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用于形成自层压式打印标签的带式打印机、带盒和墨带。打印机具有热头和带盒,带盒包括:墨带,包括由不透光墨形成的打印墨层、透明墨层和纵向膜基,打印墨层和透明墨层在膜基的纵向方向上涂布在膜基上;打印带,包括具有第一表面侧和相反的第二表面侧的透明膜部,将不透光墨和透明墨从墨带转印到第一表面侧;在第二表面侧上涂布透明粘合剂层,将不透光墨从墨带转印在透明膜部的第一表面侧的在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侧上,将透明墨从墨带转印在透明膜部的与第一端侧相反的第二端侧上,热头操作以将不透光墨和透明墨均从墨带转印在打印带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稳定地保持带盒中的墨带的馈送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形成自层压式打印标签的带式打印机、当在该带式打印机中形成该自层压式打印标签时利用的带盒以及在该带盒中使用的墨带。
技术介绍
传统上,提出了一种用于形成自层压式打印标签的打印介质。对于这种打印介质,例如,已知是一种带状打印介质(参见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11-0268897)。此外,对于该带状打印介质,例如,已知是一种打印带。该打印带被容纳在带有纵向墨带的带盒中,该带盒用于形成自层压式打印标签。在该打印带中,打印部形成为与透明膜部沿该打印带的纵向方向相邻。在带式打印机中,以上带盒设置在带式打印机中,在打印带上借助于热头执行打印,该热头安装在带式打印机中。此后,切割已执行打印的打印带。因此,形成了自层压式打印标签。绕线缆卷绕该自层压式打印标签。当自层压式打印标签卷绕时,其已打印的打印部粘附在线缆上并且连续地绕线缆卷绕,同时其透明膜部彼此重叠。因此,已打印的打印部由该透明膜部覆盖。也就是说,线缆上的已打印的打印部由该透明膜部层压。然而,当打印带和墨带沿其纵向方向在带盒中被馈送时,墨带趋向于在墨带的宽度方向上振动。原因是由于:该打印带仅在沿该打印带的宽度方向的半侧上具有打印部,并且该热头仅在该半侧上存在的打印部上打印。详细地,当打印时,墨带被夹在打印带和热头之间。进一步地,通过热头的加热来重复打印带与墨带的粘合和剥离。因此,由于该打印带的粘合和剥离,力重复地发生在该墨带上。因此,由于这种力,墨带在该墨带的宽度方向上振动的同时被馈送。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考虑了以上问题作出了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形成自层压式打印标签的带有带盒的打印机、用于形成自层压式打印标签的带盒和墨带,其中能够稳定地保持带盒中的墨带的馈送特性。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带式打印机(1),所述带式打印机(1)具有热头(H)和带盒(C),所述带式打印机(1)用于形成自层压式打印标签:其中所述带盒(C)包括:墨带(206),所述墨带(206)包括打印墨层(206B)、透明墨层(206C)和纵向膜基(206A),所述打印墨层(206B)由不透光墨形成,所述透明墨层(206C)由透明墨形成,所述打印墨层(206B)和所述透明墨层(206C)在所述膜基(206A)的纵向方向(L)上被涂布在所述膜基(206A)上;和打印带(211),所述打印带(211)包括透明膜部(1031),所述透明膜部(1031)具有第一表面侧和第二表面侧,所述第二表面侧与所述第一表面侧相反,将所述打印墨层(206B)的所述不透光墨和所述透明墨层(206C)的所述透明墨从所述墨带(206)转印到所述透明膜部(1031)的所述第一表面侧;其中,在所述打印带(211)中,在所述透明膜部(1031)的所述第二表面侧上涂布透明粘合剂层(1034),将所述打印墨层(206B)的所述不透光墨从所述墨带(206)转印在所述透明膜部(1031)的所述第一表面侧的在宽度方向(W)上的第一端侧上,并且将所述透明墨层(206C)的所述透明墨从所述墨带(206)转印在所述透明膜部(1031)的第二端侧上,所述第二端侧与所述第一端侧相反,并且其中所述热头(H)操作,以将所述打印墨层(206B)的所述不透光墨和所述透明墨层(206C)的所述透明墨均从所述墨带(206)转印在所述打印带(211)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其中所述打印带(211)包括剥离片(1035),所述剥离片(1035)被粘附在所述透明粘合剂层(1034)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其中在所述带盒(C)中,所述墨带(206)的宽度(W3)大于所述打印带(211)的宽度(W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其中所述带式打印机(1)的所述热头(H)将第一能量施加到所述打印墨层(206B),并且将第二能量施加到所述透明墨层(206C),所述第二能量与被施加到所