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0751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3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容纳部,用于容纳衣物,排出管道,用于将所述容纳部的空气向外部引导,过滤部,具有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排出管道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用于过滤空气的过滤器,拆装部,用于使所述过滤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所述排出管道结合;所述拆装部包括:主体,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内部,贯通孔,设置在所述框架,结合部,位于所述主体的一侧,通过所述贯通孔选择性地固定在所述排出管道,主体贯通孔,贯通所述主体,以防止异物残留在所述主体和所述贯通孔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衣物处理装置本申请基于申请号为10-2014-0090942、申请日为2014年07月18日的韩国专利申请提出,并要求该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引入本申请作为参考。
本专利技术涉及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衣物处理装置作为一种对衣物进行洗涤、干燥或者既洗涤又干燥的家用电器,是一个包括洗衣机、干燥机、兼具干燥功能的洗衣机在内的概念。能够干燥衣物的衣物处理装置将高温的空气(热风)供给至衣物,根据空气的流动方式可分为排气式衣物处理装置和循环式(冷凝式)衣物处理装置。循环式衣物处理装置使储藏有衣物的容纳部的空气进行循环,除去从容纳部排出的空气中的水分(除湿)并加热后,再向容纳部供给。排气式衣物处理装置向容纳部供给加热后的空气,但使容纳部排出的空气不进行循环而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另外,能够干燥衣物的现有衣物处理装置有必要除去从容纳部排出的空气中的如棉绒(Lint)的异物。在循环式衣物处理装置的情况下,由于对从容纳部排出的空气进行除湿之后经由热交换装置进行加热,并再供给至容纳部,因此,如果不除去从容纳部排出的空气中的异物,则异物堆积在热交换机上,致使热交换效率降低。此外,在排气式衣物处理装置的情况下,对容纳部的内部的空气不进行过滤而排出时,包含在排出空气中的棉绒或灰尘将供给至具备衣物处理装置的家庭中。因此,在能够干燥衣物的衣物处理装置中,优选对从容纳部排出的空气进行过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过滤部的衣物处理装置,该过滤部用以从储藏有衣物的容纳部中排出的空气中将异物排除。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过滤部的衣物处理装置,该过滤部由于能够自动清洁,因此防止干燥效率低下。此外,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拆装部上堆积异物的衣物处理装置,该拆装部用于将过滤部固定在衣物处理装置的内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容纳部,用于容纳衣物,排出管道,用于将所述容纳部的空气向外部引导,过滤部,具有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排出管道的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且用于过滤空气的过滤器,拆装部,用于使所述过滤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所述排出管道结合;所述拆装部包括:主体,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内部,贯通孔,设置在所述框架,结合部,位于所述主体的一侧,通过所述贯通孔选择性地固定在所述排出管道,主体贯通孔,贯通所述主体,以防止异物残留在所述主体和所述贯通孔之间。所述拆装部还包括旋转轴,以使所述主体能够旋转地与所述框架结合,所述主体贯通孔至少包括下部贯通孔和上部贯通孔中的一个,所述下部贯通孔位于所述旋转轴和所述结合部之间,所述上部贯通孔位于所述旋转轴和未设置有所述结合部的所述主体的自由端之间所述过滤部还包括:弹性支承部,其对所述主体施压,以维持所述结合部插在所述贯通孔的状态,手柄,其通过对所述主体的自由端施压,使所述结合部从所述贯通孔移出。所述弹性支承部设置为用于连接所述主体的自由端和所述手柄的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包括支撑部贯通孔,该支撑部贯通孔位于所述主体的自由端和所述手柄之间,用于提供异物的移动通路。所述过滤部还包括通过使所述主体的自由端旋转来使所述结合部从所述贯通孔移出的手柄,所述手柄固定在所述主体的自由端。所述主体包括弯曲部,该弯曲部位于所述旋转轴和所述手柄之间且所述主体的表面凹陷弯曲而成。所述框架还包括第二贯通孔,该第二贯通孔位于所述贯通孔的上部,以使所述框架的内部与所述框架的外部连通。所述过滤部还包括刮具(scraper),该刮具能够在所述框架的内部往复移动,用于将残留在所述过滤器表面的异物从所述过滤器分离。所述拆装部位于所述刮具的旋转区域内部。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轴,贯通所述框架,且在所述轴上固定有所述刮具,从动齿轮,固定在所述轴上,且位于所述框架的外部,主动齿轮,位于所述排出管道的内部,并且与所述从动齿轮结合,马达,位于所述排出管道的内部,并且使所述主动齿轮旋转。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一例。图2A、图2B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过滤部。图3A、图3B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过滤部。图4A、图4B是示出设置在过滤部的拆装部的一例。图5A、图5B是示出设置在过滤部的拆装部的其他实施例。