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材表面缺陷的智能挖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木材加工检测
,主要涉及一种板材表面缺陷的自动识别、挖取、填补、烘干、打磨的智能挖补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现行的木材标准将木材缺陷分为节子、腐朽、蛀孔、裂纹等八大类,其中最常见的缺陷是节子、蛀孔,这些缺陷会影响木材表面质量、改变木材正常性能、降低木材利用率和使用价值。当前国内企业用于木材表面缺陷修补大多是一种人机结合的简易挖补设备,由一台手提挖掘机和一台木塞成型机组成。通过挖掘机将木材本身的烂木、发黑、死节或开裂等不雅部分挖走,重新填补上预先车削成型的木塞,重新涂胶补上,待干后重新打磨平滑。这一工艺流程除机器为电动外,其余均为人工操作,危险性大,人工成本高,缺陷需要人眼识别,结果易受人的主观影响。木材表面的小面积缺陷(节子、蛀孔)是木材最常见的缺陷,表面修补可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智能识别定位,并通过加工方法挖去,然后将直径相同、高度相等、涂好胶的木塞自动填补到待处理木材上,并烘干、打磨,实现木材表面缺陷的智能检测及挖补。它对优化木材挖补加工工序、提高自动化程度和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材表面缺陷智能挖补装置,包括可移动平台(1)、挖补机构支架(2)、木塞(3)、圆柱导轨(4)、丝杠(5)、滑块螺母(6)、菱形导轨(7)、旋转刀盘组件(8)、压板(8‑1)、内齿轮(8‑2)、吸附装置(8‑3)、钻孔刀具(8‑4)、外齿轮(8‑5)、烘干装置(8‑6)、打磨装置(8‑7)、内齿轮套(8‑8)、上盖(8‑9)、步进电机(8‑10)、转轴(8‑11)、调整垫片(8‑12)、检测装置支架(9)、摄像头(10)、待处理木板(11)、输送链(12)、支撑外链板(12‑1)、防松螺母(12‑2)、紧固螺母(12‑3)、带两圆柱销的夹紧板(12‑4)、弹簧(12‑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材表面缺陷的智能挖补装置,包括可移动平台(1)、挖补机构支架(2)、木塞(3)、圆柱导轨(4)、丝杠(5)、滑块螺母(6)、菱形导轨(7)、旋转刀盘组件(8)、压板(8-1)、内齿轮(8-2)、吸附装置(8-3)、钻孔刀具(8-4)、外齿轮(8-5)、烘干装置(8-6)、打磨装置(8-7)、内齿轮套(8-8)、上盖(8-9)、步进电机(8-10)、转轴(8-11)、调整垫片(8-12)、检测装置支架(9)、摄像头(10)、待处理木板(11)、输送链(12)、支撑外链板(12-1)、防松螺母(12-2)、紧固螺母(12-3)、带两圆柱销的夹紧板(12-4)、弹簧(12-5)、机架(13)、操作控制台(14),其特征是:检测装置支架(9)和挖补机构支架(2)依次布置在输送链(12)的垂直上方,检测装置支架(9)上装有摄像头(10),挖补机构支架(2)上设有旋转刀盘组件(8),旋转刀盘组件(8)用螺栓与滑块螺母(6)相连,可在丝杠(5)的带动下与滑块螺母(6)一起沿圆柱导轨(4)和菱形导轨(7)左右移动;安装在旋转刀盘组件(8)中内齿轮(8-2)齿圈上的钻孔刀具(8-4)、吸附装置(8-3)、烘干装置(8-6)和打磨装置(8-7)可在步进电机(8-10)驱动下绕内齿轮(8-2)的轴线转动;直径相同、高度相等、涂好胶的木塞(3)间隔地排放在可移动平台(1)上;将待处理木板(11)放置在输送链(12)上,从摄像头(10)下方通过,摄像头(10)识别到待处理木板(11)上的表面缺陷后,系统将此信息传递给操作控制台(14)中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输送链(12)的运行速度,将待处理木板(11)上的缺陷位置输送至挖补机构支架(2)下方,旋转刀盘组件(8)中的钻孔刀具(8-4)转动至待处理木板(11)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房友盼,於亚斌,翟菲菲,缑斌丽,杨雨图,徐兆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