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除草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0922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5 0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玉米田除草剂,有效成分为环磺酮、噻酮磺隆、氯氨吡啶酸(或其酯类化合物);环磺酮在除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30%,噻酮磺隆在除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30%、氯氨吡啶酸(或其酯类化合物)在除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40%,其余为农药助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环磺酮、噻酮磺隆、氯氨吡啶酸(或其酯类化合物)复配后提高除草效果、扩大杀草谱,低毒、低残留,且显著降低用药量、用药次数及使用成本,组合物效果明显高于各单剂,是防除玉米田一年生杂草较好的新型组合物药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玉米田除草剂,是以环磺酮、噻酮磺隆、氯氨吡啶酸(或其酯类化 合物)为有效成分,用于防除玉米田一年生杂草。
技术介绍
环磺酮(tembotrione),是一种三酮类选择性除草剂,可有效防治主要的阔叶草 和一些禾本科杂草,如苘麻、苋菜、藜、寥、稗草、马唐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用于芽前封闭 处理和芽后茎叶处理。 噻酮磺隆(thiencarbazone-methyl)为磺酰氨基羰基三唑啉酮类除草剂,是乙酰 乳酸合成酶抑制剂。噻酮磺隆是可有效防除玉米田禾本科杂草如马唐、牛筋草、稗草、狗尾 草等和大部分阔叶杂草,登记用于玉米(大田,甜玉米,爆花玉米)、小麦以及在住宅区域的 草坪和观赏植物用于防除一年生杂草,芽前和芽后早期均可使用,芽后使用剂量远低于芽 前使用剂量。 氯氨吡啶酸(aminopyralid),为吡啶羧酸类新型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一年生及 多年生阔叶杂草,广泛用于山地、草原、种植地和非耕地杂草的防除。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 (Fluroxypyr-meptyl)为吡啶氧乙酸类除草剂为激素型除草剂,可被植物的叶片和根吸收 传导,使植株畸形、扭曲死亡,主要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对禾本科杂草无效。氯氟吡氧乙酸 异辛酯适用于禾本科作物田和果林茶地防除阔叶杂草如猪殃殃、繁缕、田旋花、马齿苋、水 花生、铁苋菜等阔叶杂草。 本专利技术人对环磺酮、噻酮磺隆、氯氨吡啶酸或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混配进行了 深入研究,发现环磺酮、噻酮磺隆、氯氨吡啶酸或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混配有协同增效响 应,尤其是对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青葙(Celosia argentea)、篇蓄(Polygonum aviculare)有明显的协同增效响应,扩大杀草谱。环磺酮、噻酮磺隆、氯氨P比啶酸(或其酯 类化合物)的复配无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农田杂草产生抗药性问题及实际防治效果 较差,提供一种高效、低毒、速效性好且持效期长,有利于农田杂草综合治理的除草剂。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将该除草剂用于防除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等。 技术方案:一种玉米田除草剂,有效成分为环磺酮、噻酮磺隆、氯氨吡啶酸(或其 酯类化合物);环磺酮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30%,噻酮磺隆在组合物中的重量 百分比为1%~30%、氯氨吡啶酸(或其酯类化合物)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 40%,其余为农药助剂。 所述的除草剂可加入适宜的农药助剂,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加工成 油悬浮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等适合农业使用的应用剂型。 本专利技术除草剂中使用的助剂包括溶剂、乳化剂、润湿剂、稳定剂、分散剂、增稠剂、 pH调节剂、消泡剂、防冻剂、去离子水、填料等,都是农药制剂加工中常用的各种助剂,具体 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的试验进行确定。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草剂各种应用剂型的生产工艺均属现有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 述。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草剂,通常采用兑水茎叶喷雾方法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农 业上应用的其他使用技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草剂,在应用时应在玉米田一年生杂草5叶期前使用。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草剂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草剂,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比 单剂有了明显提高,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用药次数,降低了用药成本,减少了农 药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草剂,两种有效成份的组合,扩大了除草谱,一次用药即可解决 各种杂草问题,弥补了单剂使用时的缺陷和局限性。 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草剂,有效成份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可以克服长期单一使用容 易产生抗性的缺点,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对杂草抗性的综合治理有着重要意义。 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除草剂,药效发挥迅速,持效期长,使用成本低,使用方便,省时省 力,其推广应用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简洁明了,本专利技术用以下具体实施例 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绝非仅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描 述本专利技术,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 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Colby法评价除草剂联合方式(NY/T 1155. 7-2006),其公式如下: 式中: A为环磺酮以某剂量单用时对靶标杂草的鲜重抑制率; B为噻酮磺隆以某剂量单用时对靶标杂草的鲜重抑制率; C为氯氨吡啶酸或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以某剂量单用时对靶标杂草的鲜重抑制 率; η为混配的除草剂品种数; Ε。为环磺酮、噻酮磺隆、氯氨吡啶酸或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三种药剂混用时对靶 标杂草鲜重抑制率的理论值; Ε为环磺酮、噻酮磺隆、氯氨吡啶酸或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三种药剂混用时对靶标 杂草鲜重抑制率为对照的实测值。 评价标准:当Ε。- Ε > 10%时,表示为协同增效作用;当-10%彡E。- Ε彡10% 时,表现为协同相加作用;当Ε。- Ε < - 10%时,表现为协同拮抗作用。 实施例一:环磺酮、噻酮磺隆、氯氨吡啶酸及其复配对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青葙(Celosia argentea)、篇蓄(Polygonum aviculare)的室内毒力测定试 验D 表1、环磺酮、噻酮磺隆、氯氨吡啶酸及其复配对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的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根据Colby法评价除草剂联合方式,表1数据显示,环磺酮、噻酮磺隆、氯氨吡啶酸 三元组合对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增效作用显著,Ε〇-Ε值均大于20% 〇 表2、环磺酮、噻酮磺隆、氯氨吡啶酸及其复配对青葙(Celosia argentea)的室内 毒力测定结果 根据Colby法评价除草剂联合方式,表2数据显示,环磺酮、噻酮磺隆、氯氨吡啶酸 三元组合对青葙(〇61〇813 3作611丨63)4。-8值均大于20%。 表3、对篇蓄(Polygonum aviculare)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根据Colby法评价除草剂联合方式,表3数据显示,环磺酮、噻酮磺隆、氯氨吡啶酸 三元组合对篇蓄(?〇15^〇皿1113¥;[01113代)增效作用显著4。4值均大于20%0 实施例二:环磺酮、噻酮磺隆、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及其复配对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青葙(Celosia argentea)、篇蓄(Polygonum aviculare)的室内毒力测定试 验。 表4、对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根据Colby法评价除草剂联合方式,表4数据显示,环磺酮、噻酮磺隆、氯氟吡氧乙 酸异辛酯三元组合对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增效作用显著,EQ-E值均大于20%。 表5、对青葙(Celosia argentea)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根据Colby法评价除草剂联合方式,表5数据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玉米田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环磺酮、噻酮磺隆、氯氨吡啶酸或其酯类化合物;环磺酮在除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30%,噻酮磺隆在除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30%、氯氨吡啶酸或其酯类化合物在除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40%,其余为农药助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礼文刘鹏冷忠国陈佛祥朱刚张志伟吴泽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