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镶嵌式艺术品的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1305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5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镶嵌式艺术品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制备的坯料浸入所得的透明釉浆中干燥后,在胚体表面作画,在雕刻部分沿着墨迹两侧边缘刻出凹槽,完成全部雕刻工作后装窑后进行烧制,烧窑结束后降至室温后,取出半成品,在常温下静置,使陶瓷半成品表面的釉层产生裂纹,然后将彩色玉石镶嵌物经过切割雕刻成所需形状并粘贴于凹槽中,完成全部镶嵌工作浸入带颜色的釉浆中3~12秒,浸完后,取出并剔除覆盖在彩色玉石表面釉浆,干燥,得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原料的合理配比,以及工艺步骤的调整,使得在烧制过程中,不易脱落和开裂,烧成率高,成品既具有凹凸立体感的裂纹效果,且又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外观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艺术品的制作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镶嵌式艺术品的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坭兴陶的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备坯料:坯料选用横穿钦州市区的钦江以东的泥土,俗称东泥(为软质粘土,颜色为黄白色,含微量石英砂,在坭兴陶的生产工艺中起调整可塑性以结合性作用),和钦江以西地域的泥土,俗称西泥(含有少量K20、Na0、CaO、MgO、Fe203、Ti02、Mn02,是一种含铁量较高的紫泥石,颜色为紫红色,表面层有少量铁质浸染,为硬质粘土,可塑性及结合性较差),按东泥40?60 %、西泥40?60 %的重量百分比混合,经研磨、脱水等一系列工艺制成坯料;坯料的含水率为24?25% ;2)坯体成型:采用可塑法或注浆法将坯料制成各种器型的坯体;3)修整坯体:将坯体修整以达到设计要求;4)干燥:采用风干法对坯体进行干燥,使坯体水分排除;5)绘画雕刻:在坯体上书写作画并进行雕刻;6):坯体干燥;7)烧制坯体:将干燥的坯体装窑烧制,烧制温度控制在1100?1200°C,烧制时间为10h,冷却后出窑;8)抛光打磨:将坯体抛光打磨,即得。由于坭兴陶制品表面装饰主要以雕刻为主,由于坭兴陶在烧制过程中表面会氧化一层灰质,需要通过打磨后才能显现其窑变的本色,但窑变所产生的斑斓色彩也会和雕刻在表面的装饰图案融为一体,使得装饰图案不明显,难以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虽然近年来通过白泥、黄泥镶嵌在雕刻好的图案上再进行烧制以达到装饰图案的对比性,由于镶嵌在坯体表面的白泥、黄泥与坭兴陶的收缩性(膨胀系数)不同,在烧制过程中容易脱落或者开裂,成品率仅有20%左右,严重影响了装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镶嵌式艺术品的制作工艺,成品率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种镶嵌式艺术品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坯料;S2、制备透明釉浆;S3、将所得的坯料浸入所得的透明釉浆中5?15秒,使坯料表面釉层的厚度达到2?9mm,取出干燥,得胚体;S4、在胚体表面作画,对坯体口部和暂不雕刻部分用塑料薄膜包裹,在雕刻部分沿着墨迹两侧边缘刻出凹槽,撕开部分塑料薄膜按上述方法继续雕刻,直至完成全部雕刻工作,得半成品;S5、将半成品装窑后进行烧制,通入氮气,控制窑内温度从以130?230°C /小时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至900?960 °C,调整升温速率为35?55°C /小、时,使烧制温度继续上升到1000?1250°C,止火,自然降温至200?260°C,打开窑门;S6、当窑内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半成品,在常温下静置1?3天,使陶瓷半成品表面的釉层产生裂纹,然后将彩色玉石镶嵌物经过切割雕刻成所需形状并粘贴于凹槽中,直至完成全部镶嵌工作;S7、将步骤S6所得的陶瓷半成品浸入带颜色的釉浆中3?12秒,浸完后,取出并剔除覆盖在彩色玉石表面釉楽.,干燥,得成品。优选地,透明釉浆由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称取长石粉30?35份、双飞粉5?10份、黄长石3?8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1份、石英3?8份、高岭土 5?10份、氧化硅20?25份、氧化锌5?10份、碳酸钙3?6份、防腐剂0.05?0.15份、流变剂0.02?0.05份、水5?15份至于球磨机内,球磨48?72小时后,出料,过250目筛,加入浓度为1?2%加氯化氨,调整波美计浓度至30?40°。优选地,所述防腐剂为次六酸钠、次六酸钙、十四烷基三丁基氯化磷、苯甲酸按质量比2:1:3:1混合所得。优选地,所述流变剂为明胶、聚氧化乙烯、聚乙二醇、脂肪胺聚乙烯按质量比1:1:1: 1混合所得。优选地,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的pH值为6.6?7.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原料的合理配比,以及工艺步骤的调整,使得在烧制过程中,不易脱落和开裂,烧成率高,成品既具有凹凸立体感的裂纹效果,且又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外观美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中的透明釉浆由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称取长石粉30?35份、双飞粉5?10份、黄长石3?8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1份、石英3?8份、高岭土 5?10份、氧化硅20?25份、氧化锌5?10份、碳酸钙3?6份、防腐剂0.05?0.15份、流变剂0.02?0.05份、水5?15份至于球磨机内,球磨48?72小时后,出料,过250目筛,加入浓度为1?2%加氯化氨,调整波美计浓度至30?40° ;所述防腐剂为次六酸钠、次六酸钙、十四烷基三丁基氯化磷、苯甲酸按质量比2: 1: 3: 1混合所得;所述流变剂为明胶、聚氧化乙烯、聚乙二醇、脂肪胺聚乙烯按质量比1: 1: 1: 1混合所得;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的pH值为6.6?7.6。实施例1S1、制备坯料;S2、制备透明釉浆;S3、将所得的坯料浸入所得的透明釉浆中5秒,使坯料表面釉层的厚度达到2mm,取出干燥,得胚体;S4、在胚体表面作画,对坯体口部和暂不雕刻部分用塑料薄膜包裹,在雕刻部分沿着墨迹两侧边缘刻出凹槽,撕开部分塑料薄膜按上述方法继续雕刻,直至完成全部雕刻工作,得半成品;S5、将半成品装窑后进行烧制,通入氮气,控制窑内温度从以130°C /小时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至900°C,调整升温速率为35°C /小时,使烧制温度继续上升到1000°C,止火,自然降温至200°C,打开窑门;S6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镶嵌式艺术品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坯料;S2、制备透明釉浆;S3、将所得的坯料浸入所得的透明釉浆中5~15秒,使坯料表面釉层的厚度达到2~9mm,取出干燥,得胚体;S4、在胚体表面作画,对坯体口部和暂不雕刻部分用塑料薄膜包裹,在雕刻部分沿着墨迹两侧边缘刻出凹槽,撕开部分塑料薄膜按上述方法继续雕刻,直至完成全部雕刻工作,得半成品;S5、将半成品装窑后进行烧制,通入氮气,控制窑内温度从以130~230℃/小时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至900~960℃,调整升温速率为35~55℃/小时,使烧制温度继续上升到1000~1250℃,止火,自然降温至200~260℃,打开窑门;S6、当窑内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半成品,在常温下静置1~3天,使陶瓷半成品表面的釉层产生裂纹,然后将彩色玉石镶嵌物经过切割雕刻成所需形状并粘贴于凹槽中,直至完成全部镶嵌工作;S7、将步骤S6所得的陶瓷半成品浸入带颜色的釉浆中3~12秒,浸完后,取出并剔除覆盖在彩色玉石表面釉浆,干燥,得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武刘艳潘志勇任卫红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