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床组,包含一具有相对二长边支架及二宽边支架的床架,一设在该床架内且四角落分别为一圆弧部的床垫架,以及连接每一该宽边支架与该床垫架的四连接组;每一该连接组包含一连接板及一使每一该连接板与该床垫架定位的挡块;每一该连接板在运输包装时可朝向该床垫架的一宽边收合及该挡块亦可朝向每一该圆弧部收合;每一该宽边支架具有多个调整孔且其间的孔距缩短时,透过每一该连接板上具有多个定位孔及一穿设其中一该定位孔并抵靠该宽边的底表面上的定位件,用以提供每一该连接板与每一该宽边支架之间所需连接位置的调整及使连接更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床组,尤指一种分别具有一挡块的四连接组并分别抵固在一床垫架的一宽边的底表面上,而于运输包装时可将该些连接组分别朝该宽边收合不占空间以及依照一床架间距变化而作调整的婴儿床组。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所示,一般婴儿床架1包含有一具有二相对的长边角柱23及二相对的宽边角柱21连接而共同界定出一空间22的床架20,一设在该空间22内的底架30,以及分别连接该床架20与该底架30的四连接板40。其中,该婴儿床架1的每一该连接板40在运输包装时,在每一该连接板40的一侧若直接锁固一抵挡用的挡止件31,则每一该连接板40的末端41无法向左或向右移动又容易被该挡止件31挡住而无法收合,使该底架30的体积过大,且其包装极占空间又运输不便。因此,该挡止件31不能先锁固,于抵达现场再予以锁固。如此,因该挡止件31、每一该连接板40与该底架30是分别作减少空间的分开包装而再予现场组装。然而,当现场组装时,分开包装的每一该连接板40与该挡止件31均为较小零件反而容易弄丢,导致无法进行组装。此外,每一该宽边角柱21与每一该长边角柱23配置的一面的近末端具有多个排孔211,当每一该宽边角柱21的每一该排孔211之间的轴距于加工过程中产生缩短时,由一原先间距hi改变为一缩短的间距h2时,因而往往造成每一该连接板40上扬再与每一该排孔211锁固而却无法通过每一该挡止件31抵固,如图2-1及图2-2所示。于是,每一该连接板40与每一该挡止件31之间形成一较大的间隙S,使每一该连接板40无法抵固在该挡止件31上,反而造成该床架20晃动。因此,如何较佳地设计一可直接收合的每一该连接板有效地缩小包装空间及便于运输,并可依照该床架符合安全规定的间距变化而作调整的婴儿床组显然为一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公知该婴儿床架的每一该连接板无法收合、体积过大极占空间,以及不具有符合安全规定的间距变化而作调整功能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婴儿床组,该婴儿床组包含有:一床架,包含有二相对的长边支架,二相对与每一该长边支架连接而共同界定出一组装空间的宽边支架,而在每一该宽边支架与每一该长边支架配置的一面的近末端具有多个调整孔;一床垫架,组装在该组装空间内,该床垫架的四角落分别形成一圆弧部,该床垫架在邻近每一该圆弧部的一宽边上分别具有一枢接孔;以及四连接组,每一该连接组包含有一连接每一该宽边支架与该床垫架的该宽边的连接板以及一在每一该连接板的末端弯设而使每一该连接板抵靠该床垫架定位的一挡块,每一该连接板包含有一朝向其中一该调整孔开设的第一通孔,一朝向该枢接孔开设的第二通孔,一穿设该第一通孔并锁固在其中一该调整孔的第一固定件,以及一穿设该第二通孔并枢接在该枢接孔以致控制每一该连接板向左或向右移动的第二固定件,令每一该连接板在运输包装时可朝向该宽边收合及该挡块亦可朝向每一该圆弧部收合而不会卡住。上述的婴儿床组,每一该连接板具有接设在每一该宽边支架的一长边及枢接在该宽边的一短边,该长边是以该第二通孔与该第一通孔之间,该短边是以该第二通孔与该挡块之间。上述的婴儿床组,每一该连接板更包含有多个设于该短边的一侧上且相对该宽边的定位孔,以及一穿设在其中一该定位孔并抵靠该宽边的底表面上的定位件。上述的婴儿床组,该定位件包含有一螺纹部以及一抵靠每一该连接板的该短边而使该短边与该床垫架相互固定的凸挡,该些定位孔分别设为使该定位件的该螺纹部螺接的螺孔。本专利技术该婴儿床组,相较在公知主要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每一该连接板的该挡块抵固该床垫架的该宽边的底表面上,每一该连接板在运输包装时可朝向该床垫架的该宽边收合,及该挡块亦朝向每一该圆弧部收合而不会卡住令该床垫架体积小可有效地缩小包装空间,方便运输。2.本专利技术每一该宽边支架可因与每一该长边支架配置的一面的近末端具有多个调整孔的设计使每一该宽边支架的每一该调整孔之间的孔距缩短时,每一该连接板的该短边在相对该宽边的一侧上具有多个定位孔及一穿设其中一该定位孔并抵靠该宽边的底表面上的定位件,用以提供每一该连接板与每一该宽边支架之间所需连接位置的调整及使连接更稳固。