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剑崎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51901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黄褐斑的药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首乌藤12份、墨旱莲3份、西洋参5份、桑椹12份、菠菜4份、骨碎补9份、芡实12份、核桃仁8份、刺五加10份、佛手5份、香橼5份、狗脊8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安全有效治疗黄褐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黄褐斑的药物
技术介绍
黄褐斑是一种获得性色素沉着皮肤病,多表现为两颧及前额部位呈蝶形分布的黄 褐色斑状色素沉着,多见于中青年女性。黄褐斑影响人的容貌之美,在面部的蔓延导致了间 接毁容,多数女性患者因此失去美丽和魅力,变得缺乏自信、抑郁自卑,不仅有沉重的心理 压力,女性幸福也受到严重危害。 现有治疗黄褐斑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食疗、药疗、物理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多不理 想,其中物理治疗价格昂贵且治标不治本;食疗起效慢,需要长期调养;西药副作用明显。 伴随美容业的兴起和发达,美容医师也想方设法减轻或治疗色斑,治疗方法多为内服治疗 和外治腐蚀剥脱。而剥脱外治多为腐蚀换肤治疗,易结疤痕和色素沉着,且易复发。面部外 用的美容去斑霜多是以对面部色斑遮盖为主,对色斑的治疗效果并不大。所以,寻找安全有 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迫切。 目前对于黄褐斑目前尚缺少公认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本专利技术中药所涉及药材的研究现状如下: 首乌藤 【来源】本品为寥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multiflorumThunb.的干燥藤莖。 【功能主治】养血安神,祛风通络。 墨旱莲 【来源】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补肾,益阴。 西洋参 【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quinquefoliumL.的干燥根。 【功能主治】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桑椹 【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的干燥果穗。 【功能主治】补血滋阴,生津润燥。 菠菜 【来源】藜科菠菜SpinaciaoleraceaL.,以全草入药。 【功能主治】滋阴平肝,止咳润肠。 骨碎补 【来源】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fortunei(Kunze)J.Sm.的干燥根莖。 【功能主治】补肾,活血,止血。芡实 【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突EuryaleferoxSalisb.的干燥成熟种仁。【功能主治】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 核桃仁 【来源】本品为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regiaL.的干燥成熟种子。【功能主治】补肾,温肺,润肠。 刺五加 【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干燥、根及根茎或茎。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佛手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佛手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 Swingle的干燥果实。【功能主治】舒肝理气,和胃止痛。 香橼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或香圆的成熟果实。【功能主治】舒肝理气,宽中,化痰。 狗脊 【来源】本品为蛛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Cibotiumbarometz(L. )J.Sm.的干燥根莖。【功能主治】补肝肾,强腰脊,祛风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治疗黄褐斑的药物,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 全有效治愈黄褐斑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首乌藤12份、 墨旱莲3份、西洋参5份、桑椹12份、菠菜4份、骨碎补9份、芡实12份、核桃仁8份、刺五 加10份、佛手5份、香橡5份、狗脊8份。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专利技术人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共收集89例黄褐斑的门诊女患者,年龄25-60岁, 病程1个月-12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空白组19例。两组年龄、病情等资料无显 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2003修订版《黄褐斑的临 床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的诊断标准: (1)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呈对称性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肩。 (2)无明显自觉症状。 (3)女性多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 (4)病情可有季节性,常夏重冬轻。 (5)排除其它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瑞尔黑变病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藓等)引 起的色素沉着。 3、试验方法 3. 1治疗组口服本专利技术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10天,病情严 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3. 2空白组口服安慰剂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10天。 4、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 1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制定。 痊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 90%,颜色基本消失; 好转:色斑面积消退> 30%而< 60%,颜色变化可觉察; 无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 30%,颜色变化不明显。 4. 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可见,本专利技术采用科学的配方及适宜的配比,以滋阴补肾,中和气血为治疗大法,采用 各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所制成的中药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黄褐斑。【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具体实施例1 称取:首乌藤12克、墨旱莲3克、西洋参5克、桑椹12克、菠菜4克、骨碎补9克、芡实 12克、核桃仁8克、刺五加10克、佛手5克、香橼5克、狗脊8克,加8倍量水,煎煮1. 5小 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 正常1天用量的胶囊剂。 用于治疗黄褐斑。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具体实施例2 称取:首乌藤12克、墨旱莲3克、西洋参5克、桑椹12克、菠菜4克、骨碎补9克、芡实 12克、核桃仁8克、刺五加10克、佛手5克、香橼5克、狗脊8克,加8倍量水,煎煮1. 5小 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粉碎,即得符合正常1 天用量的散剂。 用于治疗黄褐斑。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具体实施例3 称取:首乌藤12克、墨旱莲3克、西洋参5克、桑椹12克、菠菜4克、骨碎补9克、芡实 12克、核桃仁8克、刺五加10克、佛手5克、香橼5克、狗脊8克,加8倍量水,煎煮1. 5小 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再加入适量糊精和矫 味剂,按照本领域常规工艺制粒,包装,即可制得符合正常1天用量的颗粒剂。 用于治疗黄褐斑。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主权项】1.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首乌藤12 份、墨旱莲3份、西洋参5份、桑椹12份、菠菜4份、骨碎补9份、芡实12份、核桃仁8份、刺 五加10份、佛手5份、香橡5份、狗脊8份。【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黄褐斑的药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首乌藤12份、墨旱莲3份、西洋参5份、桑椹12份、菠菜4份、骨碎补9份、芡实12份、核桃仁8份、刺五加10份、佛手5份、香橼5份、狗脊8份。临床实验证明,本专利技术能够安全有效治疗黄褐斑。【IPC分类】A61P17/00, A61K36/752【公开号】CN105311185【申请号】CN201510858361【专利技术人】潘剑崎 【申请人】潘剑崎【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申请日】2015年11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首乌藤12份、墨旱莲3份、西洋参5份、桑椹12份、菠菜4份、骨碎补9份、芡实12份、核桃仁8份、刺五加10份、佛手5份、香橼5份、狗脊8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剑崎
申请(专利权)人:潘剑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