述打印墨层(206B)的所述第一能量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其中通过将所述第一能量施加到所述打印墨层(206B),将所述打印墨层(206B)的所述不透光墨从所述墨带(206)经由打印图案转印到所述打印带(211),其中通过将所述第二能量施加到所述透明墨层(206C),将所述透明墨层(206C)的所述透明墨从所述墨带(206)经由透明图案转印到所述打印带(211),并且其中当将所述墨带(206)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CL)设定为对称轴线时,所述打印图案和所述透明图案具有线性对称关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带盒(C),所述带盒(C)用于形成自层压式打印标签,所述带盒(C)被设定在带式打印机⑴中:其中所述带盒(C)包括:墨带(206),所述墨带(206)包括打印墨层(206B)、透明墨层(206C)和纵向膜基(206A),所述打印墨层(206B)由不透光墨形成,所述透明墨层(206C)由透明墨形成,所述打印墨层(206B)和所述透明墨层(206C)在所述膜基(206A)的纵向方向(L)上被涂布在所述膜基(206A)上;和打印带(211),所述打印带(211)包括透明膜部(1031),所述透明膜部(1031)具有第一表面侧和第二表面侧,所述第二表面侧与所述第一表面侧相反,将所述打印墨层(206B)的所述不透光墨和所述透明墨层(206C)的所述透明墨从所述墨带(206)转印到所述透明膜部(1031)的所述第一表面侧;其中,在所述打印带(211)中,在所述透明膜部(1031)的所述第二表面侧上涂布透明粘合剂层(1034),将所述打印墨层(206B)的所述不透光墨从所述墨带(206)转印在所述透明膜部(1031)的所述第一表面侧的在宽度方向(W)上的第一端侧上,并且将所述透明墨层(206C)的所述透明墨从所述墨带(206)转印在所述透明膜部(1031)的第二端侧上,所述第二端侧与所述第一端侧相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所述带盒(C)包括:第一盒壳体(202);第二盒壳体(203);剥离片(1035),所述剥离片(1035)被粘附在所述透明粘合剂层(1034)上;带卷轴(212),绕所述带卷轴(212)卷绕所述打印带(211);和墨带供给卷轴(215),绕所述墨带供给卷轴(215)卷绕所述墨带(206);其中所述带卷轴(212)和所述墨带供给卷轴(215)被设置在所述第二盒壳体(203)上,并且其中所述打印墨层(206B)的在宽度方向(W)上的第一端侧被布置在与所述第一盒壳体(202)相对的位置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其中在所述打印墨层(206B)和所述透明墨层(206C)向内的情况下,绕所述墨带供给卷轴(215)卷绕所述墨带(2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其中在所述剥离片(1035)向内的情况下,绕所述带卷轴(212)卷绕所述打印带(2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其中所述打印带(211)包括着色层(1032),所述着色层(1032)被涂布在所述透明膜部(1031)的所述第一表面侧上,并且其中所述着色层(1032)的在宽度方向(W)上的第一端侧被布置在与所述第一盒壳体(202)相对的位置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其中所述打印带(211)包括图像接收层(1033),所述图像接收层被涂布在所述着色层(1032)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式打印机,所述带式打印机具有热头和带盒,所述带式打印机用于形成自层压式打印标签:其中所述带盒包括:墨带,所述墨带包括打印墨层、透明墨层和纵向膜基,所述打印墨层由不透光墨形成,所述透明墨层由透明墨形成,所述打印墨层和所述透明墨层在所述膜基的纵向方向上被涂布在所述膜基上;和打印带,所述打印带包括透明膜部,所述透明膜部具有第一表面侧和第二表面侧,所述第二表面侧与所述第一表面侧相反,将所述打印墨层的所述不透光墨和所述透明墨层的所述透明墨从所述墨带转印到所述透明膜部的所述第一表面侧;其中,在所述打印带中,在所述透明膜部的所述第二表面侧上涂布透明粘合剂层,将所述打印墨层的所述不透光墨从所述墨带转印在所述透明膜部的所述第一表面侧的在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侧上,并且将所述透明墨层的所述透明墨从所述墨带转印在所述透明膜部的第二端侧上,所述第二端侧与所述第一端侧相反,并且其中所述热头操作,以将所述打印墨层的所述不透光墨和所述透明墨层的所述透明墨均从所述墨带转印在所述打印带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鸟居泰宏,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