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垫网罩式婴儿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712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婴儿床包括气垫、护罩,气垫作床体,护罩罩在气垫上,气垫分主、副气垫,主气垫由压合带分成若干条气带,副气垫呈U形气带,围在主气垫左、右及下侧,与主气垫连成整体;气垫上设气压开关,自动控制语音发生器报警;护罩由若干个半椭圆形钢丝环彼此顺序叠压串联与框架活动联接,构成联动式网罩。本婴儿床体积小,重量轻,拆装、携带方便,不占固定场地;设有多种保安措施;气垫保温、隔热、又防潮;护罩一罩多功能等优点。(*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轻便婴儿床,特别适合2岁以下婴儿使用。现有婴儿床、普遍采用传统式样的钢丝床、木床等,均属于固定型永久性床,甚至可以一代一代的传着用下去。其不足之处体积大、成本高、拆装携带不便、占用房间场地大等,不能适应城市居住面积小的特点,也不能满足独生子女家长对婴儿床多功能、安全、一次性使用等新要求。本技术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一种体积小、成本低、拆装携带轻便、安全、舒适的多功能轻便简易婴儿床。本专利技术目的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说明技术方案的结构特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婴儿床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婴儿床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婴儿床使用状态A—A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婴儿床气垫图;图5为本技术婴儿床气压开关剖示图;图6为本技术婴儿床护罩结构图。附图编号说明气垫(1)、护罩(2)、语音发生器(3)、被褥(4)、主气垫(5)、副气垫(6)、压合带(7)、纵向气带(8)、横向气带(9)、气带上端口(10)、气压开关(11)、气门嘴(12)、挂耳(13)、框架(14)、网罩(15)、卡子(16)、拉钩(17)、半椭园形钢丝环(18)、金属左导气管(19)、金属右导气管(20)、空心联接腔(21)、弹簧(22)、挡板(23)、密封垫(24)、金属连接片(25)、报警控制线(26)、尿湿告知控制线(27)、传感片(28)、挡板限位标志(29)。本技术气垫网罩式婴儿床,主要包括床体、护罩、语音发生器,其结构特征是1、气垫(1)为床体,如图1所示。气垫结构如图4所示,由主气垫(5)、副气垫(6)、气压开关(11)、气门嘴(12)、挂耳(13)组成,主、副气垫(5)、(6)连成整体。气压开关(11)一端装在气垫(5)的横向气带(9)上,另一端装在副气垫(6)上,气压开关(11)两端的金属左、右导气管(19)、(20)上设有金属连接片(25),语音发生器(3)的报警控制线(26)分别与金属连接片(25)连接,语音发生器(3)二根尿湿告知控制线(27)末端的传感片(28)置于婴儿的尿布内。2、护罩(2)为钢丝网罩如图6所示。主要由框架(14)、网罩(15)、卡子(16)组成,网罩(15)是由若干个半椭园形钢丝环(18)组装在框架(14)上,框架(14)上设有卡子(16)、护罩(2)通过卡子(16)与气垫(1)的挂耳(13)搭接,网罩(2)顶部设有拉钩(17),当护罩(2)的网罩(15)竖起后,用拉钩(17)将网罩(15)顶部拉住,则护罩(2)罩在气垫(1)上。气垫(1)、护罩(2)是本技术婴儿床的主要结构特征,下面分四方面进一步描述一、气垫(1)气垫(1)是本婴儿床的床体,而主气垫(5)用作床板,副气垫(6)作床围使用,如图2—3所示。1)主气垫(5)是气垫(1)的主体,婴儿睡在主气垫(5)上,故要求主气垫(5)平整、舒适、保温、防潮等特性,并能符合婴儿生长发育的保健要求。为此本婴儿床主气垫(5)的结构如图4所示。用压合带(7)分成若干条纵向气带(8),各气带(8)的上端口(10)互相连通成为一条横向气带(9),各纵向气带(8)的下端口,用压合带(7)密封分隔,彼此互不连通。主气垫(5)的气带(8)宽度(压平时)一般为3—5cm为宜。2)副气垫(6)呈U型气带,围在主气垫(5)外围的左、右及下侧,用压合带(7)密封分隔与主气垫(5)连成整体。U型气带宽度(压平时)一般为气带(8)宽度2—3倍。副气垫(6)相当于普通床体的床围,起阻挡作用,防止婴儿不掉地,所以副气垫(6)是本婴儿床的保安措施之一。二、气压开关(11)是语音发生器(3)的自控报警开关,当婴儿爬滚到副气垫(6)上时,气压开关(11)闭合,自动接通语音发生器(3)的报警控制线(26),语音发生器(3)发出呼唤、速来护理。