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热轧钢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3677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强度热轧钢材,以总重为100wt%计算,包括0.01~0.25wt%的碳、0.50~3.00wt%的锰、0.3~1.0wt%的铜、0.2~0.5wt%的镍、0.05~0.30wt%的钛、0.02~0.07wt%的钒、0.1~0.3wt%的铬以及0.0020~0.0150wt%的氮,而钛与氮的含量比值大于3.42,且该钢材的显微结构包含肥粒铁相及高碳相,该肥粒铁相的面积比率为90%以上。由此,可产生非常大量的析出物,而发挥最大的析出强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材,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热轧钢材
技术介绍
已知的高强度汽车用钢材的开发,大多朝向晶粒细化来发展。通常欲获得粒径小 于5微米的晶粒,较常使用的方式是采用相变化来达成,例如添加钥、硼等元素来产生变韧 铁相变化。然而,研究结果发现,以变韧铁为主要显微组织的钢材的伸长率不佳,因此,于常 温下不易加工成形,故目前冷加工成形的高强度钢材已多数转为以肥粒铁为主要相的方向 进行发展。 现有以肥粒铁为主要相的冷加工成形高强度钢材,以双相钢(Dual-PhaseSteel) 最为著名,双相钢主要是通过轧延时的冷却控制,而在肥粒铁的基相中散布着10~30%的 麻田散铁,此双相钢的抗拉强度为300MPa~900MPa。然而,实际使用时发现,当麻田散铁等 低温相变化产物的含量越多时,虽可有效增加强度,却会导致加工性变差,因此,双相钢需 运用阶段冷却方式来控制钢材中的麻田散铁的量,以取得符合后续应用的强度及加工性。 然而,对热轧的连续轧延、冷却及盘卷制程而言,阶段冷却的控制相当不易,通常无法取得 符合业界要求的加工性。 台湾公告专利第1373532号"高强度热轧钢材及其制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强度热轧钢材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热轧钢材,以总重为100wt%计算,包括0.01~0.25wt%的碳、0.50~3.00wt%的锰、0.3~1.0wt%的铜、0.2~0.5wt%的镍、0.05~0.30wt%的钛、0.02~0.07wt%的钒、0.1~0.3wt%的铬以及0.0020~0.0150wt%的氮,而钛与氮的含量比值大于3.42,且该钢材的显微结构包含肥粒铁相及高碳相,该肥粒铁相的面积比率为90%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庆渊王元聪杨哲人颜鸿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