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光纤配线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1851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光纤配线盘,包括配线盘以及读卡器,所述读卡器包括读写芯片和与其连接的多天线集成端口控制器,所述配线盘上嵌入多个与多天线集成端口控制器相连的读卡器天线线圈;所述读卡器天线线圈与嵌入在光纤连接器内的RFID电子标签的天线线圈一一对应,读写芯片经多天线集成端口控制器控制相应的读卡器天线线圈,进行逐一控制录入或读取光纤、光纤连接器及光纤端口各类信息。读卡器天线线圈嵌入光纤配线盘有三种方案:包括抽拉式、隐藏抽拉式、翻盖式。用户通过读卡器读取产品信息并可快速定位有故障的光跳线,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错误连接,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可靠度高,适应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通信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光纤配线盘
技术介绍
在光纤通信中,通常采用光跳线连接接入网局端ODF的内线设备侧与外线光缆侦牝由于大量光跳线布置在同一个区域,连接光跳线时会遇到如下问题:(1)如果要新开通一个之前尚未开通的端口,很难查找该端口的位置;(2)光纤连接出现问题,很难找到出现问题的光跳线。而在用户端的光缆交接箱位置,会出现如下问题:(1)施工时难以判断主干端口和配线端口的关系;(2)故障时难以查找光纤,无法判断光缆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智能光纤配线盘,本专利技术将读卡器天线线圈嵌入光纤配线盘,再通过读取智能光纤跳线RFID电子标签识别相应的光纤连接器及光纤端口,用户通过读卡器读取产品信息并可快速定位有故障的光纤连接器及光纤端口,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错误连接,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且可靠度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光纤配线盘,包括配线盘以及读卡器,所述读卡器包括读写芯片和与其连接的多天线集成端口控制器,所述配线盘上嵌入多个与多天线集成端口控制器相连的读卡器天线线圈;所述读卡器天线线圈与嵌入在光纤连接器内的RFID电子标签的天线线圈一一对应,读写芯片经多天线集成端口控制器控制相应的读卡器天线线圈,进行逐一控制录入或读取光纤、光纤连接器及光纤端口各类信息。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光纤配线盘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配线盘的上方设有盖板,所述读卡器天线线圈嵌入在盖板内。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光纤配线盘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盖板为可移动的,多个读卡器天线线圈嵌入在盖板的外沿,当盖板被水平抽拉至读卡器天线线圈与嵌入在光纤连接器内的RFID电子标签的天线线圈一一对应时,读写芯片经多天线集成端口控制器控制相应的读卡器天线线圈,进行逐一控制录入或读取光纤、光纤连接器及光纤端口各类?目息O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光纤配线盘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盖板的外沿可沿水平轴上下翻转,多个读卡器天线线圈嵌入在盖板的外沿,当盖板的外沿被翻转至读卡器天线线圈与嵌入在光纤连接器内的RFID电子标签的天线线圈一一对应时,读写芯片经多天线集成端口控制器控制相应的读卡器天线线圈,进行逐一控制录入或读取光纤、光纤连接器及光纤端口各类信息。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光纤配线盘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盖板上设有盖板拉手。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光纤配线盘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配线盘的上方设有盖板,配线盘内设有光纤适配器,光纤适配器与盖板的间隙处插入一可抽拉移动的卡片,所述读卡器天线线圈嵌入在卡片内;当卡片被水平抽拉至读卡器天线线圈与嵌入在光纤连接器内的RFID电子标签的天线线圈一一对应时,读写芯片经多天线集成端口控制器控制相应的读卡器天线线圈,进行逐一控制录入或读取光纤、光纤连接器及光纤端口各类信息。