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薛栋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3071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7:35
一种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折痕线顺序连接的带扣合块的加强外侧壁板、侧壁板d、侧壁板c、侧壁板b、侧壁板a、内侧壁板、内侧壁板加强板,侧壁板a左右两端通过折痕线连接端面壁板,固定膜设置在折叠包装盒外侧面上,其中固定膜一侧固定连接在内侧壁板加强板上,固定膜另一侧固定连接在侧壁板a上;端面壁板上边缘、外边缘和下边缘分别通过折痕线连接支撑侧板a、支撑侧板b、支撑侧板c,支撑侧板b下边缘通过折痕线连接加强侧板a;由于设置了固定膜,在包装物体时将被包装物先装在固定膜内,能够使得被包装物悬置固定在折叠盒内,同时采用支撑侧板和加强侧板进行加强固定,增加了包装盒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包装型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包装盒
技术介绍
传统的包装盒大多由多个纸板通过粘贴方式拼连而成,其制作工艺比较繁琐复杂,制作成本较高,而且制成的包装盒在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占用较大的空间,增加了储运成本。近年来,折叠盒逐渐得到推广应用,折叠盒一般由一个或多个具有若干预定折痕的纸板经折叠、粘贴后所形成,在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可展开后叠放,占用空间较小,有利于降低储运成木。现有的折叠盒盒体为中空结构,盒体左侧壁、盒体右侧壁没有得到有效的支撑而容易受到挤压而变形,破坏折叠盒的外观完好,而且由于折叠盒盒体为一般为方体中空结构,在运输柱状物体时非常不便,若柱状物体尺寸刚好装进折叠盒,则折叠盒挤压受力会直接传递到运输物品上,保护能力差,所以一般会运输比折叠盒空间小的物品,而且需要在柱状物体周围包裹填充物以防止在运输途中震荡挤压,给运输包装造成很大麻烦,包装产品的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折叠包装盒,具有包装作业效率高、有效防止在运输途中挤压震荡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折痕线顺序连接的带扣合块的加强外侧壁板、侧壁板d、侧壁板c、侧壁板b、侧壁板a、内侧壁板、内侧壁板加强板,侧壁板a左右两端通过折痕线连接端面壁板,固定膜设置在折叠包装盒外侧面上,其中固定膜一侧固定连接在内侧壁板加强板上,固定膜另一侧固定连接在侧壁板a上。端面壁板上边缘、外边缘和下边缘分别通过折痕线连接支撑侧板a、支撑侧板b、支撑侧板c,支撑侧板b下边缘通过折痕线连接加强侧板a。折叠包装盒展开时,固定膜设置在内侧壁板加强板和侧壁板a之间,且不能覆盖扣合口。内侧壁板和内侧壁板加强板的左右两侧通过折痕线分别连接有加强侧板b和加强侧板c,加强侧板b和加强侧板c之间用折痕线连接。内侧壁板、内侧壁板加强板、加强侧板b和加强侧板c的折痕线连接交叉处设置有易折孔。侧壁板a上开设有扣合口,扣合口的大小与加强外侧壁板上的扣合块相匹配。扣合块和加强外侧壁板的折线处设置有扳扣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设置了固定膜,在包装物体时将被包装物先装在固定膜内,能够使得被包装物悬置固定在折叠盒内,同时采用支撑侧板和加强侧板进行加强固定,增加了包装盒强度,并设置有易折孔,使得包装作业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展开后的外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展开后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图1、2中的虚线为折痕线。如图1、2所示,一种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折痕线顺序连接的带扣合块8的加强外侧壁板6、侧壁板d5、侧壁板c4、侧壁板b3、侧壁板al8、内侧壁板1、内侧壁板加强板2,侧壁板al8左右两端通过折痕线连接端面壁板11,固定膜19设置在折叠包装盒外侧面上,其中固定膜19 一侧固定连接在内侧壁板加强板2上,固定膜19另一侧固定连接在侧壁板al8上。端面壁板11上边缘、外边缘和下边缘分别通过折痕线连接支撑侧板alO、支撑侧板bl2、支撑侧板cl4,支撑侧板bl2下边缘通过折痕线连接加强侧板al3。折叠包装盒展开时,固定膜19设置在内侧壁板加强板2和侧壁板al8之间,且不能覆盖扣合口 9。