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凯兵专利>正文

一种鉴定胡桃木细小蠹的引物、试剂盒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22999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胡桃木细小蠹鉴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鉴定胡桃木细小蠹的引物、试剂盒及其方法。一种鉴定胡桃木细小蠹的引物,由第一引物对、第二引物对、第三引物对和第四引物对组成;这四对引物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8所示。该引物根据生物系统生物学,结合胡桃木细小蠹的近缘物种的已知序列,通过标准品的多次验证得到,特异性强,敏感度高,重复性好,能很稳定、快速的鉴定是否为胡桃木细小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鉴定胡桃木细小蠹的试剂盒方便快捷,鉴定方法以第一引物对、第二引物对、第三引物对和第四引物作为引物,对待检测样品的基因组提取物进行PCR扩增,然后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检测,方便快捷,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及胡桃木细小蠢鉴定领域,具体而言,设及一种鉴定胡桃木细小蠢的引 物、试剂盒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对胡桃木细小蠢的鉴定主要是依据W下形态特征:[000引 (1)体形微小,身体全长1. 5-1. 9mm,约为体宽的2. 8-3. 1倍,雌虫体色黄褐,雄虫 近黑色。触角键状部第1、第2节间有嵌隔。额面轻微向口上片边缘抬起,侧缘突成半圆状, 与眼缘的距离为小眼直径的2-3倍;雌虫额面平或稍凹,表面光滑,刻点细密匀称,茸毛密 集,近边缘的茸毛较长;雄虫额面宽而下凹,刻点粗糖,茸毛短且疏,较不显眼。刚毛最长约 达一半眼距。 (2)前胸背板:长约为宽的1. 10-1. 16倍,自基部起一半侧缘横直,前缘弓成宽半 圆形。前缘有约18个银齿。背板顶部位于中部或中部偏前,前半部为鱗状瘤区,瘤多有缺 亥IJ,呈4-6排清晰的近同屯、圆状排列,背板前缘着生的鱗状瘤数目超过12,同排相邻的鱗状 瘤常在基部相连,常于背中线附近出现重叠。背板后半部分为刻点区,表面平缓而光滑,刻 点稍大且密。背板前部表被刚毛较长,随鱗状瘤整齐排列,后部刚毛较疏细。 (3)銷翅:长约为宽的1. 8-1. 9倍,约为前胸背板1. 7倍长,自基部起3/4侧缘横 直,銷翅末端纯圆。銷翅斜面较睹,刻点较大,排列成行形成刻点沟,其中第1、第2沟刻点 较浅,除第1刻点沟于斜面处下陷外,其余刻点沟不下陷。沟间部平滑,宽度约为刻点沟的 1倍或1. 5倍;第1沟间部十分宽,并明显向上隆起;第2沟间部与1等宽,平滑略呈革质; 第1、第3沟间部上各有1列极疏的刻点。位于刻点沟内短且细的刚毛延伸至翅銷基部,沟 间部刚毛大部分较疏地排列于銷翅斜面的基数刻点沟上。雄虫第1、第2沟间部各有1列小 颗粒。 有明显的形态鉴别特征的昆虫,有经验的昆虫鉴定工作者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鉴定 出结果。形态鉴定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具有细微差异的近缘种或区别近似种,尤其是对于鉴 定经验不够丰富的鉴定者而言,更加困难。由于形态极相似,因而往往找不到好的形态鉴别 特征。所W需要分子学鉴定方法去进一步区分。 目前分子学鉴定方法能够准确的区分不同目、科的物种,但对于同属的多个近缘 物种的区分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对序列高度相似的近缘物种设计只扩增一个物种的引物 是困难的;传统物种特异性PCR对假阴性、假阳性结果很敏感。[000引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鉴定胡桃木细小蠢的引物,该引物特异性强,敏 感度高,重复性好,能很稳定的鉴定是否为胡桃木细小蠢。 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鉴定胡桃木细小蠢的试剂盒,为胡桃木细小蠢的 鉴定提供便捷。 本专利技术的第=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鉴定胡桃木细小蠢的方法,该方法结合形态学鉴 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鉴定准确率高,方便快捷,为胡桃木细小蠢提供科学的分类鉴定 依据。 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W下技术方案: 一种鉴定胡桃木细小蠢的引物,由第一引物对、第二引物对、第=引物对和第四引 物对组成; 所述第一引物对由上游引物PI-F和下游引物PI-R组成,所述上游引物PI-F的碱 基序列如SEQIDNo. 1所示;所述下游引物Pl-R的碱基序列如SEQIDNo. 2所示;[001引所述第二引物对由上游引物P2-F和下游引物P2-R组成,所述上游引物P2-F的碱 基序列如SEQIDNo. 3所示;所述下游引物P2-R的碱基序列如SEQIDNo. 4所示; 所述第S引物对由上游引物P3-F和下游引物P3-R组成,所述上游引物P3-F的碱 基序列如SEQIDNo. 5所示;所述下游引物P3-R的碱基序列如SEQIDNo. 6所示; 所述第四引物对由上游引物P4-F和下游引物P4-R组成,所述上游引物P4-F的碱 基序列如SEQIDNo. 