图6A、图6B、图6C是示出设置在过滤部的拆装部的又一其他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另外,在以下记载的装置的结构或控制方法只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不是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在整篇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元件。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衣物处理装置100包括:壳体1;容纳部3,其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提供用于容纳衣物(洗涤对象物或干燥对象物)的空间;空气供给部7,其用于将所述容纳部3的内部的空气向所述容纳部的外部排出;过滤部9,其设置在所述空气供给部7的内部,用于过滤从容纳部3排出的空气。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投入口11和用于开闭所述投入口11的门13,所述投入口11与所述容纳部3连通。因此,使用者可通过投入口11将衣物放入容纳部3内,也可以从容纳部3的内部向壳体1的外部取出衣物。如果本专利技术的衣物处理装置100的目的仅在于干燥衣物而使用,则所述容纳部3可仅仅设置为在壳体1的内部能够旋转的滚筒31。即,所述滚筒31为其前方面和后方面分别开放的圆筒形状,并且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由固定于壳体1的内部的前方支撑部33和后方支撑部35支撑。所述前方支撑部33包括与所述投入口11连通的滚筒投入口331和用于支撑所述滚筒31的前方面的前方凸缘333,所述后方支撑部35包括用于使空气流向所述滚筒的连通孔351和用于支撑所述滚筒31的后方面的后方凸缘353。被上述的前方支撑部33和后方支撑部35支撑的滚筒31通过滚筒驱动部5能够旋转,所述滚筒驱动部5可包括:滚筒马达51;动力传递部53,将所述滚筒马达51提供的动力传递给所述滚筒31。图1中将动力传递部53为连接滚筒31的圆周面和滚筒马达的旋转轴的传送带的情况作为一例示出。向所述容纳部3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部7可包括:排出管道71,用以排除滚筒31的内部的空气;供给管道73,与所述连通孔351连接,以向所述滚筒31供给空气;连接管道75,其具有热交换机77和风扇79。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衣物处理装置100为循环式衣物处理装置的情况下,应当设置成所述连接管道75连接排出管道71和供给管道73。这时,所述风扇79应成为能够使容纳部3的内部的空气顺着排出管道71、连接管道75和供给管道73进行循环的机构,所述热交换机77应成为用于对流入排出管道71的空气进行除湿和加热的机构。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衣物处理装置100为排气式衣物处理装置的情况下,所述连接管道75仅与供给管道73连接,所述排出管道71引导从容纳部3排出的空气向壳体1的外部排出。因此,在通过设置在连接管道75的风扇79向容纳部3供给空气(在连接管道设置有风扇的情况),或容纳部3的内部的空气流出(在排出管道设置有风扇的情况)时,壳体1的内部的空气经由热交换机77和供给管道73向容纳部3供给,向容纳部3供给的空气与衣物进行热交换之后经由排出管道71向壳体1的外部排出。在所述空气供给部7设置有过滤部9,用于过滤从容纳部3排出的空气。当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部,用于容纳衣物,排出管道,用于将所述容纳部的空气向外部引导,过滤部,具有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排出管道的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且用于过滤空气的过滤器,拆装部,用于使所述过滤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所述排出管道结合;所述拆装部包括:主体,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内部,贯通孔,设置在所述框架,结合部,位于所述主体的一侧,通过所述贯通孔选择性地固定在所述排出管道,主体贯通孔,贯通所述主体,以防止异物残留在所述主体和所述贯通孔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7.18 KR 10-2014-0090942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部,用于容纳衣物,排出管道,用于将所述容纳部的空气向外部引导,过滤部,具有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排出管道的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且用于过滤空气的过滤器,拆装部,用于使所述过滤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所述排出管道结合;在所述过滤部的所述框架,设置有贯通孔,所述拆装部包括:主体,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内部,结合部,位于所述主体的一侧,通过所述贯通孔选择性地固定在所述排出管道,以及,主体贯通孔,贯通所述主体,以防止异物残留在所述主体和所述贯通孔之间;所述过滤部的所述框架还包括第二贯通孔,该第二贯通孔位于所述贯通孔的上部,以使所述框架的内部与所述框架的外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部还包括旋转轴,以使所述主体能够旋转地与所述框架结合,所述主体贯通孔至少包括下部贯通孔和上部贯通孔中的一个,所述下部贯通孔位于所述旋转轴和所述结合部之间,所述上部贯通孔位于所述旋转轴和未设置有所述结合部的所述主体的自由端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还包括:弹性支承部,其对所述主体施压,以维持所述结合部插在所述贯通孔的状态,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尚益郑景文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