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元龙专利>正文

一种散料堆、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7836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散料堆、取设备,它通过将已有的双横梁门式斗轮散料堆、取料机活动横梁低闰固定,取消上横梁及活动梁的升降机构。补充了由可沿横梁移动的堆料运行台车和安装在台车上向横梁径向伸出的可变幅堆料皮带机,和横梁内堆、取料舆皮带机与运行台车上的堆料皮带机之间的过渡料斗和堆料皮带机变幅控制装置构成的堆料机构。同时由于横梁被低位固定,省去了庞大的和横梁随动与相对位置变换的尾车。(*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作业运输机械中的物料堆、取设备领域。在散物料(如煤炭)存放量大并堆、取频繁的场所(如火电厂堆煤场)都须有相应的散料堆、取设备,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所使用的散料堆、取设备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为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它的主要结构有支架,可旋转和变幅的悬臂。安装在悬臂前端的斗轮,散料输送皮带机,整机行走机构及控制装置,这种设备属于老产品,虽然现在还在一些地方使用,但除了能完成基本功能外,比较起来没有什么长处。它的弱点是悬臂一端支撑。支架比较庞大,结构复杂。旋转机构难度高投资大。由于斗轮安装在悬臂远端。铲料中阻力大时,对整机平衡影响较大,工作稳定性较差,同时由于受悬臂长度设计上的限制。工作履盖面积也受限制。另一种形式称门式(或桥式)斗轮堆、取料机。它主要由横跨料场(宽约50米)的门架(由两侧支架和上横梁固定连结成一体),可以在门架内升、降的活动横梁,安装在横梁内堆、取料输送皮带机,和安装在横梁上可沿横梁纵向移动并以横梁为旋转轴的斗轮。衔接活动横梁内皮带机与系统皮带机(码头、车站等卸物场所与燃煤设备之间传输皮带机)的尾车,整体行走机构及控制操纵装置,其优点是梁由两端大跨支撑,比悬臂式平稳,工作覆盖面积大等。其弱点一是整机高大。上横梁高20米左右。整机重心离支撑面约10以上,受自然动力环境(风、雨)影响较大,尽管加大横向支撑跨度,但仍有不稳定因素。用材多重量大(约350吨),由于质量大,重心高,整机行走起止时,转动惯性矩大,又是一个不稳定因素。第二个弱点是结构较复杂,如庞大的支架。活动梁升降机构的能力。同步性要求较高,为满足堆、取料双向传输,活动梁内最少要设三条皮带机。两条在活动梁的上部(各占梁的近半)起堆、取料作业的不同方向的传输作用。一条设在活动梁的下部(长略大于梁的一半)可沿梁移动,承接上部皮带机的来料。在堆料作业时,在输出端将料布撒在拟推放位置。在取料作业时,输送到尾车皮带机上。由于活动横梁必须有高位作业,这就存在一个高位横梁内的皮带机和低位系统皮带机有较大的高差。这就必须有衔接机构即尾车。通过尾车的斜升(降)皮带机,将料送上(或送下)为了保证散料在皮带上的附着。斜升皮带机的仰角有限,这样必须要加大尾车的长度,所以已有设备的尾车长都在50米上下。第三个弱点是工作衔接程序较多,操纵性差,如在堆料时,除针对拟堆料位置移动整机,还要升(降)活动横梁,移动横梁下部的堆、取料皮带机,使之输出端处于堆料位置的上方。散料传输中要跨越多个皮带机,如在堆料时,散料首先落到尾车皮带机上,经尾车皮带机转送到活动横梁上部的堆、取料皮带机上,再经该皮带机转送到横梁下部的配料皮带机上,然后抛在料堆上,取料时斗轮铲起的散料落在横梁上部的皮带机上,由该皮带机转送到横梁下部的配料皮带机上,再由该皮带机将散料输送到横梁和尾车的衔接端由尾车皮带机承接并转送到系统皮带机上。这里还有一个由堆料变取料(或相反过程)必须有一个尾车头部位置变换过程,原因是由于活动梁上皮带机和系统皮带机,存在高落差取料时,散料不允许直接落入系统皮带机上,必须经尾车皮带机送到系统皮带机上,这就又产生一个尾车头部(靠近活动梁一端)要根据堆、取料不同的作业变换和活动梁的相对位置。也就是堆料时尾车头部要高于活动梁上部皮带机处于能把料抛入该皮带机的位置上。在取料作业时,要降低到活动梁下部,处于能承接下部皮带机抛下来的料的位置上,这里既有一个高低变化,又有一个相对活动梁径向进、退的变化,对尾车头部的变化是一个技术难题,尽管已有较可靠的运动方式,但尾车位置变换要使结构复杂化,增加操作程序,同时庞大的尾车运动惯性,及对门架的冲击,也是一个不稳定因素。