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拖吊两用煤篓。传统的用于装运煤的煤篓是采用竹质材料编织而成,在使用过程中日晒夜露,容易腐烂、散架,其使用寿命短,造成很大浪费,致使成本提高。在拖动作业过程中,由于煤篓底面不平整,与地面滑行阻力增大,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在吊煤作业时,由于材料强度不够,会经常出现断裂等现象,导致安全系数小。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经久耐用、结构合理的拖吊两用煤篓。本技术是通过下列方案来解决的。拖吊两用煤篓包括底座和框边,其结构特点是把框边设在底座正面上,底座分布着滴水孔,底座反面设有凸出平面的平行滑行轨,在框边两相对侧面设有拖吊孔。整个煤篓可采用塑料材料制作,也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底座反面平行滑行轨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拖吊两用煤篓主要由底座1和框边2构成,其特点是框边2设在底座1正面上,底座1分布有滴水孔3,底座1反面设有凸出平面的平行滑行轨4,在框边2两相对侧面设有拖吊孔5。煤篓主体可采用塑料、金属材料制作。从上述可知,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经济耐用,拖吊方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拖吊两用煤篓,包括底座和框边,其特征在于:框边设在底座正面上,底座分布滴水孔,底座反面上设有凸出平面的纵向平行滑行轨,在框边2两相对侧面设有拖吊孔。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