7所示;所述下游引物P4-R的碱基序列如SEQIDNo. 8所示。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鉴定胡桃木细小蠢的引物,根据生物系统生物学,结合胡桃木细小 蠢的近缘物种的已知序列,通过标准品的多次验证得到,该引物特异性强,敏感度高,重复 性好,能很稳定、快速的鉴定是否为胡桃木细小蠢。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鉴定胡桃木细小蠢的试剂盒,含有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第一 弓I物对、第二引物对、第S引物对化及第四引物对中的至少一个引物对。 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鉴定胡桃木细小蠢的试剂盒,可W含有第一引物对、第二引 物对、第=引物对W及第四引物对中的任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鉴定胡桃木细小蠢的试剂 盒,可W含有第一引物对、第二引物对、第=引物对W及第四引物对中的任两个;在一些实 施例中,鉴定胡桃木细小蠢的试剂盒,可W含有第一引物对、第二引物对、第=引物对W及 第四引物对中的任=个;在一些实施例中,鉴定胡桃木细小蠢的试剂盒,含有第一引物对、 第二引物对、第=引物对W及第四引物对。 为了便于应用,优选地,所述试剂盒还含有Taq酶、dNTPs和PCRbuffer。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鉴定胡桃木细小蠢的方法,对待检测样品进行分子生物学鉴 定;所述分子生物学鉴定是W权利要求1中的第一引物对、第二引物对、第S引物对和第四 引物对对待检测样品的基因组提取物进行PCR扩增,然后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即可。 目前分子学鉴定方法能够准确的区分不同目、科的物种,但对于同属的多个近缘 物种的区分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本专利技术改进了传统的物种特异性PCR,设计多套中等特异 性引物,通过综合分析几个PCR的结果来确定物种的身份。由中等特异性引物建立的多个 PCR称为组合PCR。本专利技术建立的组合PCR方法较传统物种特异性PCR的优势在于: (1)对序列高度相似的近缘物种设计只扩增一个物种的引物是困难的,而组合 PCR对引物特异性要求较低即允许引物扩增几个物种,因此,引物设计相对容易,运种设计 引物的理念,不仅增加了引物的选择空间降低引物设计的难度,而且可W充分利用基因不 同区域的进化差异,使分析更加客观准确。[002引 似传统物种特异性PCR对假阴性、假阳性结果很敏感,而组合PCR中个别PCR结 果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并不会对鉴定结果有本质的影响,仍然可W根据组合PCR的结 果判断样本的疑似身份; (3)组合PCR同时利用了多个目的片段,从多个角度反映样品身份,比传统的物种 特异性PCR准确性更高;传统PCR鉴别物种时,所需的特异性引物数量一般等于甚至大于待 区分物种的数量,而组合PCR中由于各PCR间交叉效果,其能够用相对较少的反应鉴别多个 物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鉴定胡桃木细小蠢的方法,W第一引物对、第二引物对、第立引 物对和第四引物作为引物,对待检测样品的基因组提取物进行PCR扩增,然后对PCR扩增产 物进行检测,方便快捷,可靠性高。进一步地,在所述分子生物学鉴定前先对待检测样品进行形态学鉴定,确定符合 胡桃木细小蠢的形态特征后,再进行所述分子生物学鉴定。先采用形态学方法进行初步鉴定,其优点有: (1)误差小:形态学研究直观,中间环节少,造成人为误差的可能性最小,只要保 持昆虫标本的完整性,不同的人可进行多次重复的观察,必要时可与模式标本对比,W减少 鉴定错误; (2)发现昆虫数量巨大,积累文献资料多:在昆虫分类研究的几百年里,已经采集 了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鉴定胡桃木细小蠹的引物,其特征在于,由第一引物对、第二引物对、第三引物对和第四引物对组成;所述第一引物对由上游引物P1‑F和下游引物P1‑R组成,所述上游引物P1‑F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下游引物P1‑R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第二引物对由上游引物P2‑F和下游引物P2‑R组成,所述上游引物P2‑F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下游引物P2‑R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所述第三引物对由上游引物P3‑F和下游引物P3‑R组成,所述上游引物P3‑F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所述下游引物P3‑R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所述第四引物对由上游引物P4‑F和下游引物P4‑R组成,所述上游引物P4‑F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所述下游引物P4‑R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兵张永宏吴志毅李海林刘海军谈珺马骏胡学难
申请(专利权)人:李凯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