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注射定位腰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42547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扰素注射定位腰带,包括:弹力带和定位卡;所述弹力带包括左弹力带和右弹力带,左、右的一端分别连接定位卡,另一端的端头分别设置有粘贴片;所述定位卡呈椭圆形薄板状,中心设置有中心定位孔,周围设置有注射定位孔。使用时,将定位卡上的中心定位孔和肚脐重合,然后将左、右弹力腰带围绕腰部,通过两端的粘贴片粘贴固定。每次注射时按照注射定位孔的位置进行注射,注射完毕后,在旁侧的透明插槽内用一种颜色的标签纸表示该部位已经注射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腰带的形式,便于患者随身携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使患者有效的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干扰素注射定位腰带
技术介绍
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具有抗菌、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对于抗病毒治疗的具有一定适应症的乙肝、丙肝患者来说大部分是需要进行干扰素治疗的。注射干扰素时,要求不能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若在同一部位注射应间隔1?2周,且每次注射点距上次注射点的距离应大于2cm,若短时间内在同一部位或同一点注射,不仅会使该部位皮下脂肪萎缩,吸收能力下降,局部组织形成硬结,而且还会影响干扰素的吸收。而在临床操作中,由于每次注射的人员不定,有可能导致在同一部位注射,而对于行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多是其自行注射,更加大了危险。鉴于这种技术为题,急需一种结构简单、便于使用、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的干扰素注射定位腰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使用者在短期内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的一种干扰素注射定位腰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扰素注射定位腰带,包括:弹力带和定位卡;所述弹力带包括左弹力带和右弹力带,左、右的一端分别连接定位卡,另一端的端头分别设置有粘贴片;所述定位卡呈椭圆形薄板状,中心设置有中心定位孔,周围设置有注射定位孔。所述注射定位孔的数量为8?16个,相邻两个注射定位孔之间的距离大于2cm。每个注射定位孔的一侧设置有透明插槽。所述定位卡长轴的长度在22?25cm,短轴的长度在10?15cm。所述定位卡采用塑料制成。使用时,将定位卡上的中心定位孔和肚脐重合,然后将左、右弹力腰带围绕腰部,通过两端的粘贴片粘贴固定。每次注射时按照注射定位孔的位置进行注射,注射完毕后,在旁侧的透明插槽内用一种颜色的标签纸表示该部位已经注射过。在进行下一次注射时避开已注射地位置,待所有注射位置都注射后,可以使用另一种颜色标签纸进行下一轮的注射。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在于:采用腰带的形式,便于患者随身携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使患者有效的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而导致的不良后果。【附图说明】图1是具体实施例定位腰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一种干扰素注射定位腰带,如图1所示,包括弹力带和定位卡1。弹力带包括左弹力带2和右弹力带3,左、右的一端分别连接定位卡,另一端的端头分别设置有粘贴片4。定位卡呈椭圆形薄板状,采用塑料制成,定位卡长轴的长度在22?25cm,短轴的长度在10?15cm。中心设置有中心定位孔5,周围设置有注射定位孔6。注射定位孔的数量为8个,相邻两个注射定位孔之间的距离大于2cm。每个注射定位孔的一侧设置有透明插槽7。使用时,将定位卡上的中心定位孔和肚脐重合,然后将左、右弹力腰带围绕腰部,通过两端的粘贴片粘贴固定。每次注射时按照注射定位孔的位置进行注射,注射完毕后,在旁侧的透明插槽内用一种颜色的标签纸表示该部位已经注射过。在进行下一次注射时避开已注射地位置,待所有注射位置都注射后,可以使用另一种颜色标签纸进行下一轮的注射。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和方法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和方法方案的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干扰素注射定位腰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弹力带和定位卡;所述弹力带包括左弹力带和右弹力带,左弹力带和右弹力带的一端分别连接定位卡,另一端的端头分别设置有粘贴片;所述定位卡呈椭圆形薄板状,中心设置有中心定位孔,周围设置有注射定位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定位孔的数量为8?16个,相邻两个注射定位孔之间的距离大于2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腰带,其特征在于:每个注射定位孔的一侧设置有透明插槽。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定位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长轴的长度在22?25cm,短轴的长度在10?15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采用塑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干扰素注射定位腰带,包括:弹力带和定位卡;所述弹力带包括左弹力带和右弹力带,左、右的一端分别连接定位卡,另一端的端头分别设置有粘贴片;所述定位卡呈椭圆形薄板状,中心设置有中心定位孔,周围设置有注射定位孔。使用时,将定位卡上的中心定位孔和肚脐重合,然后将左、右弹力腰带围绕腰部,通过两端的粘贴片粘贴固定。每次注射时按照注射定位孔的位置进行注射,注射完毕后,在旁侧的透明插槽内用一种颜色的标签纸表示该部位已经注射过。本技术采用腰带的形式,便于患者随身携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使患者有效的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而导致的不良后果。【IPC分类】A61M5/42【公开号】CN205019535【申请号】CN201520718596【专利技术人】孔婉如, 赵晓玲 【申请人】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申请日】2015年9月1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扰素注射定位腰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弹力带和定位卡;所述弹力带包括左弹力带和右弹力带,左弹力带和右弹力带的一端分别连接定位卡,另一端的端头分别设置有粘贴片;所述定位卡呈椭圆形薄板状,中心设置有中心定位孔,周围设置有注射定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婉如赵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