内侧壁板1和内侧壁板加强板2的左右两侧通过折痕线分别连接有加强侧板bl5和加强侧板cl6,加强侧板bl5和加强侧板cl6之间用折痕线连接。内侧壁板1、内侧壁板加强板2、加强侧板bl5和加强侧板c 16的折痕线连接交叉处设置有易折孔17。侧壁板al8上开设有扣合口 9,扣合口 9的大小与加强外侧壁板6上的扣合块8相匹配。扣合块8和加强外侧壁板6的折线处设置有扳扣孔7。使用时,将折叠包装盒外侧面朝上,将待包装物体装入固定膜19内,然后翻转使折叠包装盒内侧面朝上,首先沿折痕线将内侧壁板加强板2连同加强侧板cl6分别折叠在内侧壁板1和支撑侧板bl5上,然后将内侧壁板1连同支撑侧板bl5和加强侧板cl6—起沿折痕线折叠在侧壁板al8和端面壁板11上,然后依次将支撑侧板alO、支撑侧板bl2、支撑侧板cl4沿折痕线向上垂直折起,随后将加强侧板al3沿折痕线向支撑侧板cl4上折叠,然后整体将端面壁板11沿折痕线向侧壁板al8垂直折起,然后沿折痕线依次将侧壁板b3、侧壁板c4、加侧壁板d5、强外侧壁板6折起,并将扣合块8扣合在扣合口 9内完成包装作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构思,给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包括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折痕线顺序连接的带扣合块(8)的加强外侦睡板(6)、侧壁板d (5)、侧壁板c⑷、侧壁板b (3)、侧壁板a (18)、内侧壁板⑴、内侧壁板加强板(2),侧壁板a(18)左右两端通过折痕线连接端面壁板(11),固定膜(19)设置在折叠包装盒外侧面上,其中固定膜(19) 一侧固定连接在内侧壁板加强板(2)上,固定膜(19)另一侧固定连接在侧壁板a(1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包装盒,其特征还在于:端面壁板(11)上边缘、夕卜边缘和下边缘分别通过折痕线连接支撑侧板a (10)、支撑侧板b (12)、支撑侧板c (14),支撑侧板b (12)下边缘通过折痕线连接加强侧板a (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包装盒,其特征还在于:折叠包装盒展开时,固定膜(19)设置在内侧壁板加强板(2)和侧壁板a(18)之间,且不能覆盖扣合口(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包装盒,其特征还在于:内侧壁板⑴和内侧壁板加强板(2)的左右两侧通过折痕线分别连接有加强侧板b (15)和加强侧板c (16),加强侧板b(15)和加强侧板c (16)之间用折痕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包装盒,其特征还在于:内侧壁板(1)、内侧壁板加强板(2)、加强侧板b (15)和加强侧板c (16)的折痕线连接交叉处设置有易折孔(1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包装盒,其特征还在于:侧壁板a(18)上开设有扣合口(9),扣合口(9)的大小与加强外侧壁板(6)上的扣合块⑶相匹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包装盒,其特征还在于:扣合块(8)和加强外侧壁板(6)的折线处设置有扳扣孔(7)。【专利摘要】一种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折痕线顺序连接的带扣合块的加强外侧壁板、侧壁板d、侧壁板c、侧壁板b、侧壁板a、内侧壁板、内侧壁板加强板,侧壁板a左右两端通过折痕线连接端面壁板,固定膜设置在折叠包装盒外侧面上,其中固定膜一侧固定连接在内侧壁板加强板上,固定膜另一侧固定连接在侧壁板a上;端面壁板上边缘、外边缘和下边缘分别通过折痕线连接支撑侧板a、支撑侧板b、支撑侧板c,支撑侧板b下边缘通过折痕线连接加强侧板a;由于设置了固定膜,在包装物体时将被包装物先装在固定膜内,能够使得被包装物悬置固定在折叠盒内,同时采用支撑侧板和加强侧板进行加强固定,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折痕线顺序连接的带扣合块(8)的加强外侧壁板(6)、侧壁板d(5)、侧壁板c(4)、侧壁板b(3)、侧壁板a(18)、内侧壁板(1)、内侧壁板加强板(2),侧壁板a(18)左右两端通过折痕线连接端面壁板(11),固定膜(19)设置在折叠包装盒外侧面上,其中固定膜(19)一侧固定连接在内侧壁板加强板(2)上,固定膜(19)另一侧固定连接在侧壁板a(18)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薛栋
申请(专利权)人:刘薛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