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用通讯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824230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用通讯自动化控制系统,属于矿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控器、扩播对讲装置、通讯终端、数据采集装置、控制执行单元和电源,主控器分别与扩播对讲装置、通讯终端、数据采集装置和控制执行单元,电源为上述装置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播对讲装置包括电源处理模块、功放模块、麦克风模块、音频检测模块和电池组,电池组与电源处理模块连接,电源处理模块分别与功放模块和麦克风模块连接,功放模块分别与音频检测模块和麦克风模块连接;能在没有音频信号输入时,可使功放模块不工作,从而降低扩播对讲装置的功耗;另外能减少矿井下环境对通讯终端内线路传输的干扰,提高通讯终端信号的传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矿用通讯自动化控制系统,属于矿用设备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煤矿通讯自动化系统已在我国许多煤矿得到推广应用。自动化系统已不仅仅满足于单一的监测监控信息的传输,还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的综合信息服务。这种多形式信息带给煤矿操作员和管理者自然、生动、真切和有效的交流方式;使矿井高效集中生产,达到安全高效、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总体生产水平,实现安全生产调度网络化、信息化、科学化。由于整个系统是运行在矿井下,在通讯终端传输信号极易受到干扰,从而影响了显示屏显示的内容;另外现有的煤矿通讯自动化系统中的扩播对讲装置,在开启后无论是否有语音输入,其功放模块的电路都始终保持工作状态,这样会浪费许多电能,不利于节约企业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煤矿用通讯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在没有音频信号输入时,可使功放模块不工作,从而降低扩播对讲装置的功耗;另外能减少矿井下环境对通讯终端内线路传输的干扰,提高通讯终端信号的传输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煤矿用通讯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器、扩播对讲装置、通讯终端、数据采集装置、控制执行单元和电源,主控器分别与扩播对讲装置、通讯终端、数据采集装置和控制执行单元,电源为上述装置供电,所述的扩播对讲装置包括电源处理模块、功放模块、麦克风模块、音频检测模块和电池组I,电池组I与电源处理模块连接,电源处理模块分别与功放模块和麦克风模块连接,功放模块分别与音频检测模块和麦克风模块连接;所述的音频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21?R27,电容C21,电解电容C22?C23,三极管Q21?Q24,二极管D21,电磁继电器K0,电容C21的一端与音频输入端Vin+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2的一端、三极管Q2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1的发射极与电阻R22的另一端、三极管Q22的发射极、三极管Q23的发射极、二极管D21的正极、电磁继电器K0中线圈的一端和电磁继电器K0中开关的一端连接后接地;三极管Q21的集电极与电阻R23的一端和电解电容C22的正极连接,电解电容C22的负极与电阻R24、电解电容C23的负极和三极管Q22的基极连接;电解电容C23的正极与电阻R26的一端、电阻R27的一端和三极管Q23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3的基极与电阻R25的一端和三极管Q2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4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4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21和电磁继电器K0中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电磁继电器K0中开关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21的另一端与电阻R23的另一端、电阻R24的另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电压输出VDD1和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进一步,所述的通讯终端包括航空插头、通讯电路板、显示屏和电池组II,航空插头通过航空插线与通讯电路板连接,通讯电路板与显示屏连接,电池组II为通讯电路板供电;所述的通讯电路板包括控制器和通讯接口电路,所述的通讯接口电路包括电阻R1?R4,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D3,通讯接口芯片PCA82C250,通讯接口芯片PCA82C250的管脚1与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接5V电源,二极管D1的负极接输出信号CAN1RX端;通讯接口芯片PCA82C250的管脚2接地;通讯接口芯片PCA82C250的管脚3接5V电源;通讯接口芯片PCA82C250的管脚4通过电阻R1与输入信号CAN1RX端连接;通讯接口芯片PCA82C250的管脚6与电阻R3的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通讯接口芯片PCA82C250的管脚7和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3的正极和电阻R4的一端相连后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与通讯接口芯片PCA82C250的管脚8连接。进一步,所述的主控器为单片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扩播对讲装置增加音频检测电路,对设备内的音频输入情况进行检测,在没有音频输入时,功放模块无输入电压,因此不会工作,同时麦克风模块也不工作,当检测到有音频输入时,音频检测模块使功放模块开始工作,进而实现语音通讯功能,这样就可以降低设备整体的功耗,节约企业成本;另外本技术中通讯终端的通讯接口电路由电阻R1?R4,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D3,通讯接口芯片PCA82C250,通过电阻、稳压二极管相结合的方式,可使通讯终端中信号传输的抗干扰性增加,从而提高通讯终端信号的传输稳定性;保证设备通讯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原理框图;图2是本技术中扩播对讲装置的电原理框图; 图3是扩播对讲装置中音频检测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中通讯终端的电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主控器、扩播对讲装置、通讯终端、数据采集装置、控制执行单元和电源,主控器分别与扩播对讲装置、通讯终端、数据采集装置和控制执行单元,电源为上述装置供电,所述的扩播对讲装置包括电源处理模块、功放模块、麦克风模块、音频检测模块和电池组I,电池组I与电源处理模块连接,电源处理模块分别与功放模块和麦克风模块连接,功放模块分别与音频检测模块和麦克风模块连接;所述的音频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21?R27,电容C21,电解电容C22?C23,三极管Q21?Q24,二极管D21,电磁继电器K0,电容C21的一端与音频输入端Vin+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2的一端、三极管Q2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1的发射极与电阻R22的另一端、三极管Q22的发射极、三极管Q23的发射极、二极管D21的正极、电磁继电器K0中线圈的一端和电磁继电器K0中开关的一端连接后接地;三极管Q21的集电极与电阻R23的一端和电解电容C22的正极连接,电解电容C22的负极与电阻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用通讯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器、扩播对讲装置、通讯终端、数据采集装置、控制执行单元和电源,主控器分别与扩播对讲装置、通讯终端、数据采集装置和控制执行单元,电源为上述装置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播对讲装置包括电源处理模块、功放模块、麦克风模块、音频检测模块和电池组Ⅰ,电池组Ⅰ与电源处理模块连接,电源处理模块分别与功放模块和麦克风模块连接,功放模块分别与音频检测模块和麦克风模块连接;所述的音频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21~R27,电容C21,电解电容C22~C23,三极管Q21~Q24,二极管D21,电磁继电器K0,电容C21的一端与音频输入端Vin+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2的一端、三极管Q2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1的发射极与电阻R22的另一端、三极管Q22的发射极、三极管Q23的发射极、二极管D21的正极、电磁继电器K0中线圈的一端和电磁继电器K0中开关的一端连接后接地;三极管Q21的集电极与电阻R23的一端和电解电容C22的正极连接,电解电容C22的负极与电阻R24、电解电容C23的负极和三极管Q22的基极连接;电解电容C23的正极与电阻R26的一端、电阻R27的一端和三极管Q23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3的基极与电阻R25的一端和三极管Q2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4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4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21和电磁继电器K0中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电磁继电器K0中开关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21的另一端与电阻R23的另一端、电阻R24的另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电压输出VDD1和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军贺广强顾对芳高亚超
申请(专利权)人:华洋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