【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婴儿床架的底架调整高低位置的示意;第2-1图为公知连接板与挡止件产生间隙的示意图;图2-2为图2-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婴儿床组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婴儿床组的立体组合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床垫架与连接组的立体分解图;图6-1为图5连接组收合的立体示意图;图6-2为图6-1连接组收合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1为本专利技术床垫架与连接组组装调整的示意图;图7-2为图7-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床垫架的向下移动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床架与床垫架透过连接板连接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板另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第11-1图为图10连接板与床垫架的组装示意图;图11-2为图11-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2-1为本专利技术床架弧形造型与连接组组配调整的示意图;图12-2为图12-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3-1为本专利技术床架斜形造型与连接组组配调整的示意图;图13-2为图13-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婴儿床架.1床架.20宽边角柱.21排孔.211空间.22长边角柱.23底架.30挡止件.31连接板.40末端.41较大的间隙.S原先间距.hi缩短的间距.h2婴儿床组.5床架.6组装空间.60长边支架.61宽边支架.62调整孔.621床垫架.7圆弧部.71宽边.72枢接孔.721底表面.73连接组.8连接板.81第一通孔.811第二通孔.812第一固定件.813第二固定件.814长边.815短边.816定位孔.817挡块.82—侧端.821定位件.83螺纹部.831凸挡.832间隙.S1最小间隙.H1最大间隙.H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配合所附的附图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专利技术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在本专利技术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不。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婴儿床组,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该婴儿床组5包含有一床架6、一床垫架7以及四连接组8。其中,该床架6包含有二相对的长边支架61,二相对与每一该长边支架61连接而共同界定出一组装空间60的宽边支架62。在本案实施例中,而在每一该宽边支架62与每一该长边支架61配置的一面的近末端具有多个调整孔621,该些调整孔621设为多个间距规则排列,但不依此实施态样为限。而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该些调整孔621设为多个弧形排列,如图12-1及图12-2所示,或如图13_1及图13_2所示设为多个斜形排列,但不依此实施态样为限。此外,该床垫架7组装在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床组,其特征在于,该婴儿床组包含有:一床架,包含有二相对的长边支架,二相对与每一该长边支架连接而共同界定出一组装空间的宽边支架,而在每一该宽边支架与每一该长边支架配置的一面的近末端具有多个调整孔;一床垫架,组装在该组装空间内,该床垫架的四角落分别形成一圆弧部,该床垫架在邻近每一该圆弧部的一宽边上分别具有一枢接孔;以及四连接组,每一该连接组包含有一连接每一该宽边支架与该床垫架的该宽边的连接板以及一在每一该连接板的末端弯设而使每一该连接板抵靠该床垫架定位的一挡块,每一该连接板包含有一朝向其中一该调整孔开设的第一通孔,一朝向该枢接孔开设的第二通孔,一穿设该第一通孔并锁固在其中一该调整孔的第一固定件,以及一穿设该第二通孔并枢接在该枢接孔以致控制每一该连接板向左或向右移动的第二固定件,令每一该连接板在运输包装时可朝向该宽边收合及该挡块亦可朝向每一该圆弧部收合而不会卡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陈锦银,
申请(专利权)人:简陈锦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