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软性电子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触控技术已经逐渐广泛应用于一般的消费性电子商品上,例如行动通讯装置、数字相机、数字音乐播放器(MP3)、个人数字助理器(PDA)、卫星导航器(GPS)、掌上型计算机(hand-held PC),甚至薪新的超级行动计算机(Ultra Mobile PC, UMPC)等。然而,现有的触控感测结构遇到良率下降的问题。以一种习知的触控感测堆叠来说,其包含基板及多个触控感测组件,触控感测组件设置于基板上用以感测使用者的触控而产生电信号,电信号经过处理后即可得到使用者的触控坐标。然而,由于触控感测组件之间仅隔10 μ m?30 μ m之间的间隙,因此当工艺中有粒子掉落、刮伤产生或是弯折触控感测组件时,左右或上下相邻的触控感测组件很容易形成短路,而造成触控功能失效以及良率下降。另外,对于软性基板来说,产生电性短路的机会更高。当软性基板在弯折时,相邻的触控感测组件容易接触而导致短路,因而造成触控功能失效以及良率下降。此外,习知技术利用减薄工艺来形成软性基板,然而这会产生许多粒子掉落在软性基板上而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用载板分离工艺而形成的软性电子结构,包括:软性基板;多个触控感测单元,共平面地设置于所述软性基板上,相邻的所述触控感测单元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区;以及至少第一抗扰斑块,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隙区内,所述第一抗扰斑块与相邻的触控感测单元之间间隔一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杏樱,唐大庆,卢添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