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04596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2 19:59
一种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为:酒炒黑山栀、野蔷薇花根、麦冬 (去心)、车前子、猪苓、茯苓、姜半夏各1-3份。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质量份比选购优质干净的一级酒炒黑山栀、野蔷薇花根、麦冬 (去心)、车前子、猪苓、茯苓、姜半夏,除车前子外,诸药共粉碎成颗粒状备用;将粉碎好的颗粒状药物盛装到布袋内扎口后,于冷开水中浸泡半小时,以浸透药物组织为度,进而放入煎药机内,注入适量的冷开水,先武火后文火煎制55分钟,水煎两次滤渣,合并浓缩为1110毫升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草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内服药物,特别是供人类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使用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的领域。
技术介绍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简称青-睫综合征)也称Posner-SchlMsman综合征,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单眼青光眼合并睫状体炎,其特点为单侧、反复发作、视力轻度减退、眼压中等升高、房角开放、有少量灰白色KP,本病多发生在20~50岁,50岁以上者少见,60岁以上者更罕见。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中草药,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以解决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草药为原料,具有配伍完善,药力强大、切中病机,充分体现了化痰消饮的治疗原则。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酒炒黑山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酒炒黑山栀               1‑3份;野蔷薇花根               1‑3份;麦冬(去心)             1‑3份;车前子                   1‑3份;猪苓                     1‑3份;茯苓                     1‑3份;姜半夏                   1‑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酒炒黑山栀               1-3份;
野蔷薇花根               1-3份;
麦冬(去心)             1-3份;
车前子                   1-3份;
猪苓                     1-3份;
茯苓                     1-3份;
姜半夏                   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酒炒黑山栀               1份;
野蔷薇花根               1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金堂海纳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