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
,具体涉及。包括解除紫斑牡丹种子上胚轴休眠和下胚轴休眠方法。
技术介绍
牡丹,特别是紫斑牡丹,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也是重要的油用牡丹品种 之一,播种育苗是获得大量油用牡丹苗的重要途径。但是未经处理或仅经温水浸种的紫斑牡丹种子播种于大田后,发芽率很低,不足30%,而且萌发生根期需要半年以上,严重制约了紫斑牡丹的栽培推广。究其原因是牡丹种子具有双重休眠特性,具体表现在胚根(下胚轴)和胚芽(上胚轴)的休眠,解除凤丹种子双重休眠是有效提高紫斑牡丹快速齐苗及大面积栽培推广的关键所在。专利申请号2014101493970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快速培育凤丹实生苗的培育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人工提前打破凤丹种子上胚轴休眠,其技术方案是,取根长超过4cm的沙藏后的种子,用其浓度为200?400mg/L赤霉素溶液,浸泡20?28小时,进行打破上胚轴休眠处理。专利申请号2012105204538专利技术名称为“快速高效打破牡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其技术方案是,选取饱满的牡丹种子,用GA3 (赤霉素)1000mg/L+T20 (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紫斑牡丹种子催芽方法,包括解除紫斑牡丹种子上胚轴休眠和下胚轴休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除紫斑牡丹种子下胚轴休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处理,用浓度为0.1%~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30分钟消毒,并用清水洗净阴干备用;2)将已经消毒的紫斑牡丹种子用浓度为100mg/L至700mg/LGA3浸泡48小时;3)基质层积处理,并置于25℃的恒温下催根、保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