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6358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3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线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头,一端连接钳头并与钳头枢接的钳头支架,与钳头支架另一端连接的绝缘长杆,所述钳头包括基板、立在基板上的两钳臂及驱动两钳臂调整位置的驱动件,所述两钳臂之间的间距可调,所述钳头和绝缘长杆之间连接导线,所述导线与设置在绝缘长杆内并在绝缘杆尾部具有延伸端的测试线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试验人员站在地面通过接线钳就能实现套管出线端短接或接地,避免攀爬,单人即可操作,大为提高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性,同时,避免短接线的缠绕,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线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头,一端连接钳头并与钳头枢接的钳头支架,与钳头支架另一端连接的绝缘长杆,所述钳头包括基板、立在基板上的两钳臂及驱动两钳臂调整位置的驱动件,所述两钳臂之间的间距可调,所述钳头和绝缘长杆之间连接导线,所述导线与设置在绝缘长杆内并在绝缘杆尾部具有延伸端的测试线相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试验人员站在地面通过接线钳就能实现套管出线端短接或接地,避免攀爬,单人即可操作,大为提高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性,同时,避免短接线的缠绕,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专利说明】接线钳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线钳。
技术介绍
日常大修和技改工作中主变的常规试验可以有效的发现主变本体和套管的横、纵向缺陷和家族性缺陷,主变的常规试验主要包括: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S、直流泄漏电流、直流电阻、短路阻抗等;其中每一试验项目都需要试验人员用短接线对高、中、低压套管出线端短接或接地,目前主要为试验人员利用梯子登上主变来对出线端短接或接地,对于220KV及以上变压器套管出线端高达6m,甚至有些达到1m左右。目前已发生多起试验人员坠落受伤事故,给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同时,在电气试验时,至少需要两人配合,一人监护完成试验项目,如主变上试验人员未完成接线,底下试验人员误以为接线完成则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此外,对于某些试验项目需要试验人员爬上套管反复拆、装短接线或接地线,较费时费力。而且,电气试验中短接线的缠绕方式很重要,需要反复多次用力缠绕,如果缠绕发生松动则会对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影响试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接线钳,试验人员站在地面通过接线钳就能实现套管出线端短接或接地,避免攀爬,单人即可操作,大为提高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性,同时,避免短接线的缠绕,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接线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头,一端连接钳头并与钳头枢接的钳头支架,与钳头支架另一端连接的绝缘长杆,所述钳头包括基板、立在基板上的两钳臂及驱动两钳臂调整位置的驱动件,所述两钳臂之间的间距可调,所述钳头和绝缘长杆之间连接导线,所述导线与设置在绝缘长杆内并在绝缘杆尾部具有延伸端的测试线相连接。绝缘长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长度,可以是长度可调节的伸缩杆,可以是多节杆根据实际需要连接而成。试验人员站在地面通过接线钳就能实现套管出线端短接或接地,避免攀爬,单人即可操作,大为提高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性,同时,避免短接线的缠绕,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两钳臂根据套管情况进行钳或松的动作,实现套管出线端短接或接地。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基板上设有导槽,所述两钳臂的连接端嵌入所述导槽。 所述驱动件为两组,每组所述的驱动件包括滚轮及驱动所述滚轮滚动的推拉件,所述的两钳臂上分别设置一组所述的驱动件。推拉件可以推动一只钳臂动作,也可以推动两只钳臂同时动作。 