为了克服已有的斗轮堆、取料设备的庞大、复杂、制造困难、操作性差等弱点,本专利技术在毫不影响已有设备使用功能的情况下提供一种全新的斗轮堆、取料设备,其目的在于简化设备结构缩小体积,改善操纵性,和工作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是在吸收门式斗轮堆、取料机两端支撑和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通过悬臂变幅适应料堆高度的结构方式,而进行综合与创造产生的。其具体结构是,将已有门式斗轮堆、取料机的活动横梁低位固定,去掉原有设备中只起固定连接作用的处于20米左右高的上横梁,去掉活动梁升降系统,简化横梁两端的支架。同时将原有设备中的横梁上下两层共三部皮带机改作位于梁上部的贯通全梁的一部皮带机,在该梁上设置一套堆料工作中的散料转送与堆放机构。附附图说明图1为该机构的正面和侧面示意图。其中1为可沿梁上原有的斗轮运行轨道运行的堆料运行台车。它的运行动力机构可采用和斗轮动力机构相同的形式。2是固定在运行台车上,使横梁中的堆、取料传输皮带机的皮带穿过运行台车并使之升起一个需要的高度(下面要谈到的料斗上沿的高度)并折回横梁的托滚和改向滚,3为料斗,它的作用是承接顺横梁送来的散料并经下口将料放出,其大小根据流量设计,其形状根据相邻设备的配合及几何关系确定,4为一端连接在运行台车底板上,另一端沿横梁径向伸出的堆料皮带机,它连接于台车底板上,把从料斗下部出口流出的散料承载过来,输送并抛落到拟堆放位置上。由于装有传输皮带机的横梁被低位固定,这就取得了堆、取料皮带机和系统皮带机很小的高差的效果,不仅可使在保持原尾车皮带机斜升角的条件下大大缩短了尾车的长度(长约10米,仅是原有设备的5分之一),而且可以使在取料作业中使从横梁中皮带机的来料直接落到系统皮带机上。这就避免了原设备中因为必须经尾车皮带机转送到系统皮带机上而必须有尾车头部位置变换机构的结构难题,和操作上的不便只需有相应的散料导向槽(或斗)就可以了,由于横梁内堆、取料传输皮带机端部位于尾车皮带机上、下之间,这就需要有位于上方将尾车皮带机抛下的散料导向横梁中的堆取料传输皮带机的导向槽(或斗)以满足堆料工作。有位于下方的将横梁内堆、取料传输皮带机上的散料,抛入系统皮带机的导向槽(或斗),以满足取料工作。槽(或斗)可用钢板围成矩形,根据横梁上堆、取料传输皮带机伸出的长度,确定槽(或斗)的各部及整体置,固定在横梁的端部。附图2为这种导向槽(或斗)的形式及和相邻设备关系的示意图。其中5为堆料导向槽(或斗),6为取料导向槽(或斗),7为系统皮带机,8为横梁内堆、取料传输皮带机,9为尾车。如果将上、下两个导向槽(或斗)外壳制成一体,内设导向隔板也可。至于行走机构可采用已有设备中的基本形式,控制操纵机构也采用原有设备的基本形式,只需随整机的简化而简化罢了。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是堆料,移动整机和堆料皮带机使皮带机落料端靠近堆料位置。尾车将由系统皮带机上承载过来的散料经很小的斜升便送到尾车皮带机与横梁内堆、取传输皮带机过渡散料导向槽中,经散料导向槽导向后落到横梁内堆、取料传输皮带机上,送往堆料行走台车,当散料到达堆料运行台车时,被升起后抛进堆料导向料斗,再由堆料料斗下出口落到堆料皮带机上,再经该机运到落料端落到堆放位置上。取料作业时,将堆料运行台车停靠在横梁的远端移动整机和斗轮到拟定取料位置,开动斗轮,斗轮将散料抛在横梁内的堆、取料传输皮带机上,此时皮带向尾车方向运动,将散料经导料槽抛在系统皮带机。以上即是本专利技术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技术构成及其工作过程。为了使这种桥式斗轮堆、取料设备更加完美,还可以对其中的一些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与选择,如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横梁、行走机构、操纵机构、尾车、皮带机、斗轮的桥式斗轮散料堆、取设备,其特征在于:a.所说的横梁两端固定在整机行走车轮的连接梁上,横梁内安装有贯通全梁的散料传输皮带机;b.在横梁上有由可沿梁纵向移动的由堆料运行台车1,安装在 台车上的皮带改向导滚2、料斗3.和安装在台车上向横梁径向伸出的堆料皮带机4组成堆料机构;c.安装在横梁和尾车之间,横梁和系统皮带机之间的散料导向槽(或斗)5和6,这里的导向槽5和6也可制成一体,内设导料隔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元龙
申请(专利权)人:王元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