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德全专利>正文

全封闭托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9256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皮带输送机的一种全封闭托辊,它由管体、轴、轴承、轴承座、密封件、锁钉组成,通过轴承座将轴承全封闭在管体内,有效地解决了沙、尘、水等异物进入轴承,导致托辊早期损坏问题,不仅降低了故障率,节省了维修费用,还扩大了使用范围和应用条件。(*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皮带输送机的一种托辊。现有托辊由托管、轴、轴承、轴承座、挡板、外(内)卡组成。托管两端装好轴承座后再将轴装入托管内,两端分别装上轴承、挡板、卡。这种结构的托辊的缺陷在于不能有效地防沙、防尘、防水等异物进入轴承,且挡板长期与卡相摩擦磨损,因而造成托辊早期损坏,影响设备运行,造成不必要的人、财、物的浪费。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全封闭托辊,有效地防止沙、尘、水等异物进入轴承,确保轴承有良好的润滑条件,提高托辊轴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先将轴两头对称部位装上轴承,将轴放入管体内,再从管体两端对装轴承座,把轴承封闭在管体内,轴穿过轴承座处有密封件。轴承座内圆与轴、轴承公差配合,外圆与管体公差配合,管体在轴上灵活转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积极效果1、结构更加完善、合理,工艺、技术简单;2、有效地解决了沙、尘、水等杂物进入轴承,导致轴承早期磨损和托辊早期损坏问题;3、大幅度地降低了托辊的故障率,延长了轴承使用时间,减少了维修费用;4、适应各种转速的需要,扩大了使用范围和应用条件。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全封闭托辊结构图,现详细描述如下该托辊包括管体(1)、轴(2)、轴承(3)、轴承座(4)、密封件(5)、锁钉(6)组成。轴(2)两端对称处首先装入轴承(3),将轴(2)装入管体(1)内,在轴(2)的两头装上轴承座(4),轴承座(4)一端内圆与轴承(3)公差配合,外圆与管体(1)内圆公差配合,另一端内圆与轴(2)公差配合,轴承(3)被轴承座(4)封闭在管体(1)内,最后在轴承座(4)与管体(1)的公差配合处装上锁钉(6)。权利要求全封闭托辊由管体(1)、轴(2)、轴承(3)、轴承座(4)、密封件(5)、锁钉(6)组成,其特征是依次将轴承(3)安装在轴(2)的两头对应位置,将轴(2)装入管体(1)内,再将轴承座(4)内圆的一端与轴承(3)公差配合,外圆与管体(1)内圆公差配合,将轴承(3)封闭在管体(1)内,轴(2)穿过轴承座(4)另一端内孔时,有密封件(5)与轴(2)配合,锁钉(6)装配在管体(1)与轴承座(4)的公差配合处。专利摘要本技术是皮带输送机的一种全封闭托辊,它由管体、轴、轴承、轴承座、密封件、锁钉组成,通过轴承座将轴承全封闭在管体内,有效地解决了沙、尘、水等异物进入轴承,导致托辊早期损坏问题,不仅降低了故障率,节省了维修费用,还扩大了使用范围和应用条件。文档编号B65G39/00GK2504233SQ0124790公开日2002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17日专利技术者蒋德全 申请人:蒋德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封闭托辊由管体(1)、轴(2)、轴承(3)、轴承座(4)、密封件(5)、锁钉(6)组成,其特征是依次将轴承(3)安装在轴(2)的两头对应位置,将轴(2)装入管体(1)内,再将轴承座(4)内圆的一端与轴承(3)公差配合,外圆与管体(1)内圆公差配合,将轴承(3)封闭在管体(1)内,轴(2)穿过轴承座(4)另一端内孔时,有密封件(5)与轴(2)配合,锁钉(6)装配在管体(1)与轴承座(4)的公差配合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德全
申请(专利权)人:蒋德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