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式双向自动调心托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0780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连杆式双向自动调心托辊,属输送机胶带纠偏装置。由横梁和固定其上的支架、轮架、转动座、限位架组成支承构件,分别支承中、左、右托辊组件、滚轮组件、连杆组件等,其特征是左右辊筒为小头在上大头在下的锥形辊筒,连杆组件设置在横梁下,通过叉子、销轴与转动臂连接,再经转轴与支承左右托辊的托架铰接,形成可调槽角偏置角的纠偏结构。该调心托辊结构合理、各构件相对转动处均采用滚动轴承,摩擦阻力小,转动灵活,调心过程平稳,调心效果显著。(*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胶带输送机械装置,适用于胶带输送中胶带跑偏的防偏和纠偏。广泛用于煤矿、港口、电厂输送散状物的胶带输送机,作为既是承载构件又是牵引构件的胶带系一柔性构件,一般长度也较大,因而在运行中经常产生偏心运行状况,情况严重时造成机件损坏,胶带受损,为了保持输送机的正常运行,采用调心托辊进行防偏和纠偏。过去的自动调心托辊有整体旋转摩擦式和整体旋转立柱式,由于其构造上的欠缺,在调心过程中使胶带产生了蛇形运行,甚至加剧了胶带的偏心运行,达不到自动调心的良好效果。技术申请号87203010.5的偏心连杆式调心托辊,它靠托辊的摩擦推动力和档辊的推动力使输送带回到对中位置。该结构铰支点多,结构复杂,特别是靠档辊纠偏容易造成胶带的损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个结构合理、调心过程平稳、调心效果显著的连杆式双向自动调心托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参见图5),在锥形辊筒近大端的0点处,辊筒表面与胶带速度相同,O点处的相对滑动量等于零,而小头方向上滑动量逐渐增加。当胶带处于A的正常位置时,两侧的摩擦力相等(H=I),因而处于平衡状态,两辊筒处于C--D线上。当胶带在运行中跑偏至左侧A′时,左右锥形辊筒的摩擦力的平衡状态就受到了破坏,仅是在有H′与I′摩擦力差的左侧胶带处于拉伸状态。这时,左右锥形辊筒处在C′--D′所示的位置。在蛇行状态时,锥形辊筒表面的O点给予胶带的力是OL,如将此力分解,可分解为OM及ON,因此,胶带由于ON分力的作用,就回到了原来的正常位置,如胶带回到A的原来位置,两锥形辊筒上的摩擦力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摩擦力又处于平衡状态。连杆式双向自动调心托辊就是根据上述原理设计成以横梁作为主要支承构件连接在输送机中间架上。在横梁上固定着支架、轮架、转动座,分别支承中托辊组件、左右托辊组件和间接连接连杆组件的转轴、左、右托辊组件中的辊筒系锥形滚筒,小头在上、大头在下,它通过托架一端搁置在滚轮组件上,另一端与转轴铰接,转轴又通过转动臂与设置在横梁下方的连杆组件相连,并装有限位装置,以保证两锥形辊筒能在偏置角±12°内连锁摆动来达到纠正胶带偏心蛇行的目的。各构件的相对转动处均采用滚动轴承和采取良好的防尘密封措施。按照本技术设计的调心托辊,其调心原理正确,结构合理,各构件的相对转动处摩擦阻力小,转动灵活,调心过程平稳,调心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工作原理图。根据上述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连杆式双向自动调心托辊(参见图1)以槽钢制成的横梁6作为主要支承构件,在横梁6中点固定连接着支架8、两侧有轮架5、转动座12和下方的限位架13。支架8上支承着中托辊组件2,它由圆柱形的辊筒、两端内孔紧配轴承座,座内装有滚动轴承、密封圈和垫片,并由轴支承在支架8上,随胶带的运行作回转运动(图中未显示具体结构,与以下叙述的左右托辊组件结构相同)。横梁6两侧的轮架5是安装滚轮组件4的支承构件,轮架5与横梁6的连接处装有可调垫片15,能调整左右托辊组件1的槽形角度α(30°~45°),左右转动灵活的滚轮组件4起支撑托架3作用。滚轮组件4(参见图3)由小轴26与滚动轴承24内圈过盈配合,轴承24两侧装有带贮油羊毛毡圈25的两侧端盖23,转动灵活的滚轮22设置在两端盖23之间,它与端盖间隙配合,与轴承24外圈过盈配合,它们通过小轴26支承在轮架5上。左、右托辊组件1(参见图2)的轴18两端各装有密封圈20、滚动轴承17和轴承座19、轴承17内圈与轴18、外圈与轴承座19都是过盈配合,而轴承座19与轴18是间隙配合。轴承座19两外侧装有垫片21,锥形滚筒16内孔与轴承座19过渡配合。左右托辊组件1小头在上大头在下,通过轴18的两端支承在托架3上,托架3一端搁置在滚轮组件4上,另一端通过圆销9与转轴27铰接。