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载运汽车车体、可以自由调节长度和宽度的随 行顶升机构,它设置在发动机合装线线体上,属于输送机
技术背景目前,在发动机合装线线体上一般使用CPC线输送车身,当车身进入发动机合装线后,但对于发动机及后桥的安装,原有的工作方式是完全依靠人 力。在发动机及后桥的安装过程中,完全依靠人工既浪费工作时间、难以保 证顶升发动机及后桥的精确性,同时也加大了工作的劳动强度,装配生产效 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保证顶升 发动机及后桥的精确性、降低工作的劳动强度、提高装配生产效率的前后桥 随行顶升机构。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台车支架的前后相互连接,台车支架 的下面设有滚轮与导向装置,在台车支架的上面设有顶升机构,台车支架上 设有用于连接动力的推进块,在顶升机构的上端设有工作台面,在台车支架 上设有顶升机构的电源输入连接装置。顶升机构共有两套,它们的底端设置在台车支架上表面相对两侧,该顶升机构包括活塞以及在活塞杆上连接的中部铰接后呈开合状"X"形的支撑板,支撑板的顶端设置在工作台面下表面。在工作台面下断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后桥随行顶升机构,包括前后相连的台车支架(2),其特征是:台车支架(2)的下面设有滚轮(8)与导向装置,在台车支架(2)的上面设有顶升机构(3),台车支架(2)上设有用于连接动力的推进块(1),在顶升机构(3)的上端设有工作台面(6),在台车支架(2)上设有顶升机构(3)的电源输入连接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领,严得殷,熊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