隔断底板12拼接构成若干功能空间和活动空间;功能模块包括餐厨单元和卫生单元,所述餐厨单元和卫生单元设置在所述功能空间内。如图1,本节能建筑还包括设置在建筑顶部的太阳能集热系统7和雨水收集系统8,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7通过支撑架6固定。如图3所示,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7包括双曲面光能集热器7-1、和进行热量传递的真空导热油管7-3,所述真空导热油管7-3与热量转换器7-4相连通,所述热量转换器7-4与建筑内的供热盘管10连接,所示供热盘管10为建筑内部的地暖盘管或者暖气组件;所述双曲面光能集热器7-1上设置有二维追日系统7-2,能够更好、更高效的利用太阳能;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7还包括与所述真空导热油管7-3连接的污水源热栗11,通过污水源热栗11提供热能,可以避免在阴雨天等光照较弱的情况下,造成供热的间断或不足。如图4所示,所述雨水收集系统8包括侧壁8-1和防水底层8-5所构成的集水池,所述集水池内由下至上一次设置有砾石层8-4、石英砂层8-3和无烟煤层8-2,所述集水池外设置有与之连通的滤液收集管道8-6。所述防水底层8-5的顶面向所述滤液收集管道8-6一侧倾斜设置,能够使经过过滤的雨水顺利汇聚到滤液收集管道8-6。雨水经过三层过滤,能够得到初步的净化,其用于卫生间的马桶冲水或洗衣机中使用。所述的滤液收集管道8-6可以和一个独立的集水装置连接,用于集水。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主权项】1.一种节能建筑,其包括建筑框架(3)、建筑墙体(1)、楼梯系统(4)、外环廊台(2)、天井(5)和设备安装通道(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建筑顶部的太阳能集热系统(7)和雨水收集系统(8); 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7)包括双曲面光能集热器(7-1)、和进行热量传递的真空导热油管(7-3),所述真空导热油管(7-3)与热量转换器(7-4)相连通,所述热量转换器(7-4)与建筑内的供热盘管(10)连接; 所述雨水收集系统(8 )包括侧壁(8-1)和防水底层(8-5 )所构成的集水池,所述集水池内由下至上一次设置有砾石层(8-4)、石英砂层(8-3)和无烟煤层(8-2),所述集水池外设置有与之连通的滤液收集管道(8-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曲面光能集热器(7-1)上设置有二维追日系统(7-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7)还包括与所述真空导热油管(7-3)连接的污水源热栗(1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底层(8-5)的顶面向所述滤液收集管道(8-6) —侧倾斜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建筑,其包括建筑框架、建筑墙体、楼梯系统、外环廊台、天井和设备安装通道,还包括设置在建筑顶部的太阳能集热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本技术在建筑的顶部设置太阳能集热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能够有效的利用太阳能进行能量转化,为整个建筑内部提供取暖所需的热能,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能够将降雨收集并且过滤后由滤液收集管道导出,所述滤液收集管道和供水系统连接,能够为用户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建筑,其包括建筑框架(3)、建筑墙体(1)、楼梯系统(4)、外环廊台(2)、天井(5)和设备安装通道(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建筑顶部的太阳能集热系统(7)和雨水收集系统(8);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7)包括双曲面光能集热器(7‑1)、和进行热量传递的真空导热油管(7‑3),所述真空导热油管(7‑3)与热量转换器(7‑4)相连通,所述热量转换器(7‑4)与建筑内的供热盘管(10)连接;所述雨水收集系统(8)包括侧壁(8‑1)和防水底层(8‑5)所构成的集水池,所述集水池内由下至上一次设置有砾石层(8‑4)、石英砂层(8‑3)和无烟煤层(8‑2),所述集水池外设置有与之连通的滤液收集管道(8‑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
申请(专利权)人:高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