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体双提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2853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体双提升机,它广泛适用于建筑材料、化学工业、耐火材料工业、冶金工业、食品工业、铸造车间、锻造车间、面粉厂和粮食仓库等处的物料输送,尤其是高度有限的地方的物料输送。该连体双提升机具有一个主机架,在主机架上设有提升机第一室和提升机第二室,在主机架上部设有头辊组成,在主机架下部设有尾辊组成,牵引结构连接头辊组成和尾辊组成,在牵引结构上设有料斗,并具有一可驱动上述牵引结构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公知技术的缺陷,可有效地降低设备高度,以适应厂房的有限高度以及减少新建厂房投资,同时可按要求完成相关的工艺流程,其还可连体联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特点。(*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物料输送用的斗式提升机,特别是一种连体双提升机,它广泛适用于建筑材料、化学工业、耐火材料工业、冶金工业、食品工业、铸造车间、锻造车间、面粉厂和粮食仓库等处的物料输送。在公知的提升机中,均为单体提升机,一套这种提升机一般包括头辊、尾辊、牵引机构、料斗等,提升机高度一般为该设备的最高高度。在生产实际中,提升机提起的物料送入指定位置前,一般需要进行有效的分离,如通过风选等设备将物料与杂质分离,再将分离后的物料送入下一工作循环。就是说,在提升机的提升高程中需要设置象分离装置这类的设备,为此,提升机设备高度降不下来,使老厂房由于高度有限,设备更新受到限制。而新建厂房,由于设备高度大,使厂房的高度也随之增高,从而使厂房的建筑成本大幅度提高。此外,由于设备高度较大给安装、运输和维修都带了很多的不便。针对上述技术的缺陷,中国专利“00256155”号,公开一种“抛丸清理机”,其通过将分离器设置在清理室的下部,提升机下端与分离器的腔室相通,提升机的出口与抛丸器相通,从而降低了设备的高度。但是,这种将分离器设置在地下的装置,给设备的维修、养护带来了许多不便,且地下的操作空间狭窄,光线差,工作环境恶劣。当物料与杂质分离后,杂质积存于地下,清理不便。因此,上述问题成为本领域要急迫解决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连体双提升机,其中,该连体双提升机具有一个主机架,在主机架上设有提升机第一室和提升机第二室,在主机架上部设有头辊组成,在主机架下部设有尾辊组成,牵引结构连接头辊组成和尾辊组成,在牵引结构上设有料斗,并具有一可驱动上述牵引结构的驱动装置。如上所述的一种连体双提升机,设置于主机架上、下部的头辊组成和尾辊组成分别具有第一、第二两辊,其至少一端的第一、二辊同轴设置。如上所述的一种连体双提升机,一驱动装置与上述头辊组成、尾辊组成的一同轴端相联接。如上所述的一种连体双提升机,所述头辊组成、尾辊组成亦可为一体设置,其上分别设有第一、二牵引机构安装部。如上所述的一种连体双提升机,两套牵引机构分别连接上述头辊组成和尾辊组成,并分别设置于提升机第一室和提升机第二室内部;提升机第一室和提升机第二室并列设置。如上所述的一种连体双提升机,上述提升机第一室和提升机第二室内的牵引机构可以是带式,也可以是金属链式。如上所述的一种连体双提升机,所述提升机第一室和第二室之间设有分隔板。如上所述的一种连体双提升机,所述提升机外可设有防护罩。如上所述的一种连体双提升机,所述提升机第一室的进料口联接下物料输送机,一溜管一端联接提升机第一室的出料口,另一端可联接一上物料输送机,该上物料输送机连接一物料分离器,该物料分离器的出口连接一储料斗,该储料斗与提升机第二室的进料斗相通,提升机第二室的牵引机构可达位置上设有一干净物料存储器。如上所述的一种连体双提升机,所述物料输送机可为螺旋输送机或连续刮板式输送机。本技术的特点和优点是由于采用了连体双提升结构的设置,本技术的连体双提升机可有效地降低设备高度,以适应厂房的有限高度以及减少新建厂房投资,同时可按要求完成相关的工艺流程,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连体双提升机可连体联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特点。从而,可广泛适用于建筑材料、化学工业、耐火材料工业、冶金工业、食品工业、铸造车间、锻造车间、面粉厂和粮食仓库等处的物料输送,尤其是高度有限的地方的物料输送。实施例1从附图说明图1和2中可见,本技术的连体双提升机具有一个主机架1,在主机架1上设有两个并列设置的提升机室,即提升机第一室2和提升机第二室3。在主机架1上部设有头辊组成4,在主机架1下部设有尾辊组成7,牵引结构5连接头辊组成4和尾辊组成7。