所以气压开关(11)、语音发生器(3)是与气垫(2)配套使用的报警呼唤机构,是本婴儿床的保安措施之二。图5为气压开关的结构图。由金属左导气管(19)、金属右导气管(20)、空心联接腔(21)、弹簧(22)、挡板(23)、密封垫(24)、金属连接片(25)组成。空心联接腔(21)用绝缘透明材料做成,腔体外壁上设有挡板限位标志(29),空心联接腔(21)左端口装金属左导气管(19),右端口装金属右导气管(20),装配时均伸进露出端口约3-5mm,与空心联接腔(21)端口连接处均装密封垫(24)。挡板(23)装在弹簧(22)一端,挡板(23)面垂直于弹簧(22),且平行于左导气管(19)的端口截面,挡板(23)用金属材料做成,外形与腔体内壁相匹配。弹簧(22)带着挡板(23)横向置于空心联接腔体(21)的腔体中,弹簧(22)另一端固定在右导气管(20)的端口处,安装时,挡板(23)平面距空心联接腔(21)端口上左导管(19)的端口间距L,一般为2—3cm为宜。若间距L过小,易发生乱报警,若间距过大,易发生报警不及时或不报警。另外在左导气管(19)、右导气管(20)的外壁上各装一个金属连接片(25),语音发生器(3)的二根报警控制线(26)接在金属连接片(25)上,以使气压开关(11)成为语音发生器(3)报警电路的自控触发开关。气压开关(11)工作原理当婴儿睡在主气垫(5)上,主、副气垫(5)、(6)上的气压基本平衡,气压开关(11)处在断开状态,即挡板(23)平面与左导气管(19)的端口有一定间距L,如图5所示。气压开关(11)在下面二种情况下自动接通。第一种情况当婴儿爬滚到副气垫(6)上时,主气垫(5)的压力减少,而副气垫(6)受婴儿的体重及作用力,压迫副气垫(6)U型气带内的气体,气体经右导气管(20)流向联接腔(21)内,推动挡板(23)向左移动,直至挡板(23)与左导气管(19)的端口相接,即气压开关(11)闭合,此刻左、右导气管(19)、(20)通过弹簧(23)、挡板(24)连通,将金属连接片(25)连接的二根报警控制线(26)接通,触发语音发生器(3)工作,发出呼唤声,报告婴儿已爬到副气垫(6)上,呼唤护理人员速来护理。第二种情况当婴儿从主气垫(5)的横向气带(9)上爬出,此刻主气垫(5)压力减小,而副气垫(6)压力不变,故使挡板(23)向左移动,直至接触左导气管(19)端口,气压开关(11)接通,触发语音发生器报警。护理人员将婴儿抱起或躺到主气垫(5)上时,主、副气垫(5)、(6)上气压恢复平衡,弹簧(22)拉着挡板(23)自动复位,此时挡板(23)离开左导气管(19),即气压开关(11)自动断开,语音发生器(3)停止工作。三、护罩(2)罩在气垫(1)上,如图2、3所示。图6为护罩的结构图,护罩(2)的网罩(15)是由若干个半椭园形钢丝环(18)彼此顺序压叠、串联,装在护罩(2)的框架(14)上。网罩(15)在框架(14)上的具体联接方法是每一个后钢丝环(18)的右脚压在相邻的前一个钢丝环(18)的左脚上,彼此压叠串联在框架(14)上为活动联接,这种联接法、使网罩(15)成为联动式网罩,也就是只要拨动一个椭园形钢丝环(18),就能使网罩(15)的所有钢丝环(18)基本上同步竖起来成网罩或同步翻开。联动式网罩的优点使网罩(15)合拢或打开极方便。网罩(15)的高度一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气垫网罩式婴儿床,主要包括床体、护罩、语音发生器,其特征在于:1)气垫为床体,由主气垫、副气垫、气压开关、气门嘴、挂耳组成,主、副气垫连成整体,气压开关一端装在气垫上,另一端装在副气垫上,气压开关二端与语音发生器的报警控制线连接。2 )护罩为钢丝网罩,主要由框架、网罩、卡子组成,网罩、卡子装在框架上,卡子与气垫的挂耳搭接,护罩罩在气垫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气垫网罩式婴儿床,主要包括床体、护罩、语音发生器,其特征在于1)气垫为床体,由主气垫、副气垫、气压开关、气门嘴、挂耳组成,主、副气垫连成整体,气压开关一端装在气垫上,另一端装在副气垫上,气压开关二端与语音发生器的报警控制线连接。2)护罩为钢丝网罩,主要由框架、网罩、卡子组成,网罩、卡子装在框架上,卡子与气垫的挂耳搭接、护罩罩在气垫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婴儿床,其特征在于主气垫用压合带分成若干条纵向气带,各气带的上端口互相连通构成横气带,下端口用压合带密封分隔,彼此不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副气垫呈U型气带,围在主气垫外围的左、右及下侧,用压合带与主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力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工业部太原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