每一所述钳臂的背部设置一凸耳,所述滚轮连接在凸耳上。 所述的钳臂呈圆弧形,两所述钳臂形成括号形,所述钳臂的内凹面设有防滑纹。 所述的钳臂包括主部和设置主部后侧的加强部,所述防滑纹设置在主部的内凹面,所述加强部的宽度及高度大于所述的主部。 所述的基板为长条形板状,钳头支架为与基板相匹配的长条形板状,所述基板相对于所述钳头支架180度旋转,所述钳头支架的一侧边设置一挡条,所述挡条设置在所述钳头支架旋转的背侧。挡条的设置避免基板失去抵靠力旋转到另外一侧,基板若旋转到挡条对应另外一侧,此时容易引起两钳臂接线反向,导致试验数据错误,甚至完全不能达到试验效果。 所述的绝缘长杆至少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节连杆和第二节连杆,所述第一节连杆与钳头支架连接,所述第一节连杆的内腔中设置测试线连接件,所述测试线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导线,另一端在所述第一节连杆的尾部形成连接端,所述第二节连杆具有供所述测试线上下贯穿的内腔。 所述的绝缘长杆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节连杆连接的第三节连杆,所述第三节连杆具有供所述测试线上下贯穿的内腔。 所述的第一节连杆、第二节连杆和第三节连杆的长度分别为:0.3-0.7m,0.8-1.2m,0.8-1.2m,所述绝缘长杆的直径为0.15m_0.45m。 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试验人员站在地面通过接线钳就能实现套管出线端短接或接地,避免攀爬,单人即可操作,大为提高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性,同时,避免短接线的缠绕,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接线钳,如图1和2所示,它包括钳头1,一端连接钳头并与钳头枢接钳头支架2,与钳头支架2另一端连接的绝缘长杆3,所述钳头I包括基板11、立在基板上的两钳臂12及驱动两钳臂12调整位置的驱动件,所述两钳臂12之间的间距可调,所述钳头I和绝缘长杆3之间连接导线4,所述导线4与设置在绝缘长杆3内并在绝缘杆尾部具有延伸端的测试线相连接。 所述基板11上设有导槽13,所述两钳臂12的连接端嵌入所述导槽13。 所述驱动件为两组,每组所述的驱动件包括滚轮6及驱动所述滚轮滚动的推拉件,所述的两钳臂12上分别设置一组所述的驱动件。 每一所述钳臂12的背部设置一凸耳14,所述滚轮6连接在凸耳14上。 所述的钳臂12呈圆弧形,两所述钳臂12形成括号形,所述钳臂12的内凹面设有防滑纹。 所述的钳臂12包括主部120和设置主部120后侧的加强部121,所述防滑纹设置在主部120的内凹面,所述加强部121的宽度及高度大于所述的主部120。 所述的基板11为长条形板状,钳头支架2为与基板11相匹配的长条形板状,所述基板11相对于所述钳头支架2180度旋转,所述钳头支架2的一侧边设置一挡条21,所述挡条21设置在所述钳头支架2旋转的背侧。 所述的绝缘长杆3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节连杆31和第二节连杆32,所述第一节连杆31与钳头支架2连接,所述第一节连杆31的内腔中设置测试线连接件,所述测试线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导线4,另一端在所述第一节连杆31的尾部形成连接端,所述第二节连杆具有供所述测试线上下贯穿的内腔。通常来说,所述的绝缘长杆3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节连杆连接的第三节连杆,所述第三节连杆具有供所述测试线上下贯穿的内腔。 所述的第一节连杆31、第二节连杆和第三节连杆的长度分别为:0.3-0.7m (如0.5m),0.8-1.2m (如 Im), 0.8-1.2m (如 lm),所述绝缘长杆 3 的直径为 0.15m_0.45m (如0.25m_0.3m)ο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上述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接线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头(1),一端连接钳头并与钳头枢接的钳头支架(2),与钳头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接线钳

【技术保护点】
接线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头(1),一端连接钳头并与钳头枢接的钳头支架(2),与钳头支架(2)另一端连接的绝缘长杆(3),所述钳头(1)包括基板(11)、立在基板上的两钳臂(12)及驱动两钳臂(12)调整位置的驱动件,所述两钳臂(12)之间的间距可调,所述钳头(1)和绝缘长杆(3)之间连接导线(4),所述导线(4)与设置在绝缘长杆(3)内并在绝缘杆尾部具有延伸端的测试线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瑞文王珍英朱亮吴瑞春陈云彪许蓬莱何冰姜群威徐仁刚王贯华吴建山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