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西瓜枯萎病俗称“死秧病”,发病初期,病株茎蔓上的叶片自基部向前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更明显,最初1、2日,早晚尚能恢复正常,数日后,植株萎蔫不再恢复,慢慢枯死,多数情况全株发病,也有的病株仅部分茎蔓发病,其余茎蔓正常。发病植株茎蔓基部稍缢缩,病部纵裂,有淡红色胶状液溢出,根部腐烂变色,纵切根颈,其维管束部分变褐色。病菌主要以菌丝、厚垣孢子或菌核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土壤中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6?10年。病菌可通过种子、肥料、土壤、浇水传播。以堆肥、怄肥传播为主要途径。病害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病菌生长温度为5?35°C,土温24?30°C为病菌萌发和生长适宜温度。该病为土传病害,发病程度取决于土壤中可侵染菌量。一般连茬种植,地下害虫多,管理粗放,或土壤粘重,潮湿等病害发生严重。西瓜枯萎病不仅直接危害西瓜根部,破坏根组织,严重影响了西瓜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该杀菌剂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西瓜枯萎病,灭菌效果显著,且能有效促进西瓜的生长和繁殖。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防治西瓜枯萎病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由邻苯二甲酸戊辛酯、春雷霉素、噻枯唑、苯氧菌胺、醚菌酯、聚萘甲醛磺酸钠盐、聚乙二醇、高岭土、硫酸铜、氯化钡、硫酸锌、氯化胆碱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制成,其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邻苯二甲酸戊辛酯5‑10份、春雷霉素3‑7份、噻枯唑3‑7份、苯氧菌胺5‑10份、醚菌酯3‑7份、聚萘甲醛磺酸钠盐8‑20份、聚乙二醇5‑15份、高岭土5‑10份、硫酸铜3‑5份、氯化钡3‑5份、硫酸锌5‑10份、氯化胆碱8‑15份和十二烷基硫酸钠8‑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郭,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市玉龙山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