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将读卡器天线线圈嵌入光纤配线盘,再通过读取智能光纤跳线RFID电子标签识别相应的光纤、光纤连接器及光纤端口,方便生产商实现智能化管理及后期维护,用户通过读卡器读取产品信息并可快速定位有故障的光纤连接器及光纤端口,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错误连接,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可靠度高,适应市场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智能光纤配线盘系统框图。图2是抽拉式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俯视图,(b)为仰视图。图3是隐藏抽拉式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俯视图,(b)为仰视图。图4是翻盖式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俯视图,(b)为仰视图。图中的附图标记解释为:1-光纤连接器,2-配线盘的托盘,3-读卡器天线线圈,4-可抽拉移动的配线盘的盖板的外沿,5-配线盘的上盖,6-可抽拉移动的卡片的外沿,7-盖板拉手,8-卡片拉手,9-嵌入在光纤连接器内的RFID电子标签的天线线圈,10-光纤适配器,11-可沿水平轴上下翻转的盖板,12-读卡器天线线圈阵列,13-光纤端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智能光纤配线盘系统框图,一种智能光纤配线盘,包括配线盘以及读卡器,所述读卡器包括读写芯片和与其连接的多天线集成端口控制器,所述配线盘上嵌入多个与多天线集成端口控制器相连的读卡器天线线圈;所述读卡器天线线圈与嵌入在光纤连接器内的RFID电子标签的天线线圈一一对应,读写芯片经多天线集成端口控制器控制相应的读卡器天线线圈,进行逐一控制录入或读取光纤、光纤连接器及光纤端口 13各类信息。多个读卡器天线线圈排列成读卡器天线线圈阵列12。本专利技术列出三种实施例,分别如图2、图3、图4所示。方案一:抽拉式。参见图2所示是抽拉式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中的(a)为俯视图,图2中的(b)为仰视图,本专利技术包括配线盘以及读卡器,所述读卡器包括读写芯片和与其连接的多天线集成端口控制器,所述配线盘的上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为可移动的,多个读卡器天线线圈3嵌入在盖板的外沿4,当盖板被水平抽拉至读卡器天线线圈与嵌入在光纤连接器1内的RFID电子标签的天线线圈9 一一对应时,读写芯片(内置于配线盘)经多天线集成端口控制器(内置于配线盘)控制相应的读卡器天线线圈,进行逐一控制录入或读取光纤、光纤连接器及光纤端口各类信息。其中,2为配线盘托盘,7为盖板拉手,10为光纤适配器。方案二:隐藏抽拉式。参见图3所示是隐藏抽拉式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中的(a )为俯视图,图3中的(b )为仰视图。本专利技术包括配线盘以及读卡器,所述读卡器包括读写芯片和与其连接的多天线集成端口控制器,所述配线盘的上方设有盖板,配线盘内设有光纤适配器,光纤适配器与盖板的间隙处插入一可抽拉移动的卡片,卡片的外沿6内嵌入多个与多天线集成端口控制器相连的读卡器天线线圈3 ;当卡片被水平抽拉至读卡器天线线圈与嵌入在光纤连接器1内的RFID电子标签的天线线圈9 一一对应时,读写芯片(内置于配线盘)经多天线集成端口控制器(内置于配线盘)控制相应的读卡器天线线圈,进行逐一控制录入或读取光纤、光纤连接器及光纤端口各类信息。其中,5为配线盘的上盖,2为配线盘的托盘,8为卡片拉手,10为光纤适配器。方案三:翻盖式。参见图4所示是翻盖式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中的(a)为俯视图,图4中的(b)为仰视图,本专利技术包括配线盘以及读卡器,所述读卡器包括读写芯片和与其连接的多天线集成端口控制器,所述配线盘的上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11的外沿可沿水平轴上下翻转,多个读卡器天线线圈3嵌入在盖板的外沿,当盖板的外沿被翻转至读卡器天线线圈与嵌入在光纤连接器1内的RFID电子标签的天线线圈9 一一对应时,读写芯片(内置于配线盘)经多天线集成端口控制器(内置于配线盘)控制相应的读卡器天线线圈,进行逐一控制录入或读取光纤、光纤连接器及光纤端口各类信息。其中,5为配线盘的上盖,2为配线盘的托盘,10为光纤适配器。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代,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光纤配线盘,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线盘以及读卡器,所述读卡器包括读写芯片和与其连接的多天线集成端口控制器,所述配线盘上嵌入多个与多天线集成端口控制器相连的读卡器天线线圈;所述读卡器天线线圈与嵌入在光纤连接器内的RFID电子标签的天线线圈一一对应,读写芯片经多天线集成端口控制器控制相应的读卡器天线线圈,进行逐一控制录入或读取光纤、光纤连接器及光纤端口各类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宁李荣骏钱晨马正北涂兴华刘逢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