转轴27(参见图4)被支承在带滚动轴承36、定距环30的转动座12中,转动座12设置在横梁6两侧,转动座12两端还装有带贮油羊毛毡圈28的上盖29和下盖31。转轴27的下部连接着转动臂11,由螺母、垫圈连接,截面为长方体形的转动臂11内装有滚动轴承33和带有贮油羊毛毡圈34的闷盖35,转动臂11是连接转轴27和连杆组件的桥梁另件,连杆组件(参见图1)包括连杆10、叉子7和销轴32,并通过销轴32与转动臂11连接。横梁6两端下方转动臂11的外侧固定有限位架13,架中装有限位螺钉14。限位螺钉14用来控制连杆组件,它通过转动臂11的转动与限位螺钉14的相碰来控制左右锥形辊筒16在±12°的偏置角内摆动,限位架13的固定位置通过调整获得。中辊筒和左右锥形辊筒16材料均采用铸铁。由于左右托辊组件1通过托架3、圆销9与转轴27铰接,而转轴27又通过转动臂11与连杆组件相连。当胶带在蛇行时,左右锥形辊筒16就绕着P--P对称中心面偏转一个角度,该偏置角被控制在±12°的范围内,连杆组件的连锁动作使转动臂11与固定在横梁6下方的限位架13中的限位螺钉14相碰即能达到限位作用,保证了两锥形辊筒16在±12°的偏置角内摆动,通过调整限位螺钉14的位置可以调整左右托辊组件1的偏置角大小。当输送机胶带处在正常运行时,两侧锥形辊筒16上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整个机构受力平衡,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参见图5)。若胶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左侧跑偏时,平衡状态受到破坏,辊筒一侧前倾一侧后倾,转轴27就连同锥形辊筒16顺时针偏转一个角度,机构处于图5所示假想线位置,这时由于双向连杆机构的牵引,再加锥形辊筒16大小头线速度不同,产生了一个作用于胶带使其向右的摩擦推动力ON将胶带推到中心位置,整个机构也回到对中位置,跑偏即被纠正。由于纠偏的摩擦推动力存在于整个调心过程的始终,就能使胶带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得到防偏和纠偏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胶带输送机的连杆式双向自动调心托辊,由横梁(6)和固定在横梁(6)上的支架(8)、左右轮架(5)组成的支承构件分别支承着中托辊组件(2)、左右托辊组件(1)及连杆组件,其特征是左右托辊组件(1)中的辊筒为小头在上、大头在下的锥形辊筒(16),它通过托架(3)一端搁置在滚轮组件(4)上,另一端通过圆销(9)与转轴(27)铰接,转轴(27)被支承在带滚动轴承(36)、定距环(30)的转动座(12)中,转动座(12)设置在横梁(6)两侧,转动座(12)两端还装有带贮油羊毛毡圈(28)的上盖(29)和下盖(31),转轴(27)的下部连接着转动臂(11),截面为长方体形的转动臂(11)内装有滚动轴承(33)和带有贮油羊毛毡圈(34)的闷盖(35),转动臂(11)是连接转轴(27)和连杆组件的桥梁另件,连杆组件包括连杆(10)、叉子(7)和销轴(32),由销轴(32)连接转动臂(11),固定在横梁(6)两端下方、转动臂(11)的外侧有限位架(13),架中装有限位螺钉(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心托辊,其特征是左右托辊组件(1)的轴(18)两端各装有密封圈(20)、滚动轴承(17)和轴承座(19),轴承(17)的内、外圈与其相配的轴(18)、轴承座(19)过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胶带输送机的连杆式双向自动调心托辊,由横梁(6)和固定在横梁(6)上的支架(8)、左右轮架(5)组成的支承构件分别支承着中托辊组件(2)、左右托辊组件(1)及连杆组件,其特征是:左右托辊组件(1)中的辊筒为小头在上、大头在下的锥形辊筒(16),它通过托架(3)一端搁置在滚轮组件(4)上,另一端通过圆销(9)与转轴(27)铰接,转轴(27)被支承在带滚动轴承(36)、定距环(30)的转动座(12)中,转动座(12)设置在横梁(6)两侧,转动座(12)两端还装有带贮油羊毛毡圈(28)的上盖(29)和下盖(31),转轴(27)的下部连接着转动臂(11),截面为长方体形的转动臂(11)内装有滚动轴承(33)和带有贮油羊毛毡圈(34)的闷盖(35),转动臂(11)是连接转轴(27)和连杆组件的桥梁另件,连杆组件包括连杆(10)、叉子(7)和销轴(32),由销轴(32)连接转动臂(11),固定在横梁(6)两端下方、转动臂(11)的外侧有限位架(13),架中装有限位螺钉(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鑫
申请(专利权)人:象山县辊道输送机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