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教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9214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8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教学装置,包括讲桌、腔槽、拼接板、内连接板、外连接板、旋转孔、连接圆杆、滚轮、滚动支板、皮带、牵引杆、双排驱动带轮、驱动电机、双排转向带轮、旋转轴、安置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的结构原理简单,通过宽度较窄的长板进行紧密拼接,组合成长形的盖板,通过内置的旋转驱动,使得拼接板能够实现分离移动,在皮带的导向下进行内部的循环打开,显露出安置板上的计算机设备,全程合理运用空间,内部操作,使得过程快捷有效,使用方便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教学装置,具体说是一种内部循环打开的半封闭教学讲桌。
技术介绍
在当今教学环境中,教学用电脑往往是设置在讲台下面的,教学者可以通过设置在讲台上的玻璃来观看电脑屏幕,但是由于玻璃材质比较脆,容易有划痕和损坏,时间长久在上面还会留下各种的斑点,使得视线模糊,这些就会影响教学者观看电脑显示屏,就会影响教学,有的则是将电脑内置后在上端覆盖可掀开的盖板,使用的时候打开即可,但是盖板的拿取十分不便,而且没有合适的空间进行放置,再者教室里往往热量比较大,就会影响主机的散热,严重的会影响到电脑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计算机教学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方法是:一种计算机教学装置,包括讲桌、腔槽、拼接板、内连接板、外连接板、旋转孔、连接圆杆、滚轮、滚动支板、皮带、牵引杆、双排驱动带轮、驱动电机、双排转向带轮、旋转轴、安置板;所述的腔槽位于讲桌的内腔,开口位于讲桌桌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拼接板为长板条,其长度和腔槽开口的前后高度一致,在拼接板下端面的右侧端固定连接有内连接板,左侧端固定连接有外连接板,内连接板的前后外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机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讲桌(1)、腔槽(2)、拼接板(3)、内连接板(4)、外连接板(5)、旋转孔(6)、连接圆杆(7)、滚轮(8)、滚动支板(9)、皮带(10)、牵引杆(11)、双排驱动带轮(12)、驱动电机(13)、双排转向带轮(14)、旋转轴(15)、安置板(16);所述的腔槽(2)位于讲桌(1)的内腔,开口位于讲桌(1)桌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拼接板(3)为长板条,其长度和腔槽(2)开口的前后高度一致,在拼接板(3)下端面的右侧端固定连接有内连接板(4),左侧端固定连接有外连接板(5),内连接板(4)的前后外端面间距和外连接板(5)的前后内端面间距一致,所述的旋转孔(6)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欢何连连蔡晶晶袁学倩成永常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