在牵引机构5上设有一组料斗6,一驱动装置10与尾辊组成7相联接,为本技术的连体双提升机提供动力。驱动装置10可由电机、减速机,联轴器组成,也可由电机、减速机,链轮,链条组成。在该连体双提升机外可设有防护罩,该防护罩的上部为头罩8,其设置于主机架1的顶部,在主机架1的底部设有下部壳体9,一中部壳体17连接头罩8和下部壳体9。所述该连体双提升机的上端由头罩8构成一出料口,在该连体双提升机的下端设有一进料口,该进料口可由下部壳体9构成,也可单独设置,如一漏斗件。该连体双提升机的提升机第一室2和提升机第二室3中间共用一个分隔板11;头辊组成4安装在主机架上部,且置于头罩8内,头辊组成4分第一、第二两辊,它们可共用一根轴,轴的两侧由轴承支承,并设有张紧装置。该头辊组成4亦可为一体设置,其上设有两组牵引机构安装部。尾辊组成7安装在主机架下部,并置于下部壳体9内,尾辊组成7分第一、第二两辊,它们可共用一根轴,轴的两侧由轴承支承。该尾辊组成7亦可为一体设置,其上设有两组牵引机构安装部。两套牵引机构5及料斗6各置于提升机第一室2和提升机第二室3的内部,牵引机构5可带式,或金属链式。料斗6固定在牵引机构5上,并且为均匀分布,该料斗6可以为浅料斗,深料斗、有导向边料斗以及组合型料斗,可更加实际需要加以确定。如本技术的连体双提升机的提升机不是很高,中部壳体17可取消,如设备很高,该中部壳体17可由几段组成。尾辊组成7可设微量张紧调整装置,也可不设微量张紧调整装置。在生产流程中,所述物料先进入提升机第一室2的下部进料口,由提升机第一室的牵引机构5和料斗6将物料提起,从出料口出料,送入物料中间处理装置处理,如分离器有效分离后,处理后的物料送入到提升机第二室的下部进料口,由提升机第二室的牵引机构5和料斗6将物料提起,送入到指定位置。本技术的连体双提升机可用在垂直方向或很大倾角输送物料。由于采用了连体双提升结构的设置,本技术有效地降低设备高度,可适应厂房的有限高度,且减少新建厂房投资,同时可按要求完成相关的工艺流程。本技术可连体联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特点,且适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高度有限的地方的物料输送。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各部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中,上述驱动装置10与头辊组成4相联接,为本技术的连体双提升机提供动力。从而可满足设备不同工作环境的要求。本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以及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实施例3根据实际需要,第一提升室的高度可低于第二提升室,以进一步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并同时降低了物料处理的高度,减少处理后物料的传送路径。此外,上述头辊组成及尾辊组成亦可为非同轴传动。本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以及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实施例4本技术可根据需要设置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牵引机构,以满足不同的需要。现列举一具体的本技术的应用例。在铁路车辆的生产和维护中,铁路客、货车整车抛丸除锈清理设备是一种常用设备,在各种吊钩式抛丸清理机以及各种履带式抛丸清理机设备中,可采用本技术的连体双提升机配套设备。图4表示了铁路客、货车整车抛丸除锈清理机物料循环系统。该设备为采用了两组提升机构的物料循环输送系统。如图所示,下螺旋输送机12将物料分别输送到左右两侧牵引机构5的第一提升室2的入料口,该第一提升室的料斗6将物料提起,经溜管13将物料送到上螺旋输送机14,由上螺旋输送机将物料输送到物料分离器15,进行物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体双提升机,其特征在于:该连体双提升机具有一个主机架,在主机架上设有提升机第一室和提升机第二室,在主机架上部设有头辊组成,在主机架下部设有尾辊组成,牵引结构连接头辊组成和尾辊组成,在牵引结构上设有料斗,并具有一可驱动上述牵引结构的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强常海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斯潘塞表面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