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救生式海水淡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救生设备
,涉及一种救生式海水淡化装置,以石墨烯为淡化主材制造海洋环境中的应急式海水淡化装置,为海洋环境中的被困人员提供饮用水。
技术介绍
:舰船、飞机失事,海上作业人员意外落水事故时有发生,根据权威资料显示:在常温下,海上落水人员漂浮在有阳光直射的海面上,连续24小时不喝水即出现生理性机能障碍,36小时即失去意识直至死亡。目前,舰船、飞机及海上作业平台上配备的救生衣、救生筏等救生装备因技术原因,不能解决为海上落水人员提供饮用淡水,一旦在海上发生失事或人员意外落水,若得不到及时营救,一般会因没有饮用淡水支持或被迫饮用海水而中毒身亡。有尝试在救生衣、救生筏等海上救生装备上配备电动式或手动式海水淡化器,均因体积大、电能支持困难、操作复杂、普通人群无法使用等技术原因,至今没有解决为海上落水人员提供饮用淡水的问题。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蜂巢型网状二维晶体材料,其厚度只有0.33nm,比表面积可达2630m2/g,具有超强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生物互溶性,如用石墨烯制成厚度100nm的包装袋,可承受2T物品重量。石墨烯与高分子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救生式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顶盖、杯型渗透芯、透水护罩、吸管、渗透层、单向吸嘴、吊绳、绕绳器、膨胀气室、包胶压铅、淡水腔、海水腔、杯体和密封圈;杯体由杯型渗透芯和渗透层配合构成,杯体的左右两侧壁设置有杯型渗透芯,杯型渗透芯与带有密封圈的顶盖内螺纹连接,透水护罩与顶盖外螺纹连接,杯型渗透芯内部空间形成膨胀气室和淡水腔,膨胀气室为顶盖下方3cm空间的范围,杯型渗透芯的外部与透水护罩之间的空隙形成海水腔,海水腔的底部设置1‑3块包胶压铅,吊绳的下端与顶盖固定连接,吊绳的上端与绕绳器缠绕式固定连接,吸管的下端通过顶盖插入杯体的底部,吸管的上端与单向吸嘴连通,吸管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生式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顶盖、杯型渗透芯、透水护罩、吸管、渗透层、单向吸嘴、吊绳、绕绳器、膨胀气室、包胶压铅、淡水腔、海水腔、杯体和密封圈;杯体由杯型渗透芯和渗透层配合构成,杯体的左右两侧壁设置有杯型渗透芯,杯型渗透芯与带有密封圈的顶盖内螺纹连接,透水护罩与顶盖外螺纹连接,杯型渗透芯内部空间形成膨胀气室和淡水腔,膨胀气室为顶盖下方3cm空间的范围,杯型渗透芯的外部与透水护罩之间的空隙形成海水腔,海水腔的底部设置1-3块包胶压铅,吊绳的下端与顶盖固定连接,吊绳的上端与绕绳器缠绕式固定连接,吸管的下端通过顶盖插入杯体的底部,吸管的上端与单向吸嘴连通,吸管与顶盖之间和吸管与单向吸嘴之间分别对接密封;各部件配合构成救生式海水淡化装置,安装于船舶、飞机、救生筏、救生衣和降落伞体上配合使用,实现不间断地为海洋被困人员提供饮用淡水,提高被困人员的生存机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式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式的吸管的材质为无毒聚碳酸酯,长度为60cm;渗透层厚度为1-6mm,在海水压力作用下供海水分子进入淡水腔,对水合氯离子及其它溶质的阻隔率达99%,渗透层由杯体两端各留出3cm,在中间段上制有直径为2.5mm的密集透水孔,选用孔径纳米级的石墨烯海水淡化膜沿杯体的外表面敷设3-9层,杯体的两端无孔段将石墨烯海水淡化膜与杯体和石墨烯海水淡化膜与膜层之间胶合一体形成渗透层;单向吸嘴为无毒聚碳酸酯材质,能够浮在水面上,便于饮水、排气、防止海水倒灌;吊绳是直径为2.5mm,长度为10m的脱水性能和柔性良好的伞绳;膨胀气室能够反冲杯型渗透芯,为饮用者提供饮水助力;包胶压铅经过防腐蚀处理,用以调整救生式海水淡化装置的负浮力使其重心与海平面保持垂直,保证吸管和单向吸嘴的一端向上;淡水腔的容积大于300mL,用以集存淡水;杯体为石墨烯改性复合无毒硬质聚酯材料;密封圈为食品机械专用的无毒抗老化橡胶。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山